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翡翠大王

編輯 鎖定
寸尊福,字如東,號海亭, 雲南永昌府騰越廳和順鄉黃果樹人生於1855年,卒於1929年,享年74歲。中國近代翡翠大王,著名革命先驅,教育家。“中國翡翠大王”這一稱號,稱的是清末民初僑鄉和順人寸尊福(字如東),這一稱號起源於上海,最後流傳到家鄉和順來。
中文名
寸尊福
出生日期
1855年
逝世日期
1929年
稱    號
中國翡翠大王

中國翡翠大王翡翠大王之寸家玉

編輯
寸尊福年少家貧,十三歲懷揣着和順祖祖輩輩男人的夢想跟隨馬幫到達緬甸。在勐拱玉石場騰衝綺羅玉商李先和學習做玉石生意,由於他能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善查玉石行情,深得老闆信任。當他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後,由於張寶廷等人合作開設了“協源公司”。後來在曼德勒瓦城)開辦了“福盛隆”商號,以玉石業為主,集開採、加工、銷售為一體,兼營其它。由於他對翡翠有過人的眼力,加之選料考究,做工精細,誠信無欺,從“福盛隆”商號出來的翡翠因精緻、華美、高雅、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珍藏價值,而被稱作“寸家玉”!因物有所值,漸漸的“寸家玉”被世人認可,不幾年便名聲遠播,再後來它被人們列入“騰衝五大名玉”之首。當時的富商巨賈,政界名流都以能佩戴一塊“寸家玉”而倍感時尚和自豪!“寸家玉”以工藝細膩,形象逼真,氣韻高雅而著稱!
雲南騰衝人尋玉、識玉、琢玉、售玉,前赴後繼,逐步形成了一套獨特、完整的翡翠文化。騰衝翡翠因深厚的文化積澱有了靈魂,湧現出寸尊福等多位“翡翠大王”,寸家玉也作為美玉名玉名傳四海, [1] 
著名翡翠大王寸尊福對翡翠有過人眼力。民國時期,他在曼德勒(瓦城)創辦商號福盛隆,以玉石業為主,集開採、加工、銷售為一體,兼營其他。現今位於雲南省騰衝縣和順古鎮的寸尊福故居,就是當時著名商號“福盛隆”所在地。因寸尊福姓寸,故世人將寸尊福締造之玉稱為寸家玉。
寸家玉因品質非凡、做工考究、氣韻高雅,美譽傳遍中國和東南亞諸國,更是位居雲南騰衝五大名玉之首。
寸家玉的開創者寸尊福本人不僅是玉石行業的絕世奇才,被譽為中國近代翡翠大王,更是一個愛國華商、著名革命先驅、教育家,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翡翠大王”這一稱號,稱的是清末民初僑鄉和順人寸尊福(字如東),這一稱號起源於上海,最後流傳到家鄉和順來。 [2] 
雲南騰衝和順人有一種傳統習慣,對他們所尊崇的人,不肯直呼其名而稱其“字”,但“字”也不肯全稱而省去其最後一字。因而有寸如(東)、李如(意)、李朝(卿)、張佑(之)等人名出現於鄉中,當這寸尊福發了以後,也就被人們稱之為“寸尊福”了,他的原名寸尊福卻鮮為人知。 [2] 

中國翡翠大王翡翠大王之華僑領袖

編輯
被孫中山譽為華僑領袖、民族光輝”的辛亥元老寸尊福 [3]  騰衝是我國的翡翠第一城,可想而知有多少國寶級的翡翠出沒其中,而騰衝第一商號福盛隆所產的寸家玉,更是件件精品。但是據説翡翠大王的商號福盛隆的鎮店之寶不是任何翡翠,而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名為"金絲壽帳。這個金絲壽幛是1915年孫中山先生將翡翠大王寸尊福先生邀請至上海為他祝壽時,代表民國政府贈送給翡翠大王的壽禮。金絲壽幛長4.2米,寬2.2米,是用特殊工藝從黃金中抽出金絲線集束,然後手繡在絲綢上的一幅圖。其圖案為"八仙拜壽”,據説金絲壽幛需要兩個繡娘繡一年才能完工。
這種工藝在當代已經失傳已久,它是一百多年前中國蘇繡的最高工藝水準,既不同於雲繡也不同於錦繡,自成一派。被稱為中國手工藝刺繡的絕品。 此壽禮彰顯了寸尊福先生在孫中山先生心目中的地位,上面還有孫中山先生的賀詞,文革時期險些被毀,現在成為一件極具歷史意義和工藝研究的國寶級珍品。福盛隆商號的傳人將此金絲壽幛視為珍寶,小心保存,只有每年的十一黃金週才在老宅內展出十天,所以每年的10.1-10.10這十天,很多遊客專程來到騰衝和順的福盛隆商號,只為一睹此金絲壽幛的精美工藝。 記者瞭解到國寶級別的金絲壽幛依然會按照原計劃於福盛隆商號內展出,屆時歡迎各界人士前來騰衝旅遊賞鑑。金絲壽幛再現的不僅僅是一種失傳的經典刺繡工藝,更是承載着一段厚重、讓人為之肅然起敬的歷史。
走進和順古鎮最著名的翡翠大王寸尊福的故居,來到門口,映入眼簾的是八個大字,華僑領袖、民族光輝,這是國父孫中山對我們翡翠大王寸尊福的高度評價, [4]  寸尊福先生是這座老院子的主人,他是民國期間最有名的翡翠大王,門口牆上的浮雕記錄着寸家支持革命以及艱苦創業的輝煌歷史,四百年前,寸家的祖先也和當地許多的人一樣開始走夷方,在邊境一帶以及緬甸和泰國做一些小買賣,馬幫就是從那會開始盛行,寸家祖先在走夷方的過程中,接觸到了緬甸的翡翠,於是開始經營起了翡翠,到了寸尊福手上開始越做越大,當年分店都開到了上海廣東等地,從寸尊福的故居來看,當年的寸家就是富甲一方了,翡翠大王故居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在和順是最具有代表性最精緻保留最完好的古宅院,院落裏面的鋼窗和玻璃等裝飾品都是寸尊福老先生從英國進的。
盟會成員的寸尊福,他先後捐資創辦了仰光的《光華報》、東京的《雲南》雜誌,還組織成立了同盟會的外圍組織“振漢社”和“書報社”,而著名的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保山起義、河口起義及辛亥騰越起義等,也都獲得了他的巨資捐款。據稱,蔡鍔唐繼堯曾多次邀請寸尊福出任要職,但都被他一一推辭。寸尊福60大壽時,孫中山先生為他題詞“華僑領袖,民族光輝”,並贈送了親筆簽名的照片。[4]寸尊福胸懷博大、智勇雙全、淡泊名利的寸尊福不僅是企業家,也是一名偉大的革命家,開辦報社、宣傳新思想、大力發展同盟會會員,曾出巨資資助孫中山先生辛亥革命的成功。寸尊福創設“振漢社”、“昌華華文學校”於瓦城雲南會館
寸尊福先生靠勤奮起家,以過人的眼力、膽識,打造了翡翠賭石界的傳奇,擅長以小博大,説起來,寸尊福的玉石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旅緬僑領,老同盟會員,對辛亥革命功勳卓著,“寸家玉”就因他而得名。1942年,三十八師作為中國遠征軍奉命入緬作戰,張富鱗先生和戰友們經昆明到芒市,在芒市住了兩個多月。3月8日仰光淪陷,4月2日,三十八師火速入緬。剛到緬甸時駐防曼德勒孫立人長官任曼德勒(瓦城)行政長官,張富鱗在師部通訊連當文書。因為年輕有學問,張富鱗先生常常顯出洋洋得意的樣子。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曼德勒漢人街雲南會館廣東會館等到處都住着部隊,他所在的三十八師師部設在三十條街“吳色福温內”(譯音)寸尊福家。
寸尊福不但是一個翡翠大王,同時也是一個愛國華商,他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光緒十一年,緬甸淪為英屬殖民地,僑商受盡欺負,昏庸的清政府無力保護自己的華僑,一腔熱血的寸尊福北走於緬甸南北,聯絡廣東,福建,雲南各地的華僑一起會見英方統帥,強烈要求保障華僑的生命財產安全,英方被迫答應公開做出聲明約束自己的軍隊。由於他的據理力爭和慷慨陳詞,英軍文武官員也為之欽佩,從此名聲大振,他心繫祖國,雲南同鄉選他為雲南會館會長,閩、粵、滇僑推舉他為中華會館會長 ,印度、緬甸、中國商人一致推他為商董。連英國政府也因為他極高的威望而不得不推選他為立法會議員,最後連英女王也派人來看望他併為他頒發皇家勳章! 光緒末年,由呂志伊,黃興等人介紹加入同盟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四處奔走宣傳,幫組孫中山先生在緬甸發展了1000多名同盟會員。為了宣傳新思想、新科學,他捐資創辦了仰光的《光華報》,東京的《雲南》雜誌;有創辦了同盟會的外圍組織“振漢社”,“書報社”。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