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们」香港会是怎样的?_百科TA说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们」香港会是怎样的?
原创
阅读 25378赞 136
可以说,在香港,不能没有香港警察,而在香港电影,也不能没有香港警察。没了他们,港片该会失色多少啊?


2012年电影《寒战》中,梁家辉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

“在香港可以没有廉政公署,但绝对不能没有香港警察!”

这足以见得警察对香港的重要性,而细数我们追过的港片,香港警察是构成我们对港片印象的重要组成,重要到如同李小龙、成龙、徐克等电影人一样不容忽视。 

《寒战》

可以说,在香港,不能没有香港警察,而在香港电影,也不能没有香港警察。没了他们,港片该会失色多少啊?

作为港片中的“常客”,他们的形象在神、人、魔“三界”游走,构成了一道波澜壮阔的电影风景。这道风景主打警匪片,知名影评人魏君子一再说,警匪片对港片总能起到“救市”的功效,每当港片低迷时,提振士气的多是警匪片,《寒战》《窃听风云》《无间道》莫不如此。

《无间道》

封神:城市需要你

不能没有警察,说明城市需要警察,所以好警察容易被“封神”。不要说邵氏投拍的《十万火急》是红果果地歌颂了一把消防警察,就连李小龙电影中的警察都让人印象深刻。

李小龙影片《精武门》中罗维扮演的罗探长一方面具有传统的民族感和道义感,一方面也受制于租界政治的契约精神,最后选择将陈真送上死路,但保证了其他人的安全。罗探长戏份不算多,但让人印象深刻,毕竟他才是“我读书少,别骗我”的正牌听众。

《精武门》

看《精武门》时,被陈真的豪气感染,也会被罗探长的义气打动。虽然故事不发生在香港,但夹在东西方文化生存的处境和当时的香港相类似,罗探长身上还是寄托了市民对警察的一些映射。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吴宇森、林岭东、林超贤、黄志强、陈木胜等导演为推手,港片中的香港警察经过李修贤、成龙、周润发、王敏德等男演员的塑造,涌现出大批经典银幕形象。

虽然他们面目与形象各异,但多具有一种“神性”,这种神性直接体现在个人技能的得天独厚,他们的形象代表着正义的神圣和不可侵犯性,他们可以为正义不惜一切,是正义的化身、神圣的化身,比如《警察故事》《重案组》《高度戒备》《飞虎雄心》《公仆》《野兽刑警》等。

以成龙《警察故事》为例,因为专心办案,女朋友离他而去,后来被对手掠走,还当众念分手信,张曼玉的痛哭流涕和成龙的忍辱负重成全了一个高大上的警察形象。

《警察故事》

以李修贤为例,他在《人肉叉烧包》《羔羊医生》等三级片中的警察形象并不勤奋,每天都是到办公室点卯后就揽着风骚女郎的腰臀大摇大摆地离开,但大案、奇案从未在他眼皮底下溜走,也只有他能在挑战极限的作案手段面前保持一贯的绅士姿态。不用正义感爆棚,但一副“警察就是这么帅”的姿态早已呼之欲出。

哪怕是以扮演变态闻名的黄秋生,在《野兽刑警》里无论如何插科打诨,还是正义的化身,最后他追砍张耀扬,没人觉得不妥,甚至还会觉得是替天行道、秉公而为。

《野兽刑警》

是人:家庭需要你

在香港警察高居神坛的同时,并非所有的警察形象都如此正面,刘国昌的《五亿探长雷洛传》中的雷洛显然不能如此归类。但雷洛的形象也并未被丑化,相反还制造出了一种带有励志色彩的崇拜效应,这部电影与《跛豪》《上海皇帝》等都是枭雄片时代的代表作品,这一类型的电影开辟了另一种香港精神的表达,那就是务实。而让警察务实的,往往因为家庭。

《五亿探长雷洛传》

务实精神可以通过郑则仕的警察角色来管中窥豹,《三个受伤的警察》将警察作为自然人的属性彰显无疑,警察也是有血有肉的,也有恐惧、沮丧和无奈,总之一句话,警察也是人。如果说正义是香港警察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那么务实则是自然属性的重要方面。

《中南海保镖》是李连杰和郑则仕共同出演的电影。李连杰饰演的许正阳凛然不可侵犯,即便也会被爱情“俘虏”,但绝不影响工作,并且来的惊天动地,走的默默无声。而香港警察郑则仕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想弄点钱给家人,人设很卑微,但让有共鸣。

《中南海保镖》

期间,将警察拉到人间出力最多的导演是杜琪峰,代表作是《无味神探》、《十万火急》,其中的男女警察都面临着家庭困扰,工作性质、个人性格、社会风气都直接影响着警察家庭的和谐幸福,二元对立的反向拯救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无味神探》以英雄主义来化解现实主义的矛盾,《十万火急》以回归现实主义来瓦解英雄主义的危险。

可以说,几乎拍了所有警种的杜琪峰并非一开始就那么暗黑的,《十万火急》《无味神探》等都算是警察的赞歌,而且都是有血有肉的警察形象,在英雄主义的背后,是生活的饮食男女和鸡毛蒜皮。

《十万火急》

之后的《PTU》《大事件》《暗战》《黑社会》《神探》等都有警察角色出现,但和“封神”阶段的警察形象有了差别,“封神”是将警察作为正义的事业,此时则是一份职业。所以《PTU》里的警察们要把寻枪的事情私了,枪火之后又集体编剧邀功;《大事件》里陈慧琳说要“作秀”,让警察通过镜头出风头;《黑社会》第一部里姜大卫要和黑帮妥协,全无势不两立的爆棚感。

到了麦庄组合的《窃听风云》,彻底将香港警察请下了神坛,三个警察因为家庭财政陷入危机而利用职务之便做了违法事,但也让人同情。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潮中,警察们表现得无奈、无力,最终只好铤而走险。

《窃听风云》

入魔:欲望需要你

“坏警察”是个让人不寒而栗的词语,因为警察是社会治安的防线,出现了危险可以找警察,一旦警察变坏,参与或成为不安力量,比恶势力猖獗还要让人胆寒。好比一个人病了会想到找医生,如果医生不救死扶伤,而是参与病毒的传播,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

警察变坏多是因为欲望,有了贪欲,人容易变质。港片里的坏警察不少,从《七十二家房客》中郑少秋作为坏巡捕的惊鸿一瞥开始,带有殖民色彩的巡捕形象就很少是善类,以至于制造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是“巡捕”就很难是正面形象。

例外还是“精武题材”中,除了李小龙版《精武门》的罗探长,《甄子丹》版《精武风云》中的黄渤也是如此。

言归正题。警察堕入“魔界”是人性的异变,自然以剖析人性的电影最见详细,这又不能不提到杜琪峰,要说到《神探》。该片是展现人格分裂、人性复杂的经典之作,将人的各种心理分解成具体的人,然后行动受其支配,就看分解成的个人力量哪个更大。先是林家栋扮演的警察杀死了同事,结尾处刘青云的小跟班(安志杰饰)也因为名利熏心而走入魔道。这里既有一开始就“坏”的警察(林家栋),也有逐渐“变坏”的警察(安志杰),“魔警”类型大抵如此了。

《神探》

除了《神探》,《无间道1、2、3》《撕票风云》《男儿本色》《寒战1、2》等影片都出现了大批坏警察形象,除了“无间道”中的警匪身份错位,很难笼统地定义“坏警察”,其他影片中的坏警察多是被欲望所裹挟,拜倒在名利之下,从而走上相反的道路。尤其到了《寒战》,坏警察的欲望升了级,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而是追求权势,只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能够全身而退的坏警察极少极少的,就如《神探》结局处安志杰不断变换手枪的位置,但也不只到底能否瞒天过海呢?

不过,警察堕入“魔界”并非要将警察形象反面化,而是要通过魔性书写来反证正义、法治的坚固。这也正是《寒战》的主题,法治被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哪怕是权力巨大,哪怕是亲情至深,都不能改变对法治的坚定执行。

这是香港社会自我标榜的主体性展示,也是香港这个亚文化地域引以为傲的社会智识和共识。尤其在政治语境的分歧越加突出的时候,法治的标识就越是显眼。

堕入魔界的香港警察除了挑战人性,也挑战和触碰着香港社会的正义和法治精神,但无论智商多高、手段多辣,仍旧无法动摇社会底线,甚至使这个社会体系更加自省和坚固。

哪怕是“炸”了大半个香港的《风暴》,也是以法治的胜利结局的。

136
  • 原创|发布:2017-08-03 13:55:44    更新:2017-08-03 13:55:44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