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 物 辦 公 室 - 消 毒 劑
跳 至 主 要 內 容
列印頁面

消毒劑

引言

您也許會經常想到:「您洗手了嗎?」

病菌和污垢存在於自然環境。每天,我們的身體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病菌(如細菌、病毒、真菌等)。我們的皮膚雖然是對付外敵的最佳天然屏障,但是我們仍須定時袪除身體上的污穢物(及可能積藏着的致病原)以保障個人健康及身體舒適。清除污垢的最佳方法,莫過於沐浴和徹徹底底地洗手。於日常活動,雙「手」是「接觸」外界的最前線(例如:觸摸器具和公共設施的接觸面)。因此,如果不想成為傳播病菌的幕後黑手,我們須以正確的方法經常洗手。不管雙手有著明顯的污垢與否,慣常以「梘液和清水」清洗雙手,是能有效地保持雙手清潔及預防疾病感染。當雙手沒有明顯的污垢時,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消毒洗手液(搓手液),也是有效的方法。


Antiseptics與Disinfectants的分別

「Antiseptics」 和 「disinfectants」 同樣是用於殺滅微生物。 「Antiseptics」 和 「disinfectants」同樣也被譯為「消毒劑」,但它們在應用上卻有很大的區別。前者 「antiseptics」 通常用於皮膚清潔和傷口處理,而後者 「disinfectants」則用於清潔死物表面,例如:檯面和扶手。「Antiseptics」 和 「disinfectants」都含有常被稱為除生物劑的化學劑。這兩大類的消毒劑有不同種類的化學結構活性成分及作用機理。一般來說,這些化學物質具有廣譜的抗菌活性,它們作用於微生物的不同部位,例如細胞膜、細胞壁、細胞內含物或酶等。每種化學物質可對不同的病原體有著不同的活性,即某些化學物質可能對個別病原體和/或特定pH環境更有效;但不在其他情況。產品是否被視為「antiseptics」還是「disinfectants」取決於其活性成分的化學結構、濃度、配方和建議用途。以酒精為例,酒精可以用作「皮膚消毒劑」,例如:在使用注射劑前擦拭皮膚將被注射的部位,也可用來「消毒」死物表面,例如:手推車、鑷子、溫度計等。

「Antiseptics」 和 「disinfectants」在殺滅細菌方面都非常有用。 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介紹「antiseptics」。


消毒劑 (Antiseptics)常用的抗菌成分

酒精

酒精(70%乙醇或大概70%異丙醇)是有效的皮膚/物件消毒劑。作用迅速,並蒸發得很快。乙醇和異丙醇常用於清潔注射前或刺針前的皮膚,並且在清理和消毒物件表面時同樣有效。它們也是搓手液或消毒洗手液的有效成份。

氯己定

氯己定因對皮膚刺激較少及於鹼性環境下作用力強,所以常見於洗滌雙手的產品。由於氯己定具殘餘效應(甚至於沖洗後),因此它是給外科醫生於手術前潔淨雙手的有用工具。除此以外,含氯己定的特殊配方製品(配合乙醇或某些專用清潔劑),也可用於手術前後潔淨病人的皮膚。

氯己定是部分漱口用品的成分,而無菌的氯己定溶液,可用於清潔傷口或破損的皮膚。



碘酒常用於消毒皮膚。聚維酮碘(聚維酮與碘組成的高分子複合物)常見於手術前潔淨皮膚的產品和用於處理一些被污染的傷口。然而含碘的消毒劑常有難聞的氣味及可能使衣物染色。


消費者用的消毒劑 (Antiseptics)

市場上有許多含有消毒劑的產品。部分也會用於臨牀環境,例如:手術前潔淨手部、醫護人員提供傷口護理等。

一般消費者常見到的消毒劑的形式有液體(如手部清潔劑)和固體(如含殺菌成分的藥用肥皂)。除了「沖洗」用的產品外,還有些供消費者用的「免沖洗」消毒劑(如消毒濕紙巾及消毒洗手液)。換言之,免沖洗的消毒劑可留在皮膚上,無須用水沖走。

然而,該類型產品未必會比單純使用肥皂和清水洗的效果更好。在沒有肥皂和清水的情況下,可以選用消費品類消毒劑(如消毒洗手液)。

一般情況下,消費品類的消毒劑不應使用於傷口或破損的皮膚上。市場上銷售以供處理傷口的產品,必須符合更加嚴謹的微生物標準。根據藥典要求,使用於皮膚的藥劑製品,不得超過藥典要求的指定微生物限量標準。而用於沖洗傷口或破損皮膚的產品,必須達到藥典的無菌標準。符合無菌標準的產品標籤上,常會有說明產品是「無菌」的字句。


消毒劑(Antiseptics)安全嗎?使用消毒劑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不良反應/注意事項

消毒劑可用於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的增長。但是某些消毒劑會刺激皮膚,使用時也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如蕁麻疹、組織發紅或腫脹)。用於小孩時,須格外小心,因為「化學灼傷」可能會發生。除非經專業醫護人員指示,否則不建議把消毒劑應用於初生嬰兒。

避免過分使用消毒劑。不要積聚消毒劑在皮膚皺褶內,亦不要把消毒劑浸潤於封閉性敷料。不正確使用消毒劑會傷害皮膚,甚至可能有毒性。

微生物污染

消毒劑可殺滅或抑制病菌增長,但每種消毒劑都有其個別的抗菌特性。這意味著,部分病菌或許能抵禦某些的消毒劑。

以含「氯己定」的產品可能受到污染為例,氯己定的化學成分有廣譜的抗菌作用。但有研究顯示,伺機性的細菌(如洋蔥伯克氏菌、無色桿菌及羅爾斯頓氏菌)能污染含氯己定的產品。健康人士一般都不會受這些「伺機性」細菌所侵害,但若果受污染的產品使用於免疫力弱、有慢性肺部疾病(如囊性纖維化)或腎/腹膜透析患者,則可能會導致患者產生嚴重感染。

有關開封後的注意事項,建議消費者應仔細參閱產品的說明細則。無菌產品(如沖洗傷口用的無菌溶液)須於開封後立即使用,使用者必須棄掉剩餘未被使用的消毒劑。


消毒劑(Antiseptics)的貯存

不妥善貯存會損害消毒劑的化學品質。以氯己定為例,它在高溫下易於分解,特別是處於鹼性的條件下。

一般而言,消毒劑應存放於室內,在室溫條件下避免受陽光直接照射。使用前,請檢視產品有沒有異常特徵(例如:沖洗液不應有異物)。如有懷疑,都不應使用。


消毒劑(Antiseptics)以外的其他選擇

消毒劑有助於殺滅病菌及預防可能發生的感染。然而,它並不是十全十美,而總有它的不足之處。

保持手部清潔衞生絶對是良好的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多方面的個人衞生(如咳嗽禮儀及如有呼吸症狀時佩帶口罩)、保持生活環境清潔乾淨及確保依時接種所需疫苗,同樣是預防多種傳染病的簡單而直接方法。

皮膚是阻擋致病原入侵的重要屏障。如果我們有了傷口(即:破損皮膚),原則就是要:預防感染、促進痊癒和避免進一步損傷。首先要潔淨傷口,然後採用無菌技術,把敷料或繃帶保護著傷口。若傷口並沒有受細菌感染,單純用無菌生理鹽水(0.9%氯化鈉溶液)來清洗一般都可以。在另一方面,使用消毒劑反而有機會引起痛楚、刺激性或過敏反應。遇有情況嚴重(如傷口深,並且有淤泥、污垢或鐵鏽),便應給醫護人員妥善處理。

無菌生理鹽水是常用的清洗劑。由於它與人類的體液濃度相近,因此在使用時不刺激傷口組織及較少引起痛楚。而消毒劑則可能會刺激傷口或引致過敏反應。一般沒有細菌感染的傷口,可使用生理鹽水清洗,並不需要使用消毒劑。若傷口受細菌感染,則必須按醫生的指示處理。 關於傷口護理的更多資訊,請瀏覽https://www.elderly.gov.hk/tc_chi/healthy_ageing/home_safety/wound_care.html.


消毒劑(Antiseptics)在香港的規管

為保障公眾健康,確保市民安全和正確使用皮膚消毒產品,在現行對含消毒成分的藥劑製品管制下,凡符合藥劑製品定義而含有苯甲烴銨的鹽類、苯乙銨的鹽類、西三溴銨、氯己定、雙氧水及碘/聚維酮碘液的皮膚消毒產品必須獲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 (即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條例》)(第138章)成立的法定機構)註冊,才可在本港市場合法售賣。


總結

消毒劑是化學品,能殺滅或抑制微生物增長。然而,它們並不是萬能的,例如於預防傳染病方面。

我們要有健康的生活模式及良好的衞生習慣。保持手部衞生,是預防傳染病傳播的最簡單而最有效的方法。關於妥善處理手部衞生的更多信息,請瀏覽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專頁: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460/19728.html


鳴謝:藥物辦公室特此致謝「衞生防護中心」對撰寫本文給予的寶貴意見。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22年7月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