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一線:甘肅、青海兩地救災與安置 - 新浪香港

抗震一線:甘肅、青海兩地救災與安置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20日9時,地震已造成甘肅113人遇難,782人受傷。截至20日16時,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東市21人死亡,198人受傷,另有13人失聯。此外,地震還造成大量房屋毀壞,部分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

12月20日,地震引發青海海東民和縣中川鄉發生局地砂湧,中川鄉草灘村部分房屋被包圍、掩埋(航拍)。

地震發生後,中央多部門、甘肅省和青海省迅速行動,第一時間投入指揮和救援力量。

新京報記者在甘肅、青海救援現場傳回了最新消息

↓↓↓

(以下照片均攝於2023年12月20日)

甘肅:轉入賑災救助階段

在本次地震核心受災地區積石山縣大河家鎮臨時安置點內,救援人員已經搭建了160多頂救災帳篷。近日,積石山夜間最低氣溫在零下10 ℃以下,走進帳篷,記者看到裡面配備了火爐、取暖物資和照明設備,這讓受災群眾處於溫暖環境、喝上熱水、吃上熱飯。

大河家鎮安置點,消防員正在搭建救災帳篷。

大河家鎮安置點,消防員正在給剛搭建的帳篷安裝煤爐。

此外,解放軍、消防人員、電力工人等救援人員還在徹夜忙碌,為群眾搬運、分發物資,幫助災區人民盡快渡過難關。

大河家鎮安置點拉麵師傅正在為受災群眾趕製拉麵。

一位餐飲店老闆帶著員工為救援人員及受災群眾免費做早餐。

安置點的受災群眾排隊等待早餐。

中鐵二十一局四公司總經理祁濤介紹:「在大河家鎮梅坡村,我們緊急修建了36間集裝箱式彩鋼板房,可以安置200多名受災群眾。目前,中鐵二十一局調集100餘人,在村廣場、梅坡村六社和十社,梅坡村黨群服務中心搭設活動板房,預計20日晚上完成160間,配套床位、被縟和火爐等必備物品。」

大河家鎮梅坡村委會安置點,甘肅消防正在搬運抵達的過冬物資。

大河家鎮梅坡村中鐵二十一局施工人員正在用吊車將集裝箱式彩鋼板房運到指定安置點。

大河家鎮臨時安置點建在一處居民活動廣場上,旁邊有不少健身娛樂設備。一群少年兒童在此玩起了蹺蹺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安置點傳開。

大河家鎮安置點,小朋友在帳篷外的娛樂設備上玩耍。

大河家鎮安置點,一位小朋友正在吃早餐。

大河家鎮安置點,小朋友走過「軍民攜手 重建家園」的橫幅。

很多留在安置點的家長也在圍觀孩子們遊戲,「孩子們的笑聲一響起來,整個安置點的氣氛都會輕鬆很多。」不少小朋友跑到解放軍叔叔面前,不停打量著這些身穿軍裝的人,孩子們都覺得叔叔們很帥。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日,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再次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地震救援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共臨時避險轉移安置20457戶87076人;截止到19日下午3時,救援工作已基本結束,工作重點也將轉為傷員救治和受災群眾生活安置,確保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航拍大河家鎮安置點。

青海:救援仍在繼續

在青海境內,本次地震主要影響了青海海東民和縣中川鄉。截至12月20日16時,地震已造成海東市21人遇難,198人受傷,13人失聯。目前對失聯人員的搜救仍在緊張進行中。

強震引發青海海東民和縣中川鄉發生局地砂湧。中川鄉的金田村和草灘村,為失聯群眾最集中的地方,救援仍在繼續。

救援人員正在中川鄉草灘村觀察地形。

記者在草灘村看到,一些樹木被連根拔起、一些被攔腰斬斷。砂湧湧入村子,包圍、覆蓋、衝毀了部分居民房屋,導致部分居民被困,處於失聯狀態。

地震引發青海海東民和縣中川鄉發生局地砂湧,中川鄉草灘村救援人員正在進行搜救(航拍)。

在現場,多台挖掘機正在進行挖掘工作。由於泥砂鬆軟,消防救援人員使用木板搭出了一條通道,抵達被包圍或被掩埋的房屋。

森林消防正在現場搭建救援通道。

記者看到,在一次救援行動中,救援人員來到一間被砂土包圍的房屋屋頂,移開雜物後破洞進入屋內進行救援。

甘肅消防正在被砂土掩埋的房屋屋頂搜救。

救援仍在繼續,不少村民站在一旁,守望著失聯的鄰里、親人,現場的救援人員就是他們的希望。

青海省草灘村村民看著遠處的救援人員進行搜救工作。

在中川鄉的災民安置點,不少民眾自發為救援人員和受災群眾製作拉麵和當地特色「油香」,為救援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地群眾自發前來為救援人員及受災群眾製作「油香」。

現場拉麵師傅輪班為救援人員及受災群眾全天提供拉麵。

中川鄉草灘村由紅十字會搭建的安置點。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影報導

編輯 劉晶 張湘涓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