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盤前》「這檔」去年業績創高 今年拚300億訂單 - 證券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1/9盤前》「這檔」去年業績創高 今年拚300億訂單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股今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利多因子:

●總統大選倒數中,台股8日終結2024年開年來連四黑,加權指數上漲53點收17,572點,月線得而復失,台積電以護國神山氣勢率先站回5日線,與金融股及觀光、綠能、軍工等政策概念股成護盤重心,躍居盤面主流。

勝選概念股為資金追捧焦點,「藍贏」聚焦觀光、營建、中概三大主軸,「綠贏」以綠能、軍工、生技為焦點,選前操作上,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建議,可在選前小幅獲利了結。另,企業獲利不會因選舉改變,若持有電子股可回歸基本面。

統計台灣自1996年來七屆總統選舉,選前五日台股漲率57.14%,上漲平均報酬率有2.02%,投票前一日漲率更達85.71%。而國家隊買盤全力催油門,八大公股行庫連四日大撒幣,期間買超金額突破百億元,都彰顯護盤決心。

●金融股近期有雙利話題,即股利、獲利,成台股撐盤要角。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6日直言金融股2023年沒漲,2024年有補漲表現機會,且強調富邦金今年現金股利會優於去年,金融股8日即出現補漲行情,富邦金更大漲1.42%,位居單日金融保險股漲幅冠軍,領軍金融股氣勢強勁。

公股銀指出,2024年開盤以來,台股風水輪流轉,預期金融股有補漲行情,其中金控近期將公告2023年全年獲利,更是市場關注焦點。金融股2024年以來小跌0.7%,較大盤下跌2%要輕得多,更凸顯補漲行情,後市值得期待,接下來要觀察股利、獲利變化,將是今年決定金融股上漲的關鍵。

●台股吹暖風!受外資反手賣超影響,2004年開春以來指數由高點17,956回落,最低為17,495點,回檔達461點,目前正值去年12月營收陸續發布,法人建議逢低布局財報績優股為主,而目前已有有M31、材料-KY等32檔12月營收創新高,營運超旺,

●選前最後一周,公股銀行台股操作策略傾向「買大於賣」,持續買超,鎖定今年看好股票,積極汰弱留強,在累積選後獲利量能的同時,亦是選前穩盤力量。

八大公股券商8日買超個股金額前十名,可看出各家的看法相當分歧,包含奇鋐、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威盛、鴻海、元大高股息、聯電、中美晶、藥華藥、元大滬深300正2、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大選行情進入最後階段,大型股主流換人當,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電視面板價格3、4月就可能反彈,快於預期,還可望「受惠」紅海戰事,將友達(2409)、群創(3481)投資評等升到「優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分別是21.5元與18.5元,同步翻多南韓LGD,面板產業春風可望緩解台股選前觀望氣氛。

●上市櫃公司去年12月營收陸續公告,篩選營收規模在15億元以上,且相較於11月傳統拉貨月的營收更加逆勢增長的公司,包括樺漢(6414)、智邦(2345)等業績題材股,業績表現亮眼率先報喜,股價持穩表現,近期走勢受關注。

據統計,樺漢、智邦、豐泰、聯成、帆宣、喬山、榮成、漢翔、聚陽、海悅、福懋、元太、創意、達運、慧洋-KY、瑞鼎等16檔,8日收盤價穩固力守5日線之上,且12月營收較11月增加、逆勢在淡季拉抬,介於16.53~128.9億元,而營收成長率則在0.42%~450.63%之間。

●受惠出貨台電數量與金額大增,中興電2023年12月合併營收20.16億元、年增28.09%,創單月新高。2023年合併營收221.45億元、年增19.36%,締造史上新高。中興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郭慧娟表示,中興電新獲離岸風電升壓站統包工程訂單,預計農曆年後簽約,有信心2024年拿下至少300億元訂單,營收及獲利挑戰新高。

●今年為美國總統大選年,11月5日將進行投票,現任總統拜登可能與前總統川普二度對決,不論結果如何,美中科技戰及去中國化政策延續,將同步牽動台廠布局,新南向政策、美中科技戰及美國製造等三大投資概念股題材續發酵;光是新南向政策,台灣已約有三分之一的上市櫃公司前進布局,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1.6兆元。

●美國上周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強勁,3月降息機率大減,國際美元指數應聲回落,8日台股及新台幣上演股匯雙漲,新台幣早盤一舉升破31元整數大關,盤中最多升值近1角,午後在30.9元上方狹幅盤整,但終場30元價位得而復失,匯銀主管認為,後續升值關鍵還是要看外資臉色。

●石油出口大國沙烏地阿拉伯7日宣布,大幅調降銷售亞洲客戶的指標產品阿拉伯輕質原油(Arab Light)官方售價(OSP)至27個月新低,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增產,令國際油價8日應聲大跌。

●金龍年可望有三大投資契機。國泰金控8日表示,一是債券長線偏多,二是股市可留意科技類股,尤其AI概念股爆發式成長,三是消費性電子產業將復甦。預期股市在企業獲利回升、庫存回補及AI三大利多加持下,可維持強勢表現,若拉回可提高配置比重。

●市場樂觀預期美國聯準會最快3月降息,但包括渣打銀行、滙豐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均認為,聯準會將於年中或下半年才會降息,在確定降息前,可逐步增加投資債券的存續期,留意大選與政策變化,增加非股債的黃金、私募資產等另類投資組合,因應投資市場變動、降低波動性。

●政策走向、經濟成長與通膨趨勢將影響今年投資策略,渣打銀行財富管理看好股票和成熟市場投資級政府債,估年初有好開局;滙豐銀行財富管理看好亞洲股市,特別是印度、印尼及南韓等;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認為,因應主要國家總統大選,短期內將影響股票及債券的波動性。

●去年開始市場就預期今年美國聯準會將啟動降息,反應在全球債券基金資金流向,去年全年吸引2,807億美元進駐,對照2022年大失血2,580億美元,去年資金盡數回流,其中95.8%來自投資等級債基金,2024年第一周投資等級債繼續有50億美元流入,居各類債市吸金之冠。

●中央銀行去年第二季起利率連三凍,但整體貨幣政策基調維持緊縮,12月外資匯入及新台幣升值兩大驅動力,使國內資金環境偏寬鬆,央行8日公布12月金融業隔拆利率,加權平均利率小幅下滑至0.686%,全年平均約0.657%左右,銀行主管認為,農曆歲末年終短期資金周轉高峰期,預計1月隔拆利率短期應會維持高水位。(中性看待)

●千呼萬喚的電動車保單將出爐。產險公會原先預期2023年底研擬完成電動車專屬保單條款,但發現需討論項目極多,至今仍未完成,產險公會表示,電動車專屬保單預計元月底送保險局核定,接下來即會和保發中心討論電動車專屬的保險費率。

●找出真正綠色的金融業。金管會8日公布第二屆永續金融評鑑指標,除擴大受評金融機構外,也將六大新興永續議題納入,包含防範金融詐騙、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投融資關鍵戰略產業、友善職場等,預計4月中旬啟動評鑑。

●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4即將登場,經濟部8日表示,今年共率領14家新創團隊參展,且已傳出捷報,包括起而行綠能取得四家美廠9,000座充電樁生意,另外還有多家台廠,陸續獲得美國訂單。

●高雄演唱會經濟持續發酵,高雄市長陳其邁宣布天團五月天將在3月下旬再度在高雄開唱。而統計至2023年高雄共舉辦64場大大小小的演唱會,創造23億元觀光產值,高雄飯店業直接受惠,2023年住房率比2022年高出約10%。

●台積電建構全球製造版圖跨出重要一步,日本共同社報導,台積電在熊本縣興建的日本首座廠房已於去年底完工,預計2月24日舉行開幕儀式。台積電熊本廠主攻特殊製程(車用)技術,預計今年底開始出貨,月產將朝5.5萬片(約當12吋晶圓廠)邁進。

●在半導體先進製程領域扮演關鍵設備供應商的艾司摩爾(ASML),傳出其候任CEO富凱(Christophe Fouquet)近日將率公司高層訪台,供應鏈傳出其將拜訪台積電和相關供應鏈廠商,討論下世代EUV設備。

ASML管理階層親訪台積電,是否是為新型「High-NA EUV」(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微影系統)訂單,台積電尚未證實。然而台積電將多方嘗試各種可能,包含在先進封裝領域之投注。

●聯電海外布局馬不停蹄,新加坡22奈米新廠今年中即將完工,預計2025年初量產。為因應新廠及產能等建置,聯電8日公告,董事會通過資本預算執行案3,980萬美元(約新台幣12.35億元),以因應產能建置需求。

●CES 2024登場,各大NB品牌廠競相以AI PC題材吸引消費者目光,其中,號稱PC隱私防護守門員的HPD NB Cam,將成AI PC的新嬌點。NB Cam主力供應商包括瑞昱、凌陽創新、松翰,已擬在今年內搭配新機,推出此一智能功能,而神盾集團也宣稱將加入供應陣營,新品效應值得期待。

●宏碁(2353)去年第四季在PC核心事業維穩年增動能下,單季合併營收631.55億元、年增5.5%,其中12月合併營收236.93億元,月增17.8%、年增3.5%,累計2023年全年合併營收2,413.21億元、年減收斂至12.38%,表現已回升。

宏碁旗下IPO老虎軍團在去年PC市況疲軟之際,仍維穩各自營運動能,為宏碁帶來穩健支撐力道,包括建碁、倚天酷碁、宏碁遊戲、宏碁智醫及海柏特,2023年度皆繳營收創新高成績單,另展碁國際也站歷年次高表現。

●觸控雙雄2023年第四季營收出爐,受手機產品出貨減少,及整體IT市場需求疲弱影響,出貨表現旺季不旺。TPK-KY宸鴻第四季合併營收約182.6億元,季增1.1%,GIS-KY業成合併營收約47.11億元,季增8.79%。第一季是傳統淡季,預期出貨仍在低檔,全年營運可望略優於去年。(中性看待)

●航空雙雄年終尬場,中華航空勞資雙方8日進行年終協商閉門會議,傳出協商結果年終獎金加上定額獎金,高於華航工會訴求的四個月加8萬元,不只優於去年,也緊追長榮航空;以一個華航年輕員工月薪中位數4萬元推估,華航人年終獎金平均可拿到20萬~30萬元。(中性看待)

●2023年全台百貨業績前五強出爐,台中新光三越的258億元穩居第一,台北101購物中心在LV、Dior、GUCCI、沛納海等精品大店改裝擴大與精品提價效應下,全年業績衝破220億元再創新高,蟬聯全台百貨單店業績后座。台中大遠百以214億元排名第三,復興SOGO全年198億元緊追在後,百貨南霸天漢神巨蛋172億元躋身第五強。

●總統大選在即,房仲公會全聯會智庫總會長林金雄8日指出,從過去台灣七次總統民選對房市影響觀察,三次房屋交易量比前一年度增加、四次衰退,反而政策影響力大於政黨及候選人,不管誰當選,選後房市將走自己的路,只要沒有全球型的黑天鵝出現,2024年全台房屋交易量可望守在30萬棟左右的水準。

●受到新青安貸款政策激勵,及部份置產投機客進場,高雄房市2023年下半年逐步回溫,建商也在第四季加碼申報開工推案,總計2023年高雄全境申報開工的案量約2,200億元,比預期中的量還多,雖比2022年歷史高峰的3,063億元減少約28%,但仍創下歷年推案次高紀錄。

●美國國會領袖7日就2024財年(去年10月1日起)規模1.59兆美元的政府支出達成協議,為避免聯邦政府在本月稍晚陷入部分停擺鋪路。

●在蘋果、微軟等科技股領跌下,美股2024年開局不利、首周下挫1.5%,許多投資人認為,接下來的財報季將可一窺未來美股走向,推敲近期跌勢是否只是短暫現象,或企業獲利是否足以支撐下一波漲勢。

美國財報周登場,本周多家重量級銀行打頭陣,摩根大通、美銀、花旗、富國銀行皆於12日揭曉上季業績,其他如達美航空、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同日也將公布財報。

●新一年的開始,美債行情激烈震盪,10年期美債殖利率又回升到4%之上。不過鑒於聯準會這波升息的利率已經到頂,華爾街多認為即使今年債市持續震盪,但此時加碼美國公債與高評級公司債應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受惠於美股去年第四季狂飆,提振美國股票基金去年全年平均漲幅超過2成,此外投資級公司債基金也表現不俗,全年漲幅為5.8%。

根據金融服務公司路孚特理柏(Refinitiv Lipper)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年美股基金平均漲幅達21%,一反前年因為通膨陰影籠罩、導致當時的美股基金大跌18.4%。光是去年第四季美股基金就暴漲近12%。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2023全年表現亮眼、股價接近翻倍成長,連帶令股市空頭血流成河。研究機構S3 Partners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空軍去年損失高達122億美元,遠超過其他公司做空虧損。

●生成式人工智慧(AI)爆炸性成長,引發汽車產業競相導入AI應用。晶片廠看準商機,輝達將於CES 2024揭露與汽車夥伴更進一步之合作關係,破天荒跨入賓士自動駕駛領域;AMD也不惶多讓,推出AI系統單晶片Ryzen嵌入式V2000A系列處理器,以7奈米製程技術打造,助力車廠實現多元的AI應用。

●今年眾家科技大廠都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大秀AI創新成果,三星電子也不例外,除了在8日記者會上展示全新QLED及OLED電視的眾多AI功能,以及3款透明Micro LED螢幕,並宣布與特斯拉合作,讓使用者更輕易掌握智慧家庭的各項用電數據。

●在中美科技競爭的背景下,蘋果將印度視為下一個成長引擎,正夥同蘋鏈持續擴大在印度的布局。印度政府近日宣布,手機組裝大廠和碩計畫再投資100億盧比,在泰米爾納德邦建設第二座工廠,擴充手機組裝產線。法人預期,和碩印度二廠最快在年底試產。

●AI伺服器加持,緯創(3231)、緯穎(6669)去年營收齊創歷史次高紀錄!緯創去年第四季筆電出貨持穩、伺服器拉貨增溫,推升單季營收達2,295.36億元,貢獻2023年度合併營收來到8,665.83億元,雖年減約12%,仍寫歷年次高;緯穎第四季受惠採用輝達架構高單價AI伺服器陸續出貨,拉抬營收逐月回溫,挹注去年全年營收達2,419.01億元,年減17.4%,也同創歷史次高。

●半導體檢測廠閎康(3587)公布2023年12月營收4.43億元,月增7.54%,年增14.37%;累積去年營收48.09億元,相較2022年同期成長21.01%,再創歷史新高;成長主因來自台灣及日本實驗室業績成長帶動。該公司熊本實驗室去年第三季已投入營運,預計今年第一季可顯著貢獻營收,將是今年重要營運動能。

●奇鋐因成輝達H100 GPU 3D VC散熱模組主要供應商,隨著量產腳步愈踩愈快,再伴隨著越南廠量產助威,營收步步高升,從去年7月以51.53億元重返營收高峰後,營收月月創歷史新高,去年12月營收已來到56.18億元,呈月增0.5%、年增23.08%的雙成長,去年全年營收591.94億元,已直逼600億元城下,相較於前年的560.17億元,呈年增5.67%。

●是方電訊(6561)去年12月營收2.73億元,相較前一年同期成長3.22%,2023年全年營收32.4億元,年增5.27%,創歷史新高。2024年股利政策,劉耀元說,預估維持往年水準,落在80%~90%左右。是方2023年每股配發現金股利9元及股票股利1元,2023年前三季EPS為9.17元。

●安控龍頭晶睿通訊(3454)去年12月營收6.94億元,年減37.6%,月增35.3%,月營收大幅成長,主要原因是來自代工新產品貢獻及品牌交通專案出貨。晶睿2023年全年合併營收91.62億元,年減7.9%,但仍創上市以來歷史次高。

●臻鼎-KY(4958)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148.42億元,年減11.08%;第四季營收545.56億元,年增3.13%、季增30.14%,登八季新高,其中IC載板營收在BT業務持續回溫下,年增6成。

●網通設備廠啟碁(6285)公布去年12月營收,其中,第四季營收296.84億元、去年營收1,107.87億元,單季及年營收雙創歷史新高,年度營收更首度突破千億元關卡。市場法人看好,今年在網通產業回升下,營運將持續正向,公司內部目標2024年營收將挑戰1,200億元。

●葡萄王(1707)受惠三大事業體,2023年營收以106.4億元刷新記錄,且連兩年突破百億大關。董事長曾盛麟表示,2024年營運樂觀正向,母公司新產線開始投產、葡眾新品陸續上市,上海葡萄王自動化智能包裝設備第二季啟用,加上品牌、通路效益奏效,集團業績續戰新高。

●麗豐-KY(4137)2023年主營地區儘管受到疫後消費放緩、地產事件、國際因素等各種紛擾,惟全年合併營收仍以45.35億元,逆風交出年增11.4%佳績;預期在多元通路、為不同消費群開發的新品、貫徹「數字化管理」等三大策略下,將助推2024年營運飛躍。

●高端服飾代理商滿心(2916)自結2023全年營收18.38億元創新高,年增16.65%。滿心董事長李俊良強調,2024年持續規劃引進新品牌,且呼應品牌擴增,加上拓展電商通路刻不容緩,已斥資1.56億買下楊梅土地準備興建倉庫物流中心,預計一年半工程後即可啟用,為現有倉庫的2.5倍大。

●飯店股龍頭晶華(2707)受惠國內外旅遊市場熱絡、跨年活動與尾牙餐飲需求報復性成長等利多助攻,旗下各酒店業績向上攀升,自結2023年12月合併營收6.94億元、年增7.29%,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成長8.12%;累計2023全年合併營收67.65億元、年增20.78%,較2019年增加3.38%。其中12月單月與全年營收均創新高。

●健身器材廠喬山(1736)受惠傳統旺季,自結2023年12月合併營收56.26億元,月增50%、年增21.38%,首次突破50億元大關,2023全年合併營收381.19億元、年增13.41%,無論單月、全年營收均改寫歷史新高。喬山期許2024年營收仍有雙位數的成長。

●伴隨著蘋果新機拉貨高峰漸行漸遠,在季節性因素干擾下,光學股王大立光(3008)、股后玉晶光(3406)12月營收都連袂走低,不過因基期尚高,玉晶光2023年第四季仍保有歷年同期次高的水位,也連帶助攻去年營收首度跨過200億元關卡,並以216.75億元連續五年營收攻頂,就連今年首季展望亦偏樂觀,預期應有機會繳出年增的成績單。

●2023年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需求史上最熱,推升汽車零件廠營收攀高,龍頭廠東陽(1319)自結2023年營收238.59億元、年增12.1%,創近六年新高。其中,AM事業累計貢獻營收172.16億元,創歷年之最,年成長16%。

●受惠車業傳統旺季效益,中部二汽車零件廠巧新(1563)、宇隆(2233)2023年12月合併營收聯袂成長。巧新2023年12月合併營收6.81億元,2023年下半年合併營收40.65億元,2023全年合併營收77.79億元,三項數字均繳出同期新高的成績。宇隆自結2023年12月合併營收2.7億元、年增18.17%,2023年第四季合併營收8.65億元、年增16.83%,2023全年合併營收33.37億元、年減0.38%。

●麗清(3346)8日公告12月營收首破10億元大關達10.86億元,月增26.12%、年增36.87%;第四季營收27.99億元,季增10.09%、年增25.17%,累計2023年全年營收91.13億元,年增37.82%。12月、第四季、2023全年營收皆改寫歷史新高。

●半導體設備廠京鼎去年第四季營運逐月加溫,單季營收33.79億元,季增13.54%,該公司去年提升自動化設備占比,今年產業回升,再加上該公司竹南二廠產能陸續開出,今年營運可望重回成長。

●博弘雲端(6997)9日登錄興櫃,認購價格每股79元,成為遠傳電信孵育的第一隻小金雞。

遠傳旗下三家子公司,被視為未來成長動能強勁的三隻遠傳小金雞,除了提供雲端服務的博弘,還有發展太陽能及能源管理的旭天能源、以及資安解決方案供應商數聯資安。博弘率先其它子公司IPO,凸顯母公司遠傳看好其未來發展潛力。

●航空貨運2024年聚焦七大產業,中菲行、捷迅等貨代業者點名,除了高科技、能源控制、半導體、消費電子、電動車、網通事業及跨境電商等空運主流產業,也看好人工智慧(AI)、資通訊產業,配合生成式AI,可望推升一波個人電腦(PC)和手機的換機潮,唯機械、紡織業是否好轉,尚需觀察。

●繼國人自研自製AT-3自強號高教機、IDF經國號戰機、勇鷹高教機之後,新式初教機已由中科院及漢翔先期投入,完成第一階段設計。漢翔8日表示,若政府能啟動自研自製專案,將展開第二階段細部設計,目標三年後首飛、六年後開始量產,共將生產45架初教機,符合空軍2033年開始換裝新式初教機需求。

●受食材原物料與人事成本持續上漲,餐飲業再掀漲風。全台有95家門市的速食連鎖漢堡王8日宣布,9日起調漲17項商品售價,整體漲幅約2%。漢來美食8日亦公告漢來海港自助餐廳將自3月1日起漲價30至100元,漲幅2.8%至14.4%。

漢堡王、漢來海港為2024年開年後宣布漲價的連鎖餐飲品牌,在此之前,麥當勞、達美樂已先在2023年12月「發難」起漲。由於食材原物料價格迄今沒有明顯而下降趨勢,2024年起基本工資上調後人力成本亦增加5%以上,餐飲業界預測,農曆年前後,恐怕還有餐飲業者跟進喊漲。

●大陸與多國免簽政策陸續上路,再加上國際航班快速恢復,使2024年大陸出境旅遊市場看好。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2024年大陸出國旅遊市場將進一步復甦,全年入出境旅遊人次將超過2.64億人次,國際旅遊收入上看1,070億美元。

●中鋼受惠於需求回溫、鋼價走高,自結2023年12月稅前盈餘9.24億元,較2022年同期稅前大虧29.74億元明顯改善;累計2023年第四季稅前盈餘27.60億元,季增16.8倍,成為全年獲利最高季度。中鋼認為鋼市看好,2024年第一季表現一定會比2023年第四季更好。

中鋼自結2023年12月合併營收294.79億元,月減1%、年減5%;2023全年營收3,633.26億元、年減19%,全年稅前盈餘45.98億元、年減80%。

利空因子:

●合併報表效應,國巨2023年第四季營收與第三季持平,雖然年減5%,不過國巨看客戶端庫存調整,將於第二季結束,供應鏈的庫存水位可望漸趨健康。

國巨8日公布2023年12月自結合併淨營收為89.48億元,單月營收較上月減少4.3%,年減0.6%;第四季度自結合併淨營收為273.61億元,與上一季持平,但較去年同期減少5%。(中性看待)

●雙鴻因2023年12月客戶進行庫存盤點,拉貨較不積極,再加上NB進入新舊交接期,致去年12月營收走弱,僅來到10.13億元,呈月減10.74%、年減11.52%;另去年第四季營收33.45億元,亦呈季減4.2%、年減2.4%。至於去年全年營收127.15億元,表現亦不若前年,呈年減8.2%。

●泰碩去年12月營收3.43億元,小輸去年11月,呈月減6.5%,惟仍然繳出年增12.28%的成績單,第四季營收10.85億元,約略持平去年第三季的10.42億元,雖然去年第四季匯率波動大,但是法人預期,泰碩去年第四季毛利率仍然可望有持穩的表現,守住2成關卡難度不高。

●瑞昱8日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淡季影響、庫存回補力道減弱,單月營收69.13億元,月減11.45%,年增 8.4%;第四季合併營收225.85億元,季減15.35%,年增3.78%,2023年合併營收951.79億元,挑戰千億未果,年減14.86%。

●鋼聯(6581)自結2023年稅前盈餘6.34億元、年減48.12%。鋼聯解釋,2023年獲利衰退,係因國際鋅價下跌,加上鋼市不振、集塵灰收集量減少。銷售從集塵灰收集後取得的氧化鋅收入及客戶廢棄物再利用收入,是鋼聯主要營收來源,2023全年合併營收20.4億元、年減22.62%。鋼聯2023年氧化鋅出貨52,783噸、年減2.6%,但整體獲利卻大減4成多,鋼聯表示,主要是2023年氧化鋅的價格比2022年下跌近2成。

●2023年第四季新台幣升值,背光模組廠瑞儀(6176)公告估算將有12.94億元的匯兌損失,約影響第四季EPS 2.78元。不過全年來看,還是有不到1億元的匯兌收益。瑞儀也公告去年第四季營收116.26億元、季增2%,本業獲利仍可望持穩。

●Gogoro傳出「電池瘟疫」,行政院消保處指出,Gogoro免責條款已牴觸消保法,判定無效,該負的損害賠償責任,企業責無旁貸。交通部也要求四家業者,須在19日前提出召回改正計畫,未來若沒有按照計畫執行,最高可開罰150萬元。

●第三方支付業者綠界8日宣布即日起與開店平台SHOPLINE商線科技終止合作。綠界表示,主因質疑SHOPLINE背後恐有中資背景,擔心該平台資金流向、用戶數據及資安問題面臨潛在風險,依法律規範,終止與SHOPLINE合作關係,預估對營收衝擊小於1成揭露標準,因此未於重大訊息公告。(中性看待)

●2023年居住類指數攀上史上新高的104.35,年增率連二年超過2%,包括房租、住宅維修費、家庭用品、家庭管理費等,皆同步寫下歷史新高,其中房租指數2023年增率達2.16%,年增率創下27年以來新高,加上2023年房價創下新高,民眾通膨壓力下,在居住生活的開銷負擔史上最重。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攻擊紅海商船,加上巴拿馬運河遭遇嚴重乾旱,全球兩大貿易航道運輸受阻,為全球海運中斷形成「完美風暴」,也為零售商帶來供應鏈壓力。

吉亞布朗表示,美國許多零售商將感受到衝擊,從家居用品、服飾、家具,再到返校商品,因為商品都是走海運而來。

有鑑於此,沃爾瑪和Target等大型零售商發布最新財報時,供應鏈問題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沃爾瑪將在2月20日美股盤前公布會計年度第四季業績。

●《華爾街日報》6日報導披露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涉嫌吸毒,引發投資人關注,恐怕引發股價震盪。

●在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夾擊下,蘋果在大陸的銷量岌岌可危。美國投行Jefferies的分析師表示,iPhone在大陸市場的銷量下滑正在加快,2024年的銷量或將呈現「兩位數百分比」下滑。

●手機和平板時代崛起,大幅改變民眾收視習慣,大陸的電視機開機率由2016年的70%,斷崖式大跌至2022年的不到30%,該現象更直接影響電視廠商的業績表現。

●美國眾議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警戒擴大至成熟製程,且已形成跨黨派共識。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兩黨領袖近日共同致函拜登政府指出,美國應採取更強硬的措施,防止中國在成熟製程晶片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呼籲透過加徵關稅等新制政策,降低市場對中國低階晶片的過度依賴。

●「恒大系」港股上市公司恒大汽車8日盤前公告,自當日上午9時起短暫停牌。該公司中午再發公告說明停牌原因:執行董事劉永灼(現任恒大汽車總裁)已被刑事拘留。成為繼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恒大財富總經理杜亮之後,又一位因涉嫌犯罪而被採取措施的恒大高層。

●中共20屆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8日起召開,在會議登場首日,中紀委國家監委就在官網發文,強調將加大對金融、國企、醫療、糧食購銷等領域的查處力度,並進行專項整治,以有效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