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製非醫用口罩混充醫藥用販售 掌握4要點避免買到黑心口罩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57,911

中國大陸製非醫用口罩混充醫藥用販售 掌握4要點避免買到黑心口罩 

更新時間:2020.9.3

更新內容:衛福部食藥署查獲口罩製造廠「加利科技有限公司」八里廠出貨的實名制口罩,以中國大陸進口的非醫用口罩混充為醫療用銷售。民眾如持印有「Carry mask」標示的口罩,可於9月4日~9月11日至實名制藥局或衛生所換貨,

食藥署表示,昨(2日)接獲新北市三重區藥師發現收到來自加利八里廠出貨的實名制口罩一箱共36包,其中1包附有「安徽製」等簡體字樣標籤,經新北市藥師公會通報食藥署,進一步追查出,該廠從上(8)月起輸入約337萬餘片非醫療用口罩,在廠內分裝改標,再混充為醫療用銷售。

現場查獲有標示「平面型非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的大陸進口產品,部分已分裝改標為醫用口罩,且印有該公司「Carry mask」的鋼印。食藥署已要求廠商停工,停止出貨相關庫存品,並持續清查該公司口罩流向及有多少已流入市面。

而且,「加利」為GMP(醫療器材優良製造規範)的醫療器材廠,此次嚴重違反GMP,將另依據藥事法開罰3萬~200萬元,並評估是否撤除醫材許可證。衛福部長陳時中並透露,疑似還有另一家業者有類似情況,已在調查中。食藥署表示,未來將要求所有醫用口罩逐片打上「MD(或Medical)」及「原產地」鋼印,供民眾辨識。

-----以下為原文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2千萬,印度、美國及南美多國於解封後再現疫情,戴口罩等個人防護鬆懈是疫情難控的關鍵之一。買到黑心口罩、未落實正確戴口罩,都可能提高感染風險。

隨著國際新冠肺炎(COVID-19,一稱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台灣近來陸續增加境外移入病例,也帶起醫用口罩搶購熱潮。不過與此同時,傳出黑心醫用口罩流竄,有中國製口罩以台灣製之名銷售,也有口罩工廠指品牌遭到仿冒。民眾選購上還可以注意什麼,以免買到黑心貨?(推薦閱讀:新冠肺炎疫情回馬槍 年輕人、兒童確診病例暴增

醫用口罩 新冠肺炎 黑心口罩

購買首認醫材許可證字號 有其他認證標章更佳

衛福部食藥署建議,民眾選購醫用口罩:

  1. 優先至實體通路購買,避免在來路不明通路購買。
  2. 包裝有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這是由「衛部(署)醫器」開頭、後面有多碼數字組成的字串。有醫材許可證字號的口罩代表是經由我國官方核准上市的醫用口罩,原則上符合過濾細菌功能的國家標準而有CNS14774標章。少數進口產品未必有CNS標章,但其細菌過濾率(BFE)、微粒子過濾率(PFE)或病毒過濾率(VFE)等指標符合國際標準,同樣經台灣官方核准上市。
  3. 包裝註明製造商名稱、住址與電話等。
  4. 包裝註明產品批號、製造或有效期限等。

責任編輯:陳祖晴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