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退方舟,打造屬於你的退休人生

文◎林育瑋

0
409

 

活得太久、不健康餘命拉長、人口進入負成長、子女難以供養長輩……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臺灣民眾卻陷入眾多退休議題困境。究竟該怎麼打造樂退生活,避免自己成為「下流老人」?

  想像一個情境。你在黎明的天光中醒來,3坪大的套房裡塞滿舊報紙、髒汙的碗盤和沒有換洗過的衣物。你口乾舌燥,四肢發軟,腦袋昏沉。你打算起身吃藥,於是先用枯槁的手臂撐起上半身,再蜷曲起身體,將足尖很艱難地試探地下。當你終於在床鋪上坐起時,忽然想起另一半已經離世很久了,子女又正在遠方,為此你開始盤算著如何在沒人打理的公園座椅上度過一天,只為了省下不多的退休金……

  這樣一幅令人悵惘的晚年光景,是藤田孝典著作《下流老人》中無數日本老人的縮影:貧困、多病且孤獨。回顧臺灣,當前的高齡化程度如何?是否也遭遇了同樣困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估計,2025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2039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突破30%,2070年將達43.6%;與之相反的,70歲以下人口卻陷入全面的負成長,15~64歲占總人口比率將減少至少50%。

  人口紅利的消失,意味著勞動人口壓力加重、社會福利資源短缺,甚至出現缺工,致使老年人無人看護的情況。這也昭示著看護議題、心理健康(孤獨、缺乏價值感)議題,將成為退休規劃的新主流。

  孤獨的警鐘正急促作響,根據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代表孤老人口的「僅一名高齡人口宅數」不斷增加,2013年有29萬4,000戶,到了2022年第3季時卻足有52萬9,000戶,孤老人口幾乎翻倍。為此,即將踏入退休的熟齡一族,逐漸將力量收回自己身上,不再只寄託於子女的照顧,因此,也有人詢問:該如何建立起現金流?要怎麼樣才能獲得完整的照顧?又該怎樣才能遠避孤獨,找到新的人際連結?

  關於退休金議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2022年發表《樂齡金安心-經濟安全未來趨勢調查報告書》提及:在受訪的熟齡族(50~64歲)中,有8成認為應準備500萬元以上的退休金,甚至有3成認為至少必須準備1,000萬元,但細究下來,卻只有3成的受訪者已經準備500萬元的退休金。計算所有填答,每位熟齡族平均認為自己必須有837萬元的退休金,若以平均餘命81歲、退休年齡65歲計算,每月平均花費為4萬3,594元。

  再看臺灣民眾平均「勞退」月領金額為1萬9,573元,「勞保」為1萬8,209元,合計共3萬7,782元,距離4萬3,593元仍有5,812元的差額。換算下來,就是共計112萬元的缺口必須由民眾自行填補。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根據統計,有38.6%的受訪者只有1項退休金來源,26.8%有2項退休金來源,可見民眾的實際規劃與理想間的距離可能比想像的更遙遠,唯有民眾建立起穩定的退休金來源,才能夠在難以單獨生活時住進優質的安養機構,安享晚年。

  而退休後的人際關係建立,則有賴個人的行為規劃與社會團體的努力。許多退休長者在社區大學中努力學習,拚取新學位、參與團體活動,在互動中重拾「被需要」、「被期待」的感動,甚至在網路上積極認識朋友,只為了和旅伴遠赴西班牙朝聖之路一睹文化遺產的美麗風光。

  這些退休後的活動和自我實踐,建立在健康的體魄和財務之上,因此我們也唯有在年輕時就預作準備,才能將未來牢牢的掌握在自我的規劃中,而彼時對青春的思念,也才終於能復刻在你我晚年的生活中。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