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30期:西方霸权体系的瓦解-张维为、范勇鹏
APP下载

扫一扫

下载观察者APP

  •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30期:西方霸权体系的瓦解

    • 张维为

      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范勇鹏

      范勇鹏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2024-04-28 08:17:38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更新: 2024-05-09 07:42:18

    “维系西方霸权体系的经济、技术、军事和意识形态四根支柱今天都已经深度动摇。”

    “西方与其幻想通过所谓的叙事战争来恢复霸权,我看还不如来一场公平竞争。”

    近期,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谈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时说,世界格局已变,西方统治时代已经彻底结束,如果再不调整,欧洲的未来将是暗淡无光。在东方卫视4月22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共同解读现在的西方世界及霸权体系,更理性地看清楚西方。

    张维为:

    2023年9月,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利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后,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这一段话:“在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北非,当然还有亚洲,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技术、军事和意识形态上都存在着可以替代西方的可靠选项。”

    请大家注意,这位欧盟最高级别的外交官所提到的四个方面:经济、技术、军事、意识形态,其实就是支撑西方霸权体系的四大支柱。今天这些支柱都已动摇,这意味着西方霸权体系正在走向瓦解。我们不妨按着博雷利列出的顺序,看看这四个层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首先是经济层面。2023年8月在南非召开金砖国家首脑峰会的时候,全世界都关注金砖影响力的扩大,因为根据购买力平价,金砖五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已经占到31%,超过了西方七国集团的30%,在增加了五个新成员之后,金砖成员在全球的经济占比已经接近37%,更是超过了七国集团。

    我最近去俄罗斯参加多极化论坛,有机会与俄罗斯的一些顶尖学者交流,包括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原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我提到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把美国发动的货币战争变成了“货”与“币”的战争,俄罗斯有“货”,美国有“币”,但美国的“币”买不到俄罗斯的“货”。我认为这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革命性的信息,因为今天世界上几乎大部分的“货”都在“全球南方”国家,从粮食到天然气,到各种矿产,到制造业产品等等,这一切动摇了西方单极世界的经济基础。谢尔盖·格拉济耶夫说,您讲的有道理,但我们已经把美元看成是“有毒货币”,英文叫toxic currency,越早摒弃越好。

    随着美国自己把美元及其支付手段武器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开始减持美债、推动本币结算、建设数字货币,以及自主可控的支付体系。美国身背34万亿的美元国债,很像一个随时可能崩塌的庞氏大骗局,再多的金融游戏,再热的人工智能概念炒作,都将无济于事。对美元信誉的强烈质疑首先来自美国自己国内,截至2024年初,美国已有四十来个州宣布视黄金为法定货币。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黄金作为避风港,大幅度增加黄金储备。

    美国铸币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美国人共购买了97万盎司的美国鹰金币,仅用10个月时间就超过了2020年全年84.4万盎司的销量。

    美国堪萨斯州公布的一项更新提案(HB 2123)显示,该州已经正式承认黄金和白银币为法定货币,使其与美元并驾齐驱。而犹他州是最早一个将金银币认定为法定货币的州。犹他州于2011年3月10日接受黄金和白银作为法定货币,此举为美国其他州寻求类似立法铺平了道路。

    在技术层面,非西方世界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最引人瞩目。今年3月两会期间,我们的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对中外编辑表示,中国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大批原创的成果。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也就是大家讲的“新三样”,出口增速非常喜人。美国《华尔街日报》对此做了报道,它的报道标题是《世界正在见证又一个中国震撼》。

    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转了一篇挺有意思的博客,这位博主这样写道,我一开始还以为我看错了,《中国震撼》不是张维为写的书吗?网上一些人讽刺张维为写的《中国震撼》,也不知道他们在讽刺啥,现在《华尔街日报》也用了这个概念,他们为什么不去讽刺《华尔街日报》呢?

    这位博主继续写道:这“新三样”的确很猛,因为中国把它们做成了“白菜价”,过去疫情三年,加上美国封锁打压,但中国逆周期扩大产能,西方却在去工业化。美国利率那么高,欧洲和俄罗斯又脱钩,导致能源高涨,他们的制造业还怎么玩?中国下一步会在芯片产业链全面突破,一旦突破,那时候不知道《华尔街日报》还会用什么标题了?会不会用《中国震撼的震撼》?

    读到这儿,我都乐了。其实世界上最迂腐的就是孤陋寡闻的中国公知,应该派他们去美国安抚那些一听到“中国”两个字就惶恐不安的美国政要,顺便说一声“美国人,你要自信!”

    在军事层面,大家一定记得,拜登上台后不久的2021年8月,美军从阿富汗狼狈撤军,逃难人群在跑道上追逐飞机,攀附在飞机上的阿富汗人一个接一个地坠亡。当时,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发表了这样的评论:阿富汗喀布尔机场这种绝望的场面,对美国、对西方,是一个耻辱。我记得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时也炮轰拜登:“这是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最难堪的一次”,如果“中国看到这些,一定高兴死了,一定乐坏了,中国人在嘲笑我们。”我们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被问到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这番话,华春莹说:这还需要我们来嘲笑吗?

    最近连着几个月,也门胡塞武装以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名义,在曼德海峡袭击英美商船。美国、英国虽然派出了军舰护航,但打得战战兢兢,英国的商船已经有被击沉的,胡塞武装还在向美英舰艇连续发射导弹。现在看来,美国连胡塞武装也压不住,这让一向自恃“霸主”的美国感到十分难堪,毕竟美元是锚定在石油上的,如果连像红海这样的海上能源大通道,它也控制不住,美国军事霸权的脸面往哪里放?

    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网站甚至刊文称:如果世界各国商船需要保护的时候开始转向中国,而不是美国,这将决定性地标致着从“美国世纪”转到了“中国世纪”;但这个作者又侥幸地写道“华盛顿应该感到庆幸,迄今为止北京仍然拒绝尝试承担这一角色”。不过,我认为他的这个观点值得我们重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

    当然,更要命的是俄乌冲突两年多折腾下来,整个北约都感到力不从心。根据2024年1月欧盟范围内12个国家的一项民调,现在只有10%的人相信乌克兰能够打败俄罗斯,而预测俄罗斯将获胜的人是这一数字的两倍,也就是20%,大家普遍期待某种形式的“妥协”来解决这场冲突。

    法国资深学者埃马纽埃尔·托德不久前出版了一本畅销法国的新书,叫《西方的衰落》,他的基本观点是,虽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还没有结束,但西方已经不再相信乌克兰能取得胜利。他说,我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并非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但在2023年乌克兰夏季反攻失败,以及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已经无法向乌克兰提供足够的武器之后,美国国防部今天也会同意我的观点。

    托德教授论述了几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国的工业能力不足、美国经济中的虚假成分太多。他分析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虚高的部分,指出美国现在工程师不足、基础教育水平严重下滑、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丧失,都是造成美国制造业衰退难以支撑俄乌冲突的主要原因。我想,最近波音飞机事故频发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意识形态层面,美西方的软实力下降得更快。长期以来,美国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招摇撞骗,在世界各地煽动“颜色革命”,导致许多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凋敝。2011年前后爆发的“阿拉伯之春”最终导致利比亚和也门四分五裂,叙利亚遭到“地狱般的损害”。一些国际评估结果表明“阿拉伯之春”给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等国家基础设施造成的损失达到9000亿美元,导致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

    痴迷西方意识形态的乌克兰更是命运多舛。2004年以及2014年先后发生了“橙色革命”和“广场革命”。2014年在基辅独立广场发生骚乱时候,美国时任助理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亲自前往独立广场支持乌克兰亲西方派,这位乌克兰“颜色革命”和俄乌冲突的主要推手最近却“辞职”了,这被广泛解释为拜登乌克兰战略已经失败,但最悲催的是乌克兰人民,通过所谓的民主选出了唯美国马首是瞻的领导人,结果是山河破碎,哀鸿遍野。

    对我来说,乌克兰还有一些特殊的记忆,因为乌克兰是我走访调研的第100个国家。那是2006年7月17日至21日,也是我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之行的最后一站,我从实地调研中得出了一个慎重的结论:一个非西方国家或者非西方地区,如果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只有两种结局:从希望到失望或者从希望到绝望。回头看乌克兰全都赶上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现在西方世界内部也在不断经历从希望到失望,甚至不排除一些西方国家未来将走向绝望。我记得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发生骚乱后,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理查德·哈斯发文感叹,他说:“从今以后,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以同样的方式,看待、尊重、恐惧或者依赖我们美国。如果说‘后美国时代’有一个开始的日期,那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今天。”

    今年全世界又将见证美国劣质民主的进一步恶化。3月6日英国《卫报》网站刊文称2024年美国选民面临两难的选择,“本次美国总统选举将是四年前的重演,角逐将在两名不受欢迎的候选人之间展开,两人基本上采用同一套的说辞来动员那些拒绝投票的民众,说这次选举可能是拯救美国的最后一搏,但情况比四年前更糟糕,因为选举环境和政治气候都恶化了”。

    这篇文章还指出,超过80%的美国人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未来的政治暴力忧心忡忡,而这还是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能够达成的为数不多的共识,就是美国将陷入这样的灾难,这是他们的共识。那么英国情况也非常糟糕,3月14日同样这个报纸,《卫报》引用民调表明:79%的受访者认为英国政客“不听取普通民众的意见”,43%的受访者认为“英国正在衰落”。

    总之,维系西方霸权体系的经济、技术、军事和意识形态四根支柱今天都已经深度动摇,各种替代西方的可靠选项已经涌现。请允许我引用我们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做的点评来结束今天的演讲(这本身也说明我们当时的判断是多么扎实)。我当时是这样说的:俄乌冲突再次证明,世界已进入了“后美国时代”,美国一霸独大的时代已经终结,美国已经摆不平这个世界了;随之而来的,是美国主导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北约之类的盟国体系,包括美元霸权地位等等,都可能一路走衰。一种真正的多极化的国际新秩序,将在革命与改革的互动和动荡的过程中诞生!

    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