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爆火带动“热梗”出圈:当理解富含其中的善意 | 快评_腾讯新闻

哈尔滨爆火带动“热梗”出圈:当理解富含其中的善意 | 快评

连日来,哈尔滨文旅市场爆火,“南方小土豆”这个“热梗”也迅速“出圈”,成为最新流行的网络流行语。但也有一些吃流量饭的大v认为这是“地域黑”与“性别歧视”,网上也出现了不少言辞激烈的骂战,乃至上升到了“地域矛盾+性别矛盾”的高度。
2024年1月7日,微博官方在公告中表示,有个别用户罔顾事实刻意带节奏,恶意解读各种爱称并趁机挑动地域对立、性别对立,甚至发布人身攻击、地域攻击等极端言论。站方根据《微博社区公约》对此进行了严肃处置,清理了1287条违规内容,对79个违规账号视情况予以阶段性禁言处罚。
一个简简单单的网络梗却带来了所谓“地域对立”与“性别对立”的争议,这也颇有些让人始料未及。此次网络骂战背后的深刻成因,也就值得予以深入辨析。
细审“南方小土豆”的流行过程,可知这个短语最初或源于到哈尔滨旅游的女性博主的自嘲。眼见周围的东北人身材高大,一些南方女性觉得自己拍照显矮,于是就发明了这个意在娱乐搞笑的词。“南方小土豆”的说法很快也为哈尔滨本地人采用,一开始各界都是抱着善意调侃的态度。哈尔滨当地人大力吸引南方人来旅游都还不够,是没有任何意愿与动力去搞什么“地域歧视”的。
不过,哈尔滨当地媒体也很快就不再用这个词,而代之以“小金豆子”(对应小土豆)、“小砂糖橘”(广西游客)、小熊猫(四川游客),为的就是尽可能规避可能引发的争议,保住这个冬天哈尔滨来之不易的文旅成绩单。一些大v在网上的鼓噪,才是此次舆情的最大助燃剂。比如此次被处罚的账号与言论里,就充斥着“默指女性”“贬低女性”“侮辱女性”“定义女性”的言论。
平心而论,一句简单的“南方小土豆”即便不是出于自嘲,放在东北当地的语境里也是富含善意与赞美的小小调侃,与中文中日常流行的那些以“小”为前缀的惯用语如“小棉袄”“小能手”“小机灵”并无不同,而“小砂糖橘”“小熊猫”这些词语本来就是完全正面的“小词”,为何到了某些特定群体的口中就变成了意识形态味道浓烈的“歧视”“侮辱”乃至于是“规训”“压迫”这些“大词”?
稍加思索就不难看出,这种以“身份政治”发展而来的“政治正确”,背后颇有一套“美式禁用词”的影子:以性别、种族乃至性向划分“身份认同”的此疆彼界,然后再定义哪些身份“不得冒犯”,最后再总结出一套“政治不正确”的“禁用词清单”,任何冒犯者都要遭遇“取消”(cancel)与“觉醒”(woke)的围剿。
冒犯的后果可谓严重:轻则被开除解雇,重则被抵制吃官司。这都显示了“美式禁用词”的强大威力。
这些词也不是固定的,甚至还在不断进化之中。比如“negro”在1960年代还是中性词,一度出现在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里,彼时的官方文件也还这么叫,然而现在“Black”这个纯粹的颜色词语都快变成禁用词了,足见“小词”变成“大词”的惊人威力。
语言是在历史中自然形成的,语言的变迁也是漫长而自然的结果。以特定群体的好恶来定义某些词语,这是对语言“所指”与“能指”的人为粗暴干涉,对语言本身而言已是不伦不类,更极易撕裂族群、制造矛盾、引发政治操弄,完全称不上是什么进步。其实,一个词是褒是贬,这是随着所指对象而“漂移”的。本来是褒义的词,长期用在卑劣的事物上,就带上了贬义,比如“爪牙”“鹰犬”;而本来是贬义的词,长期用在价值链上游,就带上了褒义,比如“乐不思蜀”。“南方小土豆”被打成了冒犯性的贬义词,在现实中实在站不住脚。
王兢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