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結合內窺鏡照腸 逾9成準確加快醫生診斷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科技 - D190401

AI結合內窺鏡照腸 逾9成準確加快醫生診斷

科技

發布時間: 2019/04/01 10:00

最後更新: 2019/04/01 11:47

分享:

分享:

AI腸道疾病診斷系統可配合內窺鏡使用,記錄腸道圖像及疾病位置等數據,輔助醫生診斷腸道疾病。(受訪者提供圖片)

多項港產發明將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亮相,當中有新技術涉獵到醫學應用上,融入人工智能(AI)的腸道疾病診斷系統,可配合內窺鏡使用,協助醫生加快診斷腸道疾病,準確度超過9成,目前已有內地醫療機構試行系統。

腸道疾病種類繁多,涉及瘜肉、氣泡等不同類別,常見的診斷方法需依賴內窺鏡,再透過醫生肉眼辨識,耗時長,亦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參與其中。但新系統透過大量機器學習,記錄各種腸道圖像及疾病位置等數據,如今只需配合現有內窺鏡使用,就可更快地辨別不同類型的腸道疾病,繼而製作診斷報告。

專為腦退化患者而設的「長者監測安全鞋」,具備紅外線及GPS追蹤功能,可防止長者走失。(受訪者提供圖片)

今年代表香港參展的新發明不少都與生活有關,特別惠及樂齡一族。當中針對腦退化患者而設的「長者監測安全鞋」,具備紅外線及全球定位系統(GPS)追蹤功能,可防止長者走失。安全鞋的設計亦可紓緩長者腳部不適的問題,未來更會改良無綫充電功能,希望做到充電一晚可用足一日的效果。不過,每對安全鞋的成本高達1,000元,目前仍與不同的鞋品牌洽談合作。

眼鏡88與生產力局共同研發電子語音接收裝置,將骨傳導智能眼鏡與助聽器互相結合。(曾有為攝)

另一項由眼鏡88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共同研發的電子語音接收裝置,將骨傳導智能眼鏡與助聽器互相結合,用家可配合手機應用程式使用,選擇聲音攝取、放大等功能,增強聽覺能力。聽覺不善的用家亦可保持社交互動,改善生活質素。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張凱傑 記者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