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因去年(2020)全台沒有任何颱風登陸,無法有效挹注各地水庫,水情告急。面臨缺水危機,雖有些微降雨,但整體而言水庫進帳仍無法緩解水情。時至今日(3/31),部分縣市政府已預計啟動分區供水,或減量供水的計畫,以下將統整全台各地的水情。

北部地區供水穩定

據台水官網 3 月份全區供水情勢檢討分析指出,北部地區供水量計 308.3 萬 CMD,不含翡翠水庫,只計新山、石門、寶山、寶二四水庫有效蓄水量為 1 億 1,572 萬立方公尺,供水量相對無虞。

中部地區 4 月 6 日起分區供水

中部地區主要水庫鯉魚潭、德基、石岡壩,和霧社水庫據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蓄水量持續低迷。水利署官網指出,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依中央氣象局降雨預報,判斷未來降雨機率仍偏低。又因應未來梅雨的不確定性,決定苗栗、臺中,及北彰化部分地區自 4 月 1 日起工業用水戶節水率由 11%提升至 13%, 4 月 6 日起水情燈號轉為紅燈,開始實施分區供水。

在民生用水的部分,中部地區內如具獨立系統、有地下水井,或較少受影響的高地及管末地區的用戶,為減輕用水衝擊,將採減壓供水,預估仍可達成節水 15%之目標。其餘地區區分為甲、乙二區,以一星期「供 5 停 2」 的方式供水。甲區停水時間落在每星期二 0 時,至星期三 24 時;乙區停水時間為每星期四 0 時,至星期五 24 時。

苗栗分區供水示意圖,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

台中分區供水概況圖,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

北彰化地區供水概況圖,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

南部部份地區 4 月 1 日起減量供水

根據中央社今日(31)報導,高雄水情自 4 月 1 日起由減壓供水黃燈轉為減量供水橙燈。高雄市政府也著手擬定抗旱計畫,並將於 1 日超前部署成立「抗旱應變中心」,預備水車調度,和整備抗旱水井,必要時會將南化水庫調度回供高雄用水,做好未來的抗旱準備。

至於工業用水方面,政府將提供取水處包括屏東屏南工業區、屏東二代加工區,高雄市區也在沿海 4 路 3 支消防栓設取水站,業者需先向台水購水才能前往載水。

屏東地區因地下水豐沛,水情穩定。南區水資源局及水利單位表示,屏東在汛期來臨前,民生用水及灌溉用水都沒有問題。截至目前,屏東主要供水的牡丹水庫尚有 1333 萬立方公尺。

台南地區水情嚴峻,南化水庫蓄水率跌破 4 成,曾文水庫及烏山頭水庫蓄水亦持續低迷。水情資訊顯示,主要供應台南民生及工業用水的南化水庫,蓄水量 3306 萬公噸,蓄水率36.3%;曾文水庫蓄水量 5838 萬公噸,蓄水率11.5%;另外與曾文水庫連通的烏山頭水庫,蓄水量 4148 萬公噸,蓄水率 52.7%。

4 月 1 日全台水情示意圖,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

4 月 6 日全台水情示意圖,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

東部地區及離島地區

相對於西部,東部供水較不嚴峻。台東縣池上鄉、關山鎮一帶水情較吃緊,農田水利署也採分區供灌的方式,確保稻作供水正常。

至於離島地區,根據台水公告連江縣水情 4 月 1 日開始將由綠燈調整為減壓供水的黃燈。

推薦閱讀

【缺水將成台灣日常】面對水資源匱乏,每次都停灌和限水外還有別招嗎?

【台灣將成多雨的缺水國】留不住的雨水和淤積的水庫是日常,專家指「建置污水回收場」

【這款生意價值 250 億】地球缺水沒問題,科學家從太空找到汙水處理新科技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