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劇情,真實的殘酷──《高壓行動》觀後感 | 冼義哲 / 三點水,島與人 | 獨立評論
影劇評論

虛構的劇情,真實的殘酷──《高壓行動》觀後感

《高壓行動》劇照。 《高壓行動》劇照。 圖片來源:IMDb

雖忙於選舉行程,前些日子筆者收到摯友的邀約,抽空一起看了午夜場新電影《高壓行動》,這部中上的作品,看完後許多片段讓筆者想了一夜:

就算是再好的人,只要有在好好努力,在某人的故事裡也會變成壞人。

這句話最近在臉書上很紅,伴隨著漫畫圖被廣傳。

(以下有劇情)

(以下有劇情)

(以下有劇情)

(以下有劇情)

(以下有劇情)

卡林在劇情的最後,扣著梅森等待對面的珊蒂釋放自己的哥哥,他是一個正在換囚的恐怖份子,也是一個愛兄至深的弟弟,他都是,所以他掙扎,所以要說他壞之前,你總會想到他曾是那個13歲的孩子,你看到梅森所看到的,那雙戰火與大時代中多麼無辜──或至少曾經無辜過的雙眼。

「我不是恐怖份子,我是被哥哥帶走後(派對慘案),『隔天』才變成恐怖份子的。」梅森抓住機會斥責卡林是恐怖份子時,卡林的回話才叫人揪心。

卡林壞嗎?我們會掙扎。

但把卡林變成恐怖分子的親哥哥,壞嗎?我們很難論斷。導演沒有安排太多他的鏡頭,我們只能從片中的劇情與對時代的認知去拼湊。

恐怖份子抑或自由鬥士?

「你們口中的恐怖份子,在其他地方被稱為自由鬥士。」──這句話在近期每一部較為真實呈現的、拍攝美國干預世界(扮演世界警察)的作品中,都被用各種不同方式從與美國對立的角色口中說出。派對慘案、綁架卡爾,或是更早的慕尼黑事件,在這些橋段中卡林的哥哥(及其黨羽)的動機固然脫離不了仇恨,但單單用仇恨二字便無法真切體察內涵的力道。千年來宗教的、種族的、土地的衝突,伴隨著科學與器物層次的進步,加上區域乃至國際強權的競爭與代理人戰爭,以巴雙方是那麼的水火不容。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不只是兩個單位,背後更是兩個(甚至不只兩個)世界的對撞:

中情局鷹派與摩薩德的算盤都不難看出,引爆一起事件就能「師出有名」地將軍事進度推過界,發動戰爭被視為合理的手段──只要能找到充足的正當性;所以「牌桌上演的是主打談判的小組行動,牌桌下是國際政治的角力,也是不同單位間揭弊鬥爭的拉扯」,讓人悲嘆的是人命被貶低的程度,還有掛在嘴邊卻無心深思的假愛國之心,這種窩藏的私心對比大時代下促成和平的願景來說就顯得過份淺薄。

另一端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那些鏡頭沒有拍到的地方,其實也都能用鏡頭有帶到的角色來理解──梅森回到傷心地Beirut,喝了幾輪的酒後溜去打牌,未識桌對面的正是巴解的財政部長,初看時我們見到的是一個方便套入各種傳統標籤的角色,隨著劇情推進還加深,他賭錢、養情婦、海外置產……

但當劇情後段,珊蒂陪著梅森闖進情婦家中,我們在鏡頭前看到一個手拿鮮花的中年大叔,那一刻武裝組織的符號被瓦解了,不過就是個散發著愛的傢伙,想取悅心上人;而當珊蒂把局面推到對峙,那個純愛的大叔又成了一個為保命盤算同時權衡著眼前利弊的人,或許用世俗一點的眼光──會感嘆浪漫與自私在他身上轉換的速度──可是我們也都知道,這角色的必然。

至於「人在巴解手上」,會讓人意外嗎?只要有待過需要談判的組織之中,就不難明白站在本位的視角時「豬隊友」是多麼毀滅性的存在──前面努力要促成握手和解,後面卻跑去放炸彈,昂貴的和平可能因此功虧一簣。這也是為什麼阿拉法特要抓卡林的哥哥。純然的鷹派難以成事,成了也往往成為殘局,甚至理解力過低、本位主義過強的鷹派還會反噬組織本身,乃至於對領導人冠以叛徒之名。

仔細看每個角色,就會看見在他們的位置上,每個人都不斷的努力,爭取利益、保全性命、捍衛同陣營的人……可是他們在彼此的眼中,也都存在著程度不一的壞,都可能在對方的故事裡變成壞人。

「我們都別假惺惺了!說吧!要多少?」

筆者沒有看過太多Jon Hamm的作品(反而Rosamund Pike的比較多),不過他詮釋梅森這角色是很有力道的,尤其當這句台詞被說出的時候,放進整個劇情綜觀,他是那個曾經風光穿梭各方的外交官、派對慘案的最大受害者、擅於談判的高手,你看到他的才華與智慧,也看到他的痛與傷。

離開Beirut的十年,內戰改變了城市的風貌,各方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背後仍然不脫離這句話所問的本質──你的價碼是什麼?

卡林的哥哥有價碼,卡爾也是,中情局與摩薩德的組織情報都是。

銀幕外的我們不免無奈又悲涼,即使劇情模式十分通俗,那種國際政治的現實與真實仍會觸動人心的低處。

新人/女人,衝破老男人建構的迂腐框架

主劇情中,梅森唯一能夠依靠的人便是大使館代表珊蒂,觀眾其實很早就知道,但直到梅森見到卡爾時,這句話才從卡爾傳遞的訊息中被點出確認。

美國派駐Beirut的單位裡,有著中情局(情治單位)、國務院(外交單位),這些單位背後也都有著華府勢力的痕跡,但在迂腐的角力之中,都能看見「老男人」的符碼。

珊蒂作為大使館的新人,沒有包袱、敢於衝撞的她尚未被沾染、誘惑太深,於是在判斷上能夠更不包藏私心,當然無法完全論斷因為她的「新」就得出判斷正確的結論,但看著她衝破老男人建構的框架時仍不失讓人感動。

正是「缺陷」,讓英雄有血有肉

無庸置疑,《高壓行動》是一部「美國看天下」的作品,劇情的套路──菁英遭逢派對慘案的悲劇痛失所愛,遠離傷心地自我放逐淪為失敗者,不斷的酗酒,直到舊識被恐怖組織綁架才重返傷心地展開救贖……雖然有些公式化,但Jon Hamm詮釋的梅森,把對於暴力的壓迫感、面對背叛掙扎,那一個受苦的主人翁,演出了靈魂。

人無完人,面對重挫還能眉飛色舞,通常格外讓人出戲。

有血有肉,面對沒有把握時的豪賭,面對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傷口,面對著有殘缺的自己,他在對的時間依然可以扮演英雄──我們也是。

當看完整部電影,看到卡爾被成功救回,幾個高官過來談笑風生又試圖要給人夢想時──你會發現對於談判真實該有的認知,早在那個卡林還沒變成恐怖份子的夜晚,梅森就反覆對他說過:

「你要餵飽派對上的每一個人。」

瀏覽次數:3675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冼義哲,一個罕見姓氏的澎湖青年,在多元的家庭中生長,偶然在權貴二代的霸凌下開啟了對階級的認識,從此摔進政治的世界中。以政治作為人生志業,懷抱打掃公廁的決心從政,公廁不淨誓不罷休,當然時時提醒自己不忘生活。在人生弱冠之年前後,有幸體驗過許多的第一次,如今第一次寫專欄,不想擺設太多框架,只記得自己是澎湖人、政治人、地球人。我的姓,是兩點冰不是三點水,但我用三點水的精神,寫出我所看見的島與人。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冼義哲,一個罕見姓氏的澎湖青年,在多元的家庭中生長,偶然在權貴二代的霸凌下開啟了對階級的認識,從此摔進政治的世界中。以政治作為人生志業,懷抱打掃公廁的決心從政,公廁不淨誓不罷休,當然時時提醒自己不忘生活。在人生弱冠之年前後,有幸體驗過許多的第一次,如今第一次寫專欄,不想擺設太多框架,只記得自己是澎湖人、政治人、地球人。我的姓,是兩點冰不是三點水,但我用三點水的精神,寫出我所看見的島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