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增地7成建公共房屋 容改工廈為過渡屋|即時新聞|港澳|on.cc東網

施政報告:增地7成建公共房屋 容改工廈為過渡屋

201810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推新計劃增加房屋供應。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增加短期房屋供應,房委會參考房協先導計劃,容許未補價的居屋單位分租給有需要家庭,消息指,房委會盡快展開討論,預計毋須修例。
政府亦接納房協建議,在轄下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試行「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讓年滿60歲擁有單位業權滿十年的業主,可未補價的第二市場出售其原有單位後購買一個面積較小的單位。消息指計劃有望下年推出,大小單位定義尚未定出,業主須「先賣後買」,購買的細單位預計可納入房委會未補價第二市場的單位,計劃希望做到有效資源運用,有助吸納大單位。政府會重啟「工廈活化計劃」,首次容許改裝整幢舊工廈作過渡性房屋之用。
施政報告觸及多項房屋重建項目,以增加公營房屋單位供應。其中一幅改劃成公營房屋的啟德用地,將用作重建房協真善美村,真善美村原址將重建成樂民新村,該幅啟德用地的其餘新建單位可用作安置其他受政府發展計劃或市建局項目影響的合資格非業主住戶。
報告提出邀請市建局重建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市建局會物色一至兩個適合作高密度發展的公務員合作社地段作為試點,亦要求市建局把部分收回的土地預留作興建公營房屋。消息指,預計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試點會位於市區高密度的地區,現時90%集中於九龍城、旺角、深水埗及西灣河,市建局預計地積比由3增加至7,試點單位數量由數百個增至3000個,明年初由市建局定出選址,下半年推出。
消息又指,市建局將沿用一貫收樓政策、即以7年樓齡收購樓宇,收到6至7成時亦可引用收回土地條例。至於補地價方面,業主獲得市建局賠償後可用作繳付補地價,沒有物業的業主可以免入息審查購買房協專用屋邨,包括位於啟德、真善美邨重建地盤旁的新專用屋邨。
施政報告未有調整《長策》未來十年的公私房屋供應六四比,消息指留待年底作檢討。但報告列明新發展區將7成單位撥作公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