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這未必是你期望的戰爭風景,但這是來自記者之眼的真實戰爭影像 – 電影神搜

【影評】《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這未必是你期望的戰爭風景,但這是來自記者之眼的真實戰爭影像

在美國本土發生戰爭的影視作品並不算少,1984 年電影《天狐入侵》是一個例子,描述蘇聯軍空降入侵科羅拉多州。如今外國軍隊要進入美國有明顯困難,但《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 裡的美國還是開戰了……純粹是自家人的內戰,宛如 160 年前歷史重現。這部 2024 年推出的戰爭片僅有 5 千萬美金的中型成本,卻拍出了一部十分寫實的戰爭電影……唯一要注意的是,它可能不是你期望的「那種」戰爭片,但你絕對會獲得極大的滿足。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電影劇情大綱介紹

美國總統在鏡頭前慷慨激昂表示,加州與德州聯盟的「西方力量」軍已經遭到壓制,這場動搖國本的內戰離結束更近一步。他只說錯一點:戰爭確實快結束了,但戰況卻是總統軍即將瓦解。美國北部數州組成「新人民軍」、佛州周遭組成「佛羅里達聯盟」、這兩個派系都與西方力量一樣想要鬥倒總統。在砲火連天中,資深攝影師李史密斯(克絲汀鄧斯特飾)與路透社採訪記者喬爾(華格納莫拉飾),卻決定進行一場危險任務,深入砲火的中心:他們要到首都華盛頓特區,採訪即將失勢的總統。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他們與經驗老道的紐約時報老記者薩米(史蒂芬麥金利亨德森飾)一起上路,一名初出茅廬的年輕記者潔西(卡莉史派妮飾)卻也厚著臉皮跟上她崇拜的李。這個四人記者小隊開始超過千里的戰場之旅,他們穿越大屠殺現場、穿越火線……他們前往戰況最激烈的前線,他們最終會見證什麼樣的結局?

上述這個大綱十分重要,因為它就是《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的劇情重點。你會發現我提到了「新人民軍」或「西方力量」這些各州組織的軍事同盟,你應該會好奇,紅到發黑的德州,與藍到發紫的加州,怎麼可能會締結兄弟同盟──那就像國民兩黨突然志同道合一般。但是,電影壓根不會解釋這個原因,也不會為觀眾解釋他們進場前希望得到的答案:為什麼各州起了叛心?他們反叛的目的是想獲得什麼?民主共和兩黨的態度為何?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不會有戰爭電影常見元素?聚焦在「戰爭本體」以外的現況

這些軍隊的政治理念、軍備、進攻路線……等等你會在戰爭片裡見到的通俗元素,這部電影裡都不會交待。為什麼?電影如果要架空歷史,不是應該細細解釋架空歷史的成因與環境嗎?但《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與當年的《天狐入侵》一樣都欠缺背景介紹,當年的《天狐入侵》會這樣刻意空白,是因為八〇年代冷戰正熱,人人都清楚蘇聯是邪惡無赦的大魔頭。現實對蘇聯的恐懼,已經造成了這部電影的理論基礎……而《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其實也一樣:現在美國沒有發生內戰,但明天呢?下次總統大選時呢?或者……現在已經開打了?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從上一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到疫情拒打疫苗紛爭、2021 年暴民入侵國會山莊等等事件,每一次事件都可能引爆美國內戰,而且每一次都比上一次的機會更高。對導演艾力克斯嘉蘭而言,這場戰爭早就已經在社群網路、政治集會與大量假新聞裡出現,他無須再編排更複雜的劇情取信於民(很妙的是《天狐入侵》還要設計一個「蘇聯歉收飢荒」的藉口)。

而既然現實裡戰爭遲早要到來,他在《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裡關心的自然不是戰爭本體,而是必須深入戰爭的記者們。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克絲汀鄧斯特傳神演出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透過記者之眼,觀看戰爭的進程

克絲汀鄧斯特很可能以本片角逐各大獎項,她飾演的李史密斯,是一位聲名遠播的戰地記者。而鄧斯特褪去了過去她在大量商業電影裡的做戲姿態,呈現一個疲累悲傷的厭世者形象。李有資歷、有能力、有名聲,這場戰爭理應是她最熟悉的遊戲場,挑戰深入敵營中心採訪總統,是她這種國際記者界大咖才有膽有才挑戰的重擔。但是你在鄧斯特臉上看不到興奮與期待,相反地,李在泡澡休息時,腦中不斷浮現的卻是她過去在無數戰場上看到的血腥影像。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我們跟著這個無戰力可言的四人小隊進入戰區,等同跟著記者的背後了解戰爭。我們不是在基地司令部,可以清楚看著螢幕上代表軍隊的光點從哪而來到哪裡去。《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的這場戰爭勢必是片面的,是出自記者之眼的。但它卻因此變得更加粗糙、真實與血腥。一間無人光臨的加油站,沒有子彈與地雷,但這裡卻遺留著戰爭留下的爪痕,你必須親自走過才會發現,而《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呈現的是這種「以小觀大」──主角們一路上的見聞,反映了戰爭如何開始、如何進行、如何結束。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戰爭是你打我我打你,就這麼簡單,但在一個意識形態分裂的美國,戰爭變得更加複雜。這是沒有敵國的戰爭,意味著戰爭發生在親朋好友與鄉里之間,這讓戰爭少了高科技與運籌帷幄的大戰略,而多了一夕為敵的殘酷。私刑等無理性的殺戮立刻產生;「聰明人」當然立刻明哲保身,大聲宣佈自己中立;如果這場戰爭是因為撕裂造成的疏離而誕生,那麼《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告訴你,這場戰爭只會讓我們更加撕裂與疏離,因為誰都不能信任,而誰打我我就打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但李史密斯對這一切已經感到厭倦,不是對戰爭的殘酷厭倦,而是她多年來冒死拍下的戰爭影像,期望這些照片能喚醒戰區外的人民,不要再讓這樣的事發生。虔心崇拜新聞力量的李,發現最終這一切都是空……美國還是爆發內戰了,如同盧安達與敘利亞一般。這次的任務並非為了敲響下一次戰爭的警鐘,而是敲響她內心對新聞信仰的喪鐘。與之相對的,是剛入行的潔西,她純真的像隻小白兔,崇拜著記者大神李,而她熱情地相信,一張照片能夠扭轉世界。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潔西。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潔西。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中如信仰般的記者精神,新聞的力量

新聞的力量在《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裡展現無疑,每個殘忍的瞬間,幾乎都是由相機觀景窗或是照片形式呈現。這場訪問總統的任務本質上很虛無,因為總統勢力明顯潰敗,採訪他沒有改變戰局的明顯可能,但這個劇情設定卻同樣是在展現新聞的力量:人民想對總統問出那些關鍵的問題,為什麼你要這樣對待人民?為什麼你讓國家崩壞?這些問題不會因為戰局結束而消失,而這是記者必須肩負的責任,他們不回答問題,他們提問、並忠實紀錄回答……讓千千萬萬有疑問的人民自行去理解。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新聞記者在《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裡不是英雄,他們沒有在戰區突然戰士魂上身,邊攝影邊爆頭。《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呈現了記者的光明面與黑暗面,並且將他們對這個行業宗旨的崇拜,描寫得有如教徒的虔誠。記者的形象在這部作品裡是瘋狂的、悲傷的、充滿活力的、也是充滿掙扎的。他們想要拍下難得一見的奇景,即便為此身陷險境也在所不惜,因為新聞就發生在觸手可及的眼前,而這個畫面必須讓全世界都看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但拍下一張照片需要付出代價,正如李史密斯的心靈創傷,這種創傷是無法癒合的。相反地,記者對新聞的不可抗拒性,反而讓他們必須繼續趨近於這些殘忍無情……直到完整奉獻全身全靈為止。但一個記者死了,另一個記者會踩著他的屍體、舉起相機繼續前進……直到他的屍體也被人跨越。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電影評價心得:歌頌新聞與記者的同時,也呈現戰爭的冷冽殘酷

不要以為 5 千萬拍不出好戰爭片,這部電影儘管沒有戰車前線大對轟的大場面,巷戰、攻佔林肯紀念堂、圍城白宮等等小規模戰鬥依舊拍得刺激緊張,非常有誠意。而且因為這些記者主角衝鋒陷陣,緊跟在士兵背後,因此我們看到的也是戰場正中心發生的風景,爆炸、狙擊、突擊等等戰爭效果一點不差,而戰場上冷冽殘酷的氣氛,更是由此傳達給所有觀眾。

這部電影不再控訴當今美國的分裂情勢,它不站在民主共和兩黨甚至川普/反川普任何一邊,它保守地像個新聞記者,告訴我們戰爭後會發生什麼事;以及引發戰爭的非理性情緒,在戰爭中會發展成什麼樣恐怖的災難。同時它歌頌著新聞與記者們,因為它們用生命做為代價,換得我們無法親臨現場的真實,那可能是我們在發動戰爭前,無暇想到的重要事物。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在台灣於 5 月 1 日起上映。

延伸閱讀 >> 美國危機?瞧瞧好萊塢影壇的美國分裂潮,危機即將來襲──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