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杭州的方言和文化是江南地区的异类(相对而言)?

在杭州读书,感觉杭州方言和江南地区的吴侬软语有所不同,不是说语调,而是整个语法和词汇!看了方言分布图,也发现杭州城区孤零零地自成一片,受众极小。这是什…
关注者
258
被浏览
147,042

26 个回答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1版)的确将杭州市区的方言分列:


原因不赘述了,百度就可以得到答案,是因为南宋定都和清朝旗人进驻的结果,造成本地吴语的官话化。

作为做过都城的城市,杭州不可能保持纯粹的江南文化,必然要北方化,或者说中原化。这和南京类似。不过,杭州定都时间短暂而且遥远,之后长期只作为浙江省会存在;加之杭州的地理位置在吴地南端,并不如南京直面江淮,所以杭州一旦不成为首都,受到北方的影响就小很多了。

关于杭州和江南其他府城的关系,尤其是和上海的关系,这需要梳理明清到现代江南的基本格局。

一、明清时期:杭州作为江南府城的边缘性和吴越杂糅的气质
两宋时期,江南开始发展繁荣。南宋时,都城设在杭州及绍兴,此时江南的政经中心轴线位于“杭州-绍兴”一线上,杭州成为江南最大的城市,这种局面,直至元代。明代,都城初建于南京,苏州取代杭州成为江南最大城市,江南的政经中心轴线北移至“南京-苏州”一线

目前的江南概念,成熟于明清时期。隋以后,京杭运河是最重要的经济大动脉,因此,只要观察运河的流向,就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各城市之间的格局。

以苏州为轴心,江南有一支两翼。

  • 一支:乃是指苏州向东至松江,这是一个小分支;
  • 两翼:则是指苏州向北沿运河抵常州、镇江;向南沿运河抵嘉兴、沿支流抵湖州,最终汇合至杭州。这里提到的苏常松嘉湖五个城市,也是明清时传统意义上的“江南五府”,它们都位于太湖平原上。这里镇江至杭州的运河段,也被称为江南运河
  • 由于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的北京,而江南的政治中心(明时甚至可以认为是整个长江以南的政治中心,即南直隶)则在南京,加之运河过长江向北,即进入我国人口最为密集、地形最为平坦的江淮平原-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向西则进入我国中部连绵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故江南的两翼,北翼更加核心和重要。


下图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形区及文化区图。注意黑线表示地形区的大致分界。其中文化区名称边上所在的城市,表示这一文化的核心府城。即:

  • 吴:以苏州府及其所在的太湖平原为中心;
  • 越:以绍兴府及其所在的宁绍平原为中心;
  • 徽:以徽州府及其所在的皖南山地为中心;
  • 西吴:以宁国府及其所在的皖江平原(长江以南部分)为中心;
  • 江淮:以扬州府及其所在的江淮平原为中心。

注意宁镇丘陵部分属于江淮与吴的过渡区。


由两图可见,镇江是江南运河的北端,也是和长江交汇之处;杭州则是江南运河乃至整个大运河的南端,与钱塘江交汇。这两座城市又正好位于吴地核心区,即太湖平原的边缘,又分别通过两江与周边地区发生勾连与汇合。

  • 镇江通过长江西至南京、皖南诸府,北继续通过运河即淮扬运河北上至扬州、淮安,形成对江淮、西吴(皖南宁国、太平等府)的勾连;
  • 杭州通过钱塘江向南扩散,西通过钱塘江上游富春江至严州、金华,东则通过浙东运河至绍兴、宁波,形成对徽(即严州)、越(绍兴、衢州、金华、宁波及更南地区)的勾连。

由此可见,杭州的文化气质是杂糅的,混杂着吴、越、徽等文化。而又由于越地的广大,人口的繁多,加之越地在明清时期发展远落后于北部的吴地,越地民众与杭州的联系与移民更为密切。这一点,和传统的“江南五府”,即苏常松嘉湖比起来,显然是不一样的,后者除了嘉兴夹杂少量的越文化,都是较为纯粹的吴地。

附:以明代江南分县为单位的文化区示意图,注意杭州正处于吴、越、徽文化的交界处。(说明:本图文化区划分以方言为基准,但因明代方言分布已较难考证,故仅作大致划分,不必拘泥于细节)


故古人有云:杭州萝卜绍兴种。这正描述了越地核心绍兴,大规模向杭州移民的现象,反映了杭州城浓重的越地气质。
这个时期,受到长江以北江淮文化影响的南京、镇江,及长江以北运河沿岸的扬州、淮安,其经济繁华度,要远远超出钱塘江以南诸府。这是由政治经济格局(前文所述的北翼重要于南翼)、地形条件(南京镇江位处的宁镇丘陵,地势不高,扬州淮安则全部为平坦的江淮平原,而钱塘江南则丘陵山地繁多,只有较为狭小的宁绍平原覆盖绍兴、宁波北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也因为此,此时江南的核心虽然仍在太湖平原的五府,但是其周边延伸的两个区域,即宁镇丘陵(宁镇二府)+江淮平原沿长江北岸部分(扬州),和宁绍平原(绍甬二府),前者被认为是江南的认可度,要远大于后者。以苏州为中心,以“苏州-南京”沿江南岸一线为中心地区,以扬州为外围,是此时江南的基本地理格局。杭州相对镇江,位于江南更加边缘的位置上

从此时对江南x府的称谓也可以体现出来,江南五府是指苏常松嘉湖,江南六府一说苏常松嘉湖杭,二则说苏常松镇嘉湖;而江南八府则通常指苏常松镇宁嘉湖杭,而并非指苏松常杭嘉湖绍甬。

二、清末到民国:上海兴起作为吴越交汇之地和杭州的持续失落
近代太平天国动乱和上海开埠,改变了明清时期的江南格局。

太平天国动乱造成了长江以南,尤其是太湖平原惨重的经济和人口损失,并引发淮人南下和越人北上。江苏、安徽长江以北的淮人向南越过长江向皖南、苏南大量移民,本已说着江淮官话的宁镇丘陵地区,即镇江、南京彻底江淮化;而皖南西吴地区则首次全部沦陷,由吴语区转向江淮官话区。而位于浙江钱塘江南的越人也同样越过钱塘江向浙北乃至苏南移民。

伴随着文化区此消彼长的,是各文化背后的兴衰转变。近代以后,伴随着国门打开,中国的运河经济模式无可挽回的衰落了,并向海洋经济模式转型。沿江、沿海、沿铁路城市,开始代替沿运河城市,成为这个时代的新贵。这一时期,江淮平原丧失了运河优势,也失去了津浦铁路通过的机会,并且承受着愈来愈深重的淮河水患,经济快速下落;而另一边的宁绍平原,尤其是宁波,则因为直面东海的优势,又伴随着杭甬铁路的开通而开始崛起。

这个过程,可以形容为十二个字:淮地衰落、越地崛起、西吴淮化。

上海开埠深化了这种江南格局的转变。一个以上海为中心,以铁路、长江为动脉的江南地理新格局出现了。这里构成了新的四翼。又可称为“两陆”和“两海”。

  • 两陆:苏南、浙北线:向北由沪宁铁路延伸至苏州、常州、镇江、南京(苏南线);向南由沪杭铁路延伸至嘉兴、杭州(浙北线)。
  • 两海:苏东、浙东线:向北越过长江延伸至南通(以南部吴地几县为主,称苏东线);向南越过杭州湾至宁波(浙东线)。

其中,最重要的两翼是向北的苏南线和向南的浙东线,即勾连吴、越两地,这两地来沪人口多,对上海的政治、经济影响也最大。此时,上海成为了又一个吴越文化交汇之地,也成为江南新的经济中心。原处于江南边缘的越地,也因此渐渐走入江南舞台的中心。宁波人、绍兴人在上海滩闯荡出一番天地,构成了宁绍商人的海上传奇,并且与同样来沪的苏州人、无锡人、常州人等有了更深的联系和融合,共同构成了上海滩的上流阶层。

而扬州人、淮安人以及更北的淮人,却通常以低端劳力和逃荒难民的身份进入上海,这是另一条暗线:苏北线。这一地来沪人口亦众多,但政治经济地位低下。他们被蔑称为“江北人”。上海在完成吴越融合的同时,也将江淮挤压出主流文化之外。这代表着吴越两地,都同时以“长江以南”这个标尺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共同构建,也意味着淮地在江南格局中走向边缘。直至今日,在谈论江南时,很多人甚至已经不再虽然同属长江以南,但说着江淮官话的镇江、南京列入江南,而承认绍兴、宁波是正宗的江南,这正是江南格局在清末发生微妙变化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两陆-两海的地理格局中,浙北线相对苏南、浙东线较为次要,杭嘉湖三府在上海的移民数量并不多。这除了嘉兴、湖州体量小,且因太平天国受人口屠戮较多的原因之外,与三府平原地区在明清始终作为蚕桑区,传统的丝绸行业极为发达也有一定关系。相对于苏南线上无锡人的近代工业转型,浙东线上宁波人在各种新兴行业的全面尝试与执其牛耳(五金、服装、钟表、航运、电影、金融),浙北线上的杭州人无疑是更加传统、安逸的。在上海的杭州移民少,也间接导致了两地关系的疏离与融合度不够

附:近代上海移民籍贯分布表。可以看到苏南线和浙东线的移民是最多的。
引用自: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


这个过程,又可以形容为十二个字:上海称霸、吴越融合、江淮出局。

当然,越地虽然崛起,并且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清末没落的淮地二府(淮安、扬州),但此时的宁绍两地,其经济依然与苏南有差距。1927年国府定都南京,更使得南京的政治地位远大于杭州,上海的北路,即“上海-南京”一线的重要性,还是远大于“上海-杭州”一线。此时,杭州的经济实力相对明清时期最发达的苏州,也没有明显优势。这一时期,杭州依然是失落的。

“两陆”“两海”格局图如下,“上海-南京”一线为近代江南的政经中心轴线所在


三、改革开放后到今天:浙江崛起和杭州重回江南中心的努力
建国后,因国家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越地的崛起停滞,整个浙江的经济也并不良好,而作为一省省会的杭州,其政治地位依然低于虽然已经被剥夺首都地位,但仍然是国家指定的华东大区城市的南京。

改革开放后,浙江伴随着沿海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繁荣,直至今日,杭州-宁波一线的经济及一体化迅速加快(可称杭绍甬城市带),其整体实力已经能与明清时期江南的核心,即苏州-常州一线(今日通常被称为苏锡常城市带的苏南)相抗衡。越地终于和吴地能平起平坐,构成江南的重要一极。杭州-宁波一线的繁荣,乃至浙江全省的大力发展,都使得杭州迅速崛起,形成对苏州、南京的抗衡之势,并隐隐剑指上海,向着重回南宋时期的江南第一城的梦想挺进,很多人甚至把“京沪广深杭”并列,形容杭州为事实上的1.5线城市。

至此,历史仿佛画了一个圈。从中心到边缘,又从边缘重回中心。从今日的局面来看,江南的中心将长期停留在民国时期已经奠定的,以上海为核心的“两陆”“两海”上,继续以南京、杭州作为最重要的两翼。而在南京以北长江沿岸的淮地(今扬州、泰州、南通三市),虽然已经慢慢复苏,乃至被官方剥离出来单独称为“苏中”,但其基础和发展势头,依然不及杭州以南钱塘江沿岸的越地。吴越争霸,淮地其后,是今日的三地格局。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杭州作为江南这个古典概念中的中心城市,将因其及南部地区在当代的良好发展而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四、杭州与上海的双城记
当代江南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为两翼的一超两强格局,也由此构成三大都市圈。相对于南京,杭州和上海因其距离过近,造成了都市圈的重叠,如下图所示:


这或许可从地缘角度来解释上海、杭州一直以来的矛盾。浙北、浙东地区,尤其是后者,是杭州、上海的核心辐射范围。

杭州话通俗点来说……(以下仅是摘录于网络,不完全代表个人观点)

杭州方言是有清浊对立,有连读变调的浊音江南官话(;一_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