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的核心功能是應對風險,並讓人們在遭遇問題時可以有更多選擇。無論是在個人、家庭、社會還是國家層面,保險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保險是人類文明的代表」,不少人或許會覺得這是保險業在自吹自擂,但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主席陳嘉虎認為這個說法恰如其分。人類文明能夠推進,基本上必須具備2項先決要件──1.社會要安穩;2.擁有足夠資金來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因為若是每個人都只能填飽肚皮,因遭遇的風險而糾結與煩惱,自然沒有餘力發展文明(拉丁文中的城市化與公民化之意,也是社會與文化進步的代名詞);透過保險,民眾可以更有效應對生命中的各種風險,便有餘力去關注更多事物。

  陳嘉虎表示,常聽到「保險業是百年經營的事業」的說法,但在銀行、證券、保險組成的3大金融板塊中,保險業在前50年的影響力是不及另外兩者的,但保險業有一個重要的元素:累積。當客戶購買長期保單契約後,每一年都會繳交保費,眾多保戶的資金聚集,就會如滾雪球般為保險業蓄積巨大能量,只要一個國家的保險業能發展超過50年者,就能看見保險業的厚積薄發與態勢。

  要是一個國家的保險業不斷推進,甚至發展歷史來到百年之後,其影響力絕對是非常巨大的。正因有如此龐大的資金,無論是提供國家進行基本建設,還是投資私人企業運用,都能讓國家與社會發展得更好。所以保險是文明的推手,也是人類進步的證明。

保險的核心價值與功能:作為應對風險的工具

  綜觀保險的歷史及發明的過程,其存在只有一項意義:作為應對風險的工具,並讓人們遭逢風險時,能有更多選擇。時至今日我們可以將風險分門別類,但保險的核心價值是不會改變的。

  細究風險,可以發現人的一生其實離不開5大風險:生、老、病、死,以及傳承。「生」談的是財務風險,在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投資報酬率不理想的當下,更要做好財務規劃,保險作為長期且強迫性質的理財工具,可以對此提供協助。

  「老」則是長壽風險。隨著平均壽命不斷拉長,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錢用完後,人還健在」。有趣的是,在20年前,彼時平均壽命相對不長,那時對此有截然不同的論述:「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若將人生分為年少、成年與老年3階段,鮮少有人意識到老年已經逐漸成為最長的階段,長壽風險如今已經刻不容緩,是每個人都急需重視與解決的問題。

  「病」講述的是健康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指出,在所有民眾中,一生曾罹患重症的人比例高達72.18%,心臟病、中風、癌症等疾患相信大家都時有所聞,也並不陌生。

  「死」便是生命風險。以近年肆虐的新冠肺炎來說,已經造成全球600多萬人的死亡,近6億人確診,這還僅是有通報的人數,實際人數恐怕更多,而即便倖存也可能有後遺症,這無形中大大提高了民眾的生命風險。

  到了最後離開人世時,要面對的「傳承」風險,特別是現今的民眾多少都擁有一些資產,要是沒有運用保險作為傳承的工具,根本不可能將一生積累的財富完整傳承給下一代。當你不在後,子女要面對債務、貸款、稅務等種種問題,保險不僅能作為解決方案,甚至可以為後代創造更多資產。

  但陳嘉虎發現,很多時候保險公司與業務人員還是把自己定位在銷售員的位置,這也是人們不接受保險最大的原因。要是真正瞭解保險的核心功能,就會知道業務人員的工作是幫助客戶瞭解生命中的風險問題,並提供適合的方案,這種切入方式也是民眾更願意接受保險的作法。

  陳嘉虎曾在一場研討會上做了一項有趣的調查,首先他先問大家是否同意,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在所有人都認同這些是勢必會遇到的風險後,接著他提供4個解決方案給大家選擇,也就是L.I.F.E生命方案:L是終身的保障(life time protection);I是收入替代(income replacement);F是財務規劃(financial planning);E則是緊急資金(emergency funds)。

  「要是可以選擇,你想擁有幾個?」有92%的人說他4個都要,4%要3個,剩下的4%則要2個,也就是說,在場沒有人覺得自己不需要任何方案;然而只是換個說法,當陳嘉虎說出其實這4個方案就是保險時,超過60%的人卻一改想法,選擇拒絕。

  這項調查給陳嘉虎相當大的啟發,當業務人員與客戶討論保險時,勢必會面對很多的拒絕,但若是轉為成為提供解決方案的角色,民眾的接受度是相對高的。因此,業務人員是時候做出改變,特別是風險高漲的當下,民眾所面對的困擾與擔憂已非同昨日,人們渴望的是解決方案而不是商品。

  至此,陳嘉虎又拋出了一個問題:現今在銷售保險的過程中,誰在買?誰在賣?大多數人直覺的答案可能是民眾在買,保險公司在賣,但他有不一樣的見解:「當人生的風險已無法避免,可以發現是客戶在賣,他們必須想方設法將自己的風險兜售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則是在多方評估後,才決定是否要買下這些風險。」

  現今亞健康的民眾占大多數,業務人員的功能也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從銷售商品轉為協助客戶如何做好風險規劃,並及時賣給保險公司,讓保險公司願意埋單。陳嘉虎表示,現在已經進入保險的黃金時期,保險公司與客戶的立場早已對調,這也是行業值得引以為傲的蛻變。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