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雖連續8年調漲,實質經常性薪資卻陷入停滯成長

文◎倪偉晟

0
279

  在通膨的環境下,許多人紛紛感覺到荷包不斷在縮水。對於廣大的勞工朋友來說,每一年最希望的便是薪資水準能夠向上提升,讓生活品質不致受到太大的影響。

  為了保障勞工基本生活並維持購買能力,勞動基準法第21條規定,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且不得低於基本工資,這對於工資在基本工資數額邊緣的弱勢勞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規範。

  有鑑於物價上漲及經濟成長,勞動部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由2萬6,400元,調漲至2萬7,470元,調漲幅度為4.05%。另外,在每小時基本工資的部分,也由原先的176元調漲至183元,調漲幅度接近4%。過去8年來,每月基本工資共調漲7,462元,每小時基本工資共調漲63元。

  除了臺灣外,為了應對高通膨環境,許多國家也都調漲基本工資,如鄰近國家韓國,2024年起每小時基本工資將從原先的9,620韓元調漲至9,860韓元,而日本於2023年從時薪961日圓調漲至1,002日圓,調幅創下新高。

  然而,對於許多民眾來說,基本工資調漲幾乎是一件無感的事情。透過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過去10年來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雖有顯著的提高,但是實質經常性薪資(考量通膨後月薪)卻多次負成長,近幾年來呈現停滯成長的狀態。

  有鑑於此,除了經由市面上常見的股票、基金等投資工具增加自己的財富外,保險規劃更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正視之處,如配置醫療險、意外險等險種,以防在風險發生之時,沒有充裕的現金能夠支應當下所需要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