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中年夫婦擁逾4000萬資產 想提早退休仍有困難?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00205

【退休規劃】中年夫婦擁逾4000萬資產 想提早退休仍有困難?

博客

發布時間: 2020/02/05 15:23

最後更新: 2020/05/27 18:38

分享:

分享:

人到中年,難免為退休感徬徨。現年47歲的Amy與丈夫一同生活,丈夫已年屆55歲,既要肩負起家庭重擔,亦在公司身居要職,工作壓力大,有意今年提早退休。雖然兩人總資產有逾4,300萬元,但未來應如何規劃和分配資產,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是夫婦二人面對的難題之一。

【延伸閱讀】【退休規劃】63歲單身女移民夢碎 400萬留港退休怎安排?

收租入息或未如理想

針對退休規劃,Alvin認為首先要知道預期支出要多少。目前其丈夫仍有工作,每月收入15萬元,但退休後,要維持現有的13萬元支出有難度。假設支出維持不變,以及資產能夠穩定地每年製造4厘收益,Amy和丈夫需要有3,900萬元才能夠維持收入及保存本金。

鑑於夫婦二人持雙重國籍,亦打算丈夫退休後,會在香港和外地兩邊居住,故兩地均要有物業,總值2,600萬元,但當中未計算未償還貸款1,120萬元,須分25年攤還,每月還款額約5萬元。扣除貸款後,能夠製造收益的金額只維持在2,900萬元左右,與3,900萬元仍有一段距離。

Amy和丈夫計劃動用1,000萬元,購入物業作收租之用,按目前估計,租金淨收益只有大概2%,意即在每年該物業可收到的租金收益約為20萬元,只能支付不足兩個月的使費。至於剩餘的1,900萬元資產,要投資其他產品,需達至年回報率7.2厘,方能維持現有的生活。Alvin認為,當然有部分理財產品年回報率高,但風險高,且收益沒有保證。萬一未能製造要求入息或是資本價格出現大幅波幅,便有可能直接導致生活出現問題。

Amy現時持300萬元債券產品。如丈夫計劃今年內退休,退休金計劃的1,300萬元資產亦要套現為現金,觀乎其家庭投資組合,將會有9成均為現金。Alvin提醒,如因擔心風險而將資產轉為現金,忽略其未能跑贏通脹的風險,時間愈久,兩人面對風險反而愈大。

【延伸閱讀】【退休規劃】企業高管擁2,300萬元資產 想45歲退休可行嗎?

  • 了解父母經濟狀況

夫婦二人最大的支出就是供養父母生活,Amy估算每年總額為50萬元,意即每月支出為4.17萬元。Alvin建議他們不要將關心、愛護和付出金錢掛鈎,應考慮父母所擁有的財富,如他們經濟許可,能自給自足,則應考慮減少供養父母費用,如未能降低支出,運用目前資產製造退休收益的策略是行不通的。

  • 準備應急資金

此外,兩人應該運用財富組合概念來配置資產,第一件事就是需要準備約一年的預期支出的金額作為應急資金,相信經調整支出50萬元現金應是適當的應急錢金額。

  • 購入醫療及人壽等保障

隨着兩人年紀增加,醫療相關的支出亦會增加,包括保險保費和醫療費用。但Amy未有任何私人醫療保險,現只依靠丈夫公司醫療福利,若丈夫退休後,其醫療保障便會消失,故她應趁還健康時便要安排醫保。至於人壽保障方面,其丈夫現時有300萬元保障額,但鑑於未償還按揭有1,120萬元,如不幸早逝,現有資產可用作償還貸款,但有機會影響未亡人未來的生活水平,故Amy的丈夫要考慮是否應該對冲這個被迫提早償還貸款風險,購入適當人壽保障。

  • 以組合形式持不同資產

至於退休入息規劃方面,Amy可以考慮以組合形式持有不同資產,如購入年金或是儲蓄型保單,能有持續收入而不用擔心市場狀況;派息股票和派息基金一般預計收益率約4至5厘,但價格波動可能會導致資本受影響;投資債券或債券基金,但屬於投資級別的債券一般只能夠提供每年約3厘的收益,而這部分應強調平穩為主。最後則應考慮是增值組合資產,現時持有的新購入收租物業亦屬於這部分,但作為自住需要的香港和海外物業便不屬於可投資資產。

整體而言,Alvin給予的忠告是,他們現時充裕資產狀況下,有很大比例是在物業上,特別是香港和海外自住需要的物業,基本上沒有收入。自住的同時,亦需要預備維修費用,如果未來不打算再工作,兩人便要考慮怎樣解決過多沒有收益而需要維持成本的資產的問題。

【原文刊於第640期《iMoney》(收費文章)】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 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