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总按两次铃 (豆瓣)

邮差总按两次铃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1981)

导演: 鲍勃·拉菲尔森
编剧: 大卫·马梅
主演: 杰克·尼科尔森 / 杰西卡·兰格 / 约翰·科里考斯 / 迈克尔·勒纳 / 约翰·P.瑞安 / 安杰丽卡·休斯顿 / 威廉·纽曼 / 艾伯特·亨德森 / 托马斯·希尔 / William Traylor / Jon Van Ness / Brian Farrell / Raleigh Bond / Ken Magee / Eugene Peterson / Don Calfa / Louis Turenne / Charles B. Jenkins / Dick Balduzzi / John Furlong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原西德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1-03-20(美国)
片长: 122分钟
又名: 欲火焚身
IMDb: tt0082934
5星
9.5%
4星
37.1%
3星
46.7%
2星
5.7%
1星
0.9%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邮差总按两次铃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78 条 )

热门 /  最新 / 

9 DuoDuo🐿️ 看过 2021-12-31 09:44:04

这版比46版好看太多了~给低分的莫非都是46版死忠?男女主和男二都比46版更贴合人物,两个没什么教养的人,在一个乡下快餐店里,却仿佛在曼哈顿的高档会所里玩绅士淑女游戏?46版拉娜如同高高在上的厅堂贵妇,哪儿像在厨房干粗活的老板娘?81版杰西卡演出了粗砺感,化妆也有点“老土”,很符合劳工阶层的形象。至于尼克尔森,表演比加菲自然顺畅多了,气质野蛮粗鄙,完全是心目中的男主人设。女主和老公的不和谐也比46... 这版比46版好看太多了~给低分的莫非都是46版死忠?男女主和男二都比46版更贴合人物,两个没什么教养的人,在一个乡下快餐店里,却仿佛在曼哈顿的高档会所里玩绅士淑女游戏?46版拉娜如同高高在上的厅堂贵妇,哪儿像在厨房干粗活的老板娘?81版杰西卡演出了粗砺感,化妆也有点“老土”,很符合劳工阶层的形象。至于尼克尔森,表演比加菲自然顺畅多了,气质野蛮粗鄙,完全是心目中的男主人设。女主和老公的不和谐也比46版更明显更有张力。几处情节改动逻辑更严谨,尤其是俩人第一次出逃不成功,81版的冲突真实可信,46版的原因很勉强。总之,还是法典的问题,这个黑色故事46版特别含蓄隐晦,81版彻底放开,无拘无束,粗野狂放,并且81版结尾省去了男主入狱的多余桥段,在车祸那里戛然而止,不像46版说教味儿那么浓。 (展开)

9 看似有戏 看过 2012-03-28 16:58:53

这一版把重点放在欲望而不是冒险上,对一项梦幻的犯罪来说,这样的呈现方式过于实在,直接和猛烈并不适用于每个故事,有时正会适得其反。

0 sonychen 看过 2008-10-13 17:49:04

jack nicholson is awesome

0 九命猫@victor-eyes 看过 2011-09-24 13:41:40

无字幕裸看,还好有小说看密集对话。。混混,我们相爱了,我们即使杀人也要在一起,我们终于在一起了,我却死了。。多一星给肢体语言丰富的肉戏。

0 木石子 看过 2021-07-03 17:02:09

有拉娜·特纳的珠玉在前,这版真的是毫无亮点可言,男女主的爱情不动人,老板这个角色也没塑造好,完全没有老版的可爱,还有“欲火焚身”这个译名谁起的,简直就是在搞笑。

> 更多短评 478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邮差总按两次铃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奇侠 2006-11-27 20:48:52

为了大卫·马梅而看这部片子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了大卫·马梅而看这部片子的。 大卫·马梅主要的成就是编剧。 他写了《导演课》。宣扬了KISS原则这个关于镜头的著名的电影理论。就是keep it stupid, simple.“使它看起来愚蠢,和简单。” (当然,我认为它适合很多方面。) 在电影的开始,Jack Nicholson扮演的Frank在黑暗...  (展开)
水水 2008-09-03 13:24:26

性情使然

人究竟有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即便会伤天害理? 杰西卡·兰格 Jessica Lange,在电影里饰演这位寂寞的少妇,为了她的情欲和她的爱人,杀害了自己的丈夫。可是从头到尾我也没有对她有任何的反感和厌恶,倒是一直担心她遇人不淑,尽管她遇到的是一个好色的有前科的家伙,但是他...  (展开)
花的力量 2011-07-14 00:39:00

褪去黑色还剩什么?——《邮差总按两次门铃》

1981年版的《邮差总按两次门铃》翻拍自1946年的同名电影,但1981年版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远比1946年原版要差。两个故事讲述方式一样,关键情节处理一样的电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如果仅用“一招鲜”来解释是难以搪塞过去的。 平心而论,1981年版的《邮差总按...  (展开)
双旗镇刀客 2015-01-03 00:00:39

看似平淡,其实还是蛮有深意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刚看完并没有什么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 之后稍微一想,觉得还是蛮有深意的: 人都是复杂的,没有绝对好绝对坏的,剧中的人物的行为有时被情欲左右,有时被利益左右,有时却又是面对危险的自然反应。 但是导演告诉我们,不管是好人坏人做了坏事所导致的...  (展开)
啊啊 2018-10-19 13:07:55

《邮差只敲两次门》——“中年男人油腻”非冯唐发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邮差只敲两次门》“中年男人油腻”非冯唐发明 标题只是一个小趣,是冯唐先我们大众之前发现的一个小灵感。他发现了《邮差只敲两次门》里“中年男人不堪到油腻”的说法,这是他玩弄文墨的小聪明、小发现,不是他的发明。 我们的时代发展极快,尤其近十年的中国,在都市面貌上...  (展开)
谷响答泉声 2019-01-03 21:37:44

两次谋杀——邮差总按两次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高度聚焦。 一间饭馆,一对夫妻,一个雇工。 雇工和老板娘科拉偷情,想要干掉老板。第一次行动失败,老板娘决定放弃。 当老板痊愈,通宵饮酒庆祝,雇工和老板娘再度行动,老板被杀掉了。科拉向律师认罪,律师却帮助他们脱罪,代价是1万美元。 雇工和科拉生活在一起,科拉回娘家...  (展开)
老羊 2015-10-14 14:44:04

邮差总按两次铃

邮差总按两次铃 1981版+1946版,这是黑白与彩色的对话,应该也算经典对话!(我想说,1981版本,相比较而言,太逊色了!) 黑白片独有的细腻干净,彩色是电影发展趋势,更是还原世界本质吧! 我是因为看了《双重赔偿》,而按图索骥找到本片观赏! 《双重赔偿》和《邮差总按两次铃...  (展开)
issac(音乐剧/唱歌) 2009-10-03 17:11:50

还得觉着片名像希区

还得觉着片名像希区可可的电影,或至少也是一部侦探片,原来不是。 是爱情片,肯定得算爱情片——是在大萧条时期的爱情片。如果考虑这点,就不能算是谋财害命,只能说是社会在以某种方法重新分配财富。同样的原素,老夫少妻,历史不断会重演。但既然拍成了电影,就都会带点宿...  (展开)
♫eric™ 2011-06-12 14:08:02

我的一些想法对于这部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对电影名称的理解 邮差按门铃就算第一次没有被听见,第二次也一定会被听见。有点宿命论的感觉。电影中的弗兰克和克拉,虽然第一次犯罪没有被抓住,第二次依然会被专注的。 2、对弗兰克性格的分析 弗兰克肯定不是一个好人,一个很狡猾的家伙。一开始他到那个小店里就是为了...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半辈子 2007-12-10 21:29:07

由《邮差总按两次铃》到谭家明

谭家明先生导演的影片数量并不多,加上《父子》也不过8部而已。这在惯以高产著称的港片导演中,实在是个不起眼的数字。而且他的前7部影片,亦有瑕疵,颇多争议,甚至很难从其中挑出一部足够份量称得上是“代表作”的。时隔17年后,于去年上映的《父子》,也是票房惨淡,褒贬不...  (展开)

> 更多影评 11篇


讨论区   ·  ·  ·  ·  ·  ·

我是真的没看懂这个片子。 来自Charged 10 回应 2023-07-31 09:36:19
就一双J夫Y妇 来自 2022-10-02 23:40:57
san。, 来自呀蠛蝶 2021-01-15 23:41:50
提问? 来自Jeans 3 回应 2019-10-21 10:41:15
求RF. 来自willowisp 2010-05-21 17:47:31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6条)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邮差总按两次铃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