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2022】中國冰雪運動漸普及 國產崛起挑戰國際品牌主導地位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20221

【北京冬奧2022】中國冰雪運動漸普及 國產崛起挑戰國際品牌主導地位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2/21 15:50

分享:

分享:

北京冬奧已閉幕,中國爭金奪銀突破了歷屆成績,其所帶動的場外「白色經濟」正在火熱燃燒,相關冰雪配備和服飾,周邊產業及貨品銷售大旺,為國內外運動品牌開拓中國市場打響頭炮,一場「萬億元冰雪商機」爭奪戰勢將持續,而伴隨冬奧落幕也將是考驗各品牌的策略部署及耐力。

【「雙11」體育產品熱銷 北京冬奧可望逃過巨額虧損命運:按此

冬奧促進冰雪運動普及化 

相較歐美傳統冰雪運動強國,中國可說尚處於開發階段,專業玩家滲透率不到1%,遠遠落後於歐美的逾一成滲透比率。不過,當2015年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主辦權後,經過多年來政府各項政策扶持,大力推廣,成功激活了中國人對於冰雪運動的熱情,帶動起逾3億人參與,全國的戶外滑雪場、室內滑冰場、培訓及體驗中心如雨後春筍興起,連帶也促進了滑雪旅遊,推動了冰雪裝備的產業化和品牌化的發展。而今屆在北京舉行的冬奧適值中國農曆新年,兩大盛事喜相逢更將冰雪消費推向高峰,這從多個電商平台的相關產品銷售驟增數倍得到印證。

近幾年,中國的冰雪運動已從高端小眾玩意,逐漸走向普羅群眾之中,而普及化及年輕化所衍生的龐大冰雪消費市場自然成為各大品牌覷準的目標。據券商的研究報告,過去數年中國冰雪經濟均以爆炸性的雙位數複合增長,預計今年將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另方面,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目標在2025年實現1萬億元產業總規模。珠玉在前,一場品牌爭奪戰早已開打,紛紛大手筆冠名贊助北京冬奧,亦毫不吝惜拉攏人氣運動名將作代言人。

冰雪市場急速擴大 帶動國產品牌

在2月4日的冬奧開幕儀式上,各國代表團仿如是走T台騷,入場服設計各顯特色,商標與國徽亦份外耀眼,在全球媒體現場轉播下,成爲贊助商宣傳品牌及展示特色的絕佳機會,例如分別登上焦點熱搜頭3位的美國代表團穿上Ralph Lauren,英國是Bem Sherman,而芬蘭則是由其本土時尚品牌Icepeak提供;至於德國,意大利及加拿大亦分別穿着Adidas,Armani及LuLulemon的品牌;亞洲的日韓由Descente及NorthFace提供。當然,作為主場的中國國家隊服飾由國貨ANTA(安踏)贊助雖早已街知巷聞,但據報當時內地電商平台相關品牌羽絨服查詢及訂單也同樣爆升。

數據顯示,近年中國冰雪市場急速擴大,過往由國外品牌主導的局面似乎也正在悄然改變中。電商平台研究發現,去年冰雪相關的新品牌急增兩倍,其中國內新品牌急速崛起,或可成爲灣道超車的機會,例如出身於代工的Vector近年來脫穎而出,與另一國產滑雪品牌新秀南恩一度打入「十大Z世代喜愛冰雪品牌榜」,而國貨Goski亦趁機推出潮流品牌Goski originals。當然,泛運動品牌的安踏、李寧及361度又豈會錯過這場冰雪消費盛宴,亦紛紛推陳出新,提升質料及款式設計。除了開發自家品牌,安踏亦展開戰略部署,近年先後奪得日本Descente及瑞典Peak Performance在中國內地的經營權,產品綫覆蓋滑雪、滑板等多種戶外項目。另方面,李寧成立了「全明星滑冰俱樂部」、而波司登、探路者和三夫戶外等品牌也不甘後人,紛紛加入戰團分杯羮。

【全球「去美元化」醞釀資金大挪移 有利人民幣加速崛起:按此

國產國際品牌爭先搶佔藍海

當前中國冰雪市場可說是一場混戰,國內運動品牌互爲競爭,更須比拼早已壟斷冰雪消費市場的歐美各大品牌,激發起海外品牌更爲勇進。據內地電商天貓數字顯示,去年旗下平台有近百個時尚大牌發售冰雪運動裝備,亦有超過50個國際品牌代理商及綫下品牌入駐。另方面,美國單板滑雪品牌Burton亦成立全資公司,推出「零夏」及「Nobaday」兩大滑雪品牌,去年更先後進行了兩筆融資。基本上,國內外各大品牌均善用社交媒體,結合了綫上綫下聯動推廣,引起關注進而掀動起冰雪消費熱浪。

無可否認,歐美冰雪運動歷史悠久,市場成熟,專業品牌雄霸一方,無論是產品研發及營銷,均長期領導潮流,對於冰雪運動後起之秀的中國市場更是虎視眈眈。不過,雖然當前海外品牌仍主導中國冰雪高端的專業配備市場,但冰雪運動逐漸走進普羅家庭,數千元的入場裝備門檻,中產階層應付綽綽有餘,甚至冰雪服裝轉趨成為年輕人日常的潮服。因此,作為本地薑的國貨品牌似乎更爲有利,憑藉成功捕捉國內客戶的消費特性,除了主力開拓中價市場,亦逐漸往高端發展,挑戰國際品牌,更藉着電商無遠弗屆之便,加上質料款式提升及價格優勢走出國門,近年亦在海外大行其道,十分旺銷。

看來,未來中國冰雪市場是一片藍海,國內品牌在技術生產及設計或許與國際仍存在差距,不過這也是相關設備產業迎來升級轉型的大好機遇,是構建及提升品牌形象的良機。

 

【關於作者】

顏偉華是行健資產管理(Zeal Asset Management)CEO,超過20年基金管理行業經驗。行健多年來為歐洲國家主權基金、國際金融機構及本地個人投資者投資中國,亦是全球首批通過「基金互認」政策進入中國內地零售基金市場的三家基金公司之一。行健為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PRI)簽約機構,是致力將ESG融入中國投資的先行者之一。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投資健聞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