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署(常態展) | 蹦世界 Popworld - 全台最大的實境解謎與智慧導覽平台

立體彩繪

語音導覽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帶,地震發生頻繁。地震在不同國家有許多不同的民俗解釋,例如日本古時認為地震是由地底下一隻大鯰魚搖晃尾巴所引發;在中國,則多數認為是地底下有一隻大鰲魚,因古老神話中,女媧補天後斷鰲魚四足,用於四極之地支撐天地;印度安人有負地龜;印度有負地象;希臘神話就認為地震是因海神波賽頓所引起。
至於臺灣,則是眾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聽到的「地牛翻身」,日據時期,日本人類學者伊能嘉矩,在1896年發表於《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的文章,記載著淡水平埔族有地牛傳說。日本官員東方孝義的專書記載,1906年嘉義梅仔坑大地震時,傳說有人在山上地裂之處,發現一條牛的大尾巴,因此盛傳地底下住著一隻地牛。
地牛傳說也衍伸出安撫地牛、打地牛等習俗,比如地震發生時,需學牛叫聲用以安撫地牛。亦有甚者,九二一地震發生後,竹山當地藝文協會在連興宮媽祖廟前,辦理打地牛儀式,希望消解地震問題。

地震

語音導覽

臺灣從1897年至今使用過相當多的儀器進行地震觀測,由早期無阻尼器之機械式地震儀至現代化高倍率的電磁式地震儀。氣象署所展示的儀器有:
1. 大森式二倍強震儀(Omori 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於1933年開始裝設於臺灣地區。將東西向、水平向與垂直向三個成分同裝於一個底盤上,並同在一煙薰記錄紙。三分量放大倍率均為2倍。
2. 中央氣象台式簡單地震儀(CMO portable seismograph)地震儀體積較小,構造及處理簡單,便於移動,適用於近地地震觀測之用。
3. 威赫式地震儀(Wiechert seismograph)自1928年至1988年間臺灣地區觀測地震的主力地震儀,觀測微小之近地地震最為適用,對遠地地震初期微動之觀測亦甚良好。
4. 強震儀(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強震儀之類型屬於加速度型地震儀,其記錄的訊號為地震造成地盤振動的加速度值。由於振動加速度可以直接反應出當地振動程度(亦即震度),能迅速提供救災單位作為搶救方案之重要依據。
5. 短週期地震儀S-13(Portable Short-period Seismometer)為氣象署自1982年起更新地震觀測設備所採用的儀器,當地震發生時,垂直、南北、東西三分量重錘上下振動而與線圈產生感應電流,亦即地震大小之信號。

數值天氣預報

語音導覽

數值資訊組有個相當重要的任務,就是「數值天氣預報」的作業和維運。早期,預報員只能參考氣象觀測站的資料和天氣圖分析,經由有效的訓練與經驗累積,推估未來的天氣狀態;但現今的天氣預報作業早已超越經驗掛帥的年代,而是採用科學的方法,即所謂的數值天氣預報技術,提供全球定時、定點、定量,一至七日的逐日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於五十年代開始發展,到八十年代便成為中短期天氣預報不可或缺的參考基準。
大氣的成分是會流動的氣體。將大氣視為流體,用一組以數學方程式表示的物理定理來表達流體特性與未來的變化,將此方程式寫成電腦認得的語言,放入電腦中,求得這組方程式的解,並據以進行天氣預報,此即為數值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系統(數值模式)可提供預報員許多有用的資訊,以這張風場預報圖來說,我們可以得到未來某個時間,臺灣附近的風速、風向之分布情形。預報員參考這些各式各樣的模式預報圖,並以其自身的經驗與邏輯進行詮釋,即可由目前的天氣狀態推衍出對未來天氣現象的描述。
如同所有的數學問題,對於一個包含時間、空間維度的數學系統求解,我們必須先提供一個初始場。數值模式的初始場反映了當下大氣的特性,如:溫度、壓力、風與濕度…等,這些資料有賴全球觀測系統—探空氣球、雷達、飛機、船舶、地面觀測及衛星等,對地球大氣的觀測而取得。而如何將這些不同屬性的觀測資料揉合在一起,並提供給數值模式做為初始場之用,也是整個數值預報過程中重要的環節之一。
有鑑於龐大的資料量與預報的時效性,數值模式唯有使用最快速的超級電腦運算才能展現其突出的預報應用價值。影響數值天氣預報成功的因素包括:足夠與準確的氣象觀測資料配合其使用技術、合理精確的數值模式、及具高速運算能力的電腦資源等。因此,我們可以說數值天氣預報是大氣科學的總其成者。而隨著我們對大氣科學、數學與數值方法的精進瞭解,所賴以進行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值模式也更接近真實大氣,其所求得之解同時也能更接近實際大氣的運作。於是,天氣預報就變得更準確了。

海象天地

語音導覽

這裡讓我們認識波浪、潮汐是甚麼?在茫茫大海中我們怎麼去觀測收集海上的這些資料?

【風浪】
「無風不起浪」,在海面上的波浪由風吹所引起,臺灣地區夏天一般風浪較小適合海邊戲水,如遇颱風來襲或冬季東北季風增強時,常常帶來滔滔巨浪。
颱風季節電視上說的「長浪」是甚麼呢?風吹浪起後,波浪向遠方傳送,脫離風吹區域後稱為「長浪」或「湧浪」,當長浪傳至近岸,水深變淺及與海岸地形交互作用,常帶來突起大浪,造成海邊活動的危險。

【潮汐】
海水受月球、太陽等星球之萬有引力引起週期性升降,月球是引起潮汐現象的主要來源。海水面上升的現象稱為漲潮,海水面下降稱為退潮,海水面達到相對最高稱為滿潮,海水面達到相對最低則稱為乾潮。

米堤阿勒炬之眼

語音導覽

米堤阿勒炬之眼(Eye in Meteorology)氣象觀測是所有氣象作業的第一步,就像眼睛將視覺帶進大腦一樣,氣象預報需要觀測數據才能運算模擬,大腦需要感觀資訊才能判斷思考!想了解氣象觀測是如何洞察天地變化的嗎?在氣象觀測展區中,我們將帶您一窺氣象觀測的奧秘。

氣象觀測展區共分成四個主題,分別是物候輪盤轉呀轉、新一代觀測儀器、閃電之好膽手來以及觀測Bingo,藉由這四個主題,讓您了解物候觀測、實際觀測儀器、閃電偵測原理以及氣象觀測的精神。

物候輪盤轉呀轉
古人藉由觀測太陽在空中運行的位置,蘊生一年四季及二十四節氣的智慧。年復一年,氣候美妙地變化著,自然萬物也隨之休養生息。這次,我們透過小小的互動,一起來瞭解生物與氣候的微妙關係!

新一代觀測儀器
你以為氣象觀測儀器還是只有課本上介紹的那幾種嗎?新一代觀測儀器各個身負重任,是深入險惡環境的小尖兵,有了這些千里眼,即使不出門,還是能掌握天下事,風起雲湧,通通逃不過我們的法眼。一起來認識這些儀器吧!

閃電之好膽手來
從古至今閃電與雷聲一直是既壯觀又令人敬畏的自然現象,閃電是如何形成的?閃電發生的位置是如何量測出來的呢?不妨伸出你的手,想像自己是雷神索爾,來製造閃電、看看究竟吧!

觀測Bingo
想了解天氣和氣候的變化,我們需要透過觀測儀器的數據來做分析,但究竟透過觀測氣溫、氣壓、風向風速等觀測要素,我們能從這些數據中得到什麼資訊?又能運用在哪裡?而我們又該使用何種儀器來觀測這些項目呢?就讓我們透過一場刺激的Bingo遊戲來了解這些觀測要素吧!

衛星

語音導覽

當您來到氣象衛星展區時,右手邊的立體地球為外太空的氣象衛星觀測地球天氣發展與變化的展示模型。您可透過展示模型上的紅色按鈕,觀察兩種衛星運轉的情形。

目前外太空的氣象衛星,利用兩種繞行地球的方式,擔任監看全球天氣的工作。一種是位在地球的赤道上空約36000公里高空,面對著地球並與地球一起轉動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因為繞地球一圈的時間剛好是24小時,所以從地球上看到的同步衛星,永遠都是固定在同一地點的上空,因此稱為地球同步衛星。同步衛星從太空自北往南作東西向掃描地球,得到一張完整的全球衛星影像約需花費10分鐘;地球同步衛星影像,可以看到地球約1/3地表的天氣系統,目前地球同步衛星每隔10分鐘就可觀測一次,所以同步衛星雲圖成為每天氣象從業人員必備的天氣分析工具。

另一種氣象衛星,軌道高度較低,距離地表高度約850公里,這種衛星因為它的軌道沿著地球近乎南北方向不停地環繞地球,每繞地球一週必須經過一次地球的南北極,所以稱它為「繞極」軌道衛星。因為衛星環繞地球的軌道面和太陽成一固定角度;因此,每當衛星通過地球赤道上空附近時,會與當地的地方時間,也就是每天太陽照射某地的當地時間相同,因此繞極軌道衛星也稱為「太陽同步衛星」。比如說,一顆繞極衛星繞行地球一圈的時間約102分鐘,因此每天會通過赤道約12次,固定約在每天15:00會經過該地。
繞極軌道衛星因為運行軌道高度較同步衛星低,每次觀測掃描的範圍,只能看到約2000~3000公里寬度的影像,相較於地球同步衛星,能看到的範圍,當然就小得多了!但是,繞極軌道衛星具有較為細緻(解析度較高)的影像品質與可觀測高緯度及極區之天氣系統位置的優點,可彌補因為地球曲率之故,造成地球同步衛星觀測高緯度及極區天氣系統的缺點。

氣象衛星是一種從太空中往下觀看地球天氣系統的氣象觀測工具,不受白天、黑夜、沙漠、海洋、高山影響。因此,氣象衛星可以稱為現代千里眼。氣象人員利用現代千里眼-氣象衛星,每天持續觀察天氣變化,告訴我們目前的天氣狀況,也預測未來幾天的天氣,舉例來說,如果在太平洋有颱風形成,氣象人員早在幾天前就已經由氣象衛星掌握颱風的動向,幫助我們提早預防颱風的來襲,將可能的傷害及損失降到最低。

雷達

歡迎來到雷達遙測區。雷達(radar)一詞是無線電偵測與測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意思是以無線電波進行物體的探測及測距,為二次世界大戰初(1940年),由英美盟軍合作所發展。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雷達之功效顯著,民航機與船舶亦大量推廣使用,自此“Radar”一字已成為世界公認之新創術語,現在則應用到許多的領域上,其中一項重要的用途就是天氣監測。
若空氣中存在雨滴,電磁波經大氣中的雨滴反射回來的訊號被雷達天線接收,便可知道降雨的強度,此即稱為雷達回波。一般來說,反射回來的訊號越強,降雨的強度就越強。想要更了解雷達觀測天氣的原理,請看螢幕上影片的介紹。
在展區入口左側,有一個看似古董的機器,它就是「傳統雷達操作平臺」。
本局花蓮氣象雷達站鄰近花蓮港口,為全台灣第一座氣象雷達站,於民國55年1月2日正式完成啟用。早期氣象雷達的觀測是以人工一筆一筆地描繪回波,氣象人員除了描繪回波外,還要編列回波特性電碼。然後再將這些標註有回波特性的描繪紙,用特殊的送圖機傳送到臺北。颱風警報期間則先用相機拍照,掌握瞬息萬變的颱風動態後,再編寫電碼傳送。
第1代氣象雷達(編號WSR-64)在使用超過15年後,於民國70年7月26日除役。第二代雷達WSR-74S於民國71年1月2日正式使用。在主控制面板上,大致上與第1代雷達相似,但也多了幾項數位化的處理設備。現今花蓮氣象雷達為第三代都卜勒雷達。本局五分山氣象雷達則已更新為功能更強的雙偏極化雷達。
展區中央為3D立體臺灣投影,將介紹本局未來氣象遙測的藍圖,以及實際的氣象雷達觀測案例,讓您感受颱風及劇烈天氣侵襲臺灣時的威力…。

時光儀器走廊 (風向、風速)

語音導覽

【微風速計(三杯型) / 魯賓遜風速儀(四杯型)】
微風速計,是用三個半圓形風杯固定成Y字型作為測量工具,當有風時,由於風杯的凹面與凸面受到壓力不同,風杯會開始旋轉,在轉動一定次數後,下方電接點會產生一次訊號,用其訊號次數換算,即可測量風速。微風速計主要用於田野實驗中,由於氣象站的風速計多安裝在高度約十公尺的風力塔上,要有較明顯的風速才能轉動,僅需要較小風速就能轉動的微風速計可以更精準地測量貼近植物的風速,幫助進行農業相關研究。

更多關於微風速計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hWLPVVOEFZk

1846年發明的羅賓遜(Robinson)風速計又名四杯型風速計,利用4個半圓形風杯,組成十字形固定在臂柄前端,其中心裝置在下端刻有無限螺旋的轉軸,外側則用銅質套管保護,在轉軸下端有1組與轉數成比例之齒輪,第1齒齒輪計數0~10,第2齒輪計數10~100,第3齒輪計數100~1000等依序類推,當風杯承受風之吹動時,轉軸轉動,帶動無限螺旋,使各齒輪依比例轉動,可依所累積的轉數,來測得風速累積變化量。

更多關於魯賓遜風速儀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ojt9uPyk7Mo

【螺旋槳式風向風速計】
一般常見的螺旋槳式風向風速計多設計為流線型,並附有尾翼來感應風向,當風起時,尾翼受到風壓的影響,會使螺旋槳的頭部對著風的來向,並連帶轉動儀器中柱內的風向轉軸,將風向訊號傳至資料處理器內。螺旋槳部分為一電磁式發電機,當螺旋槳轉動時會產生電壓,由於風速與螺旋槳的轉速成正比,風速越快、螺旋槳旋轉得越快,產生的電壓也會越強,因此我們可以藉由測量到的訊號強度來判斷當時的風速。

更多關於螺旋槳式風向風速計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to1GUsC-j1I

【皮托管式風速計】
皮托管為一「管中有管」的結構,在我們看見的外管內還包裹著一根內管,內管的開口 (如圖最下方) 正對著風的來向使風可吹進內管,並在其後連接氣壓計,則可以測量到當時環境的氣壓加上風所造成的風壓。外管則在側面挖有數個小洞,當風正對著內管開口時,表示風和外管開口垂直,無法吹進外管,故將外管連接氣壓計後測量到的僅為當時環境的氣壓,藉由量測內、外管的氣壓差,便可得到單純因「風」所造成的壓力,再藉由公式轉換即可換算出當時的風速。

【超音波式風速計】
此型的超音波式風速計,是透過頂端三根感應器(黑色部分)發出超音波,每根感應器發出超音波同時也接收另外兩根感應器的訊號並測量雙向的傳送時間,如果當時為靜風,則正向和反向的傳送時間將相同,而若是風向與傳送方向相同時,則傳送時間較短,反之傳送時間則較長,透過測量三條超音波路徑雙向的傳送時間,便可知道此三個方向的風速,再透過向量的方法,即可得到當時的風向及風速。

時光儀器走廊 (雨強、雨量)

語音導覽

【虹吸式雨量計】
虹吸式雨量計外部會配有承雨筒,從承雨筒經導水管而來之雨水,由接水漏斗而集中於調整筒及儲水桶中,隨水位增高而使浮桶上升,浮筒軸上裝置之自記筆尖也隨之上升,因而將桶內之水位,亦即降雨量記錄於自記圓筒時鐘之自記紙上。貯水桶內貯滿雨水時即從玻璃或金屬製之虹吸管排出雨水,虹吸管排水完畢時,浮桶又降至貯水桶之最下位,此時筆尖又歸於自記紙所示之零點,如此往返動作,降雨停止時筆尖即停在當時之位置不再升降,即以記錄成直線。

【雨量強度感應器】
此為測量降雨強度的儀器,有一口徑20公分之承雨外筒承接雨水,經由感測器以量測降雨強度。其構造有:承雨外筒、承雨器、透明壓克力油槽,及水滴計數裝置。感應部動作原理為將油、水加入承雨器及油槽中,承雨器油面及油槽內油面,與排水管開口部之水面呈一平衡狀態,若水流進承雨器時,各管之平衡即受破壞,流進承雨筒的水通過虹吸管從噴水口滴入透明壓克力油槽中,噴水口形成的水滴大小約0.0083mm之水量,當水滴通過且阻斷光束時,光電水滴計數裝置接受亮度減少,內部電阻值激增,透過水滴通過且阻斷光束開關計算水滴的數目,便可得知降雨強度。水滴最後掉落至油槽下層排出。

更多關於雨量強度感應器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tDMAMz4m4F4

【傾斗式雨量計 / 雪地用傾斗式雨量計】
雨量計中的傾斗平均分成左右兩等分,以不穩定平衡狀態置於水平軸上,靜止狀態時,一邊傾斗在下方靠著止動螺絲,另一邊在上方準備承接雨水。雨水進入承雨口,經過濾網流入緩衝漏斗,再流入在上方的傾斗中,當傾斗內累積到一定雨量時,即會因雨水重量而將水倒出,傾倒同時,裝置於傾斗轉軸上之磁石凌空略過磁簧開關,使簧片接觸通電,產生一個脈衝訊號,另一邊的傾斗立即移至上方,繼續承接降水,如此交互接水和倒水,連續發出脈衝訊號,將訊號傳送到記錄裝置,便可得到雨量觀測值。
在高山或是高緯度容易降雪結冰的地方,雨量計必須配備加熱器來避免因為結冰而無法測量雨或雪量,此處所展示的加熱器是丙烷燃燒器,這是一種早期的加熱裝置,若有固態降水時點燃丙烷燃燒器,可將冰雪融化成液體以傾斗測量降水量,因為需要人工點火,比較不方便且危險;現今使用的加熱器都以電力為熱能來源,相對較為方便且安全。

更多關於傾斗式雨量計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KeM3RRedWiw

【撞擊式雨量感應器】
此型的撞擊式雨量感應器包含一個不鏽鋼蓋及蓋內的感應器,由於不同大小的雨滴或冰雹在落下時的撞擊力道不同,利用感應器可以將雨滴的大小及數量轉換為數位訊號,並利用雜訊過濾技術將不是雨滴的訊號排除,可測量的參數包含累計降雨量、當前降雨強度、降雨強度極值及降雨持續時間,透過測量單獨的雨滴,可以高精度地計算雨量和雨強。該感應器同時也能分辨冰雹與雨滴,並可測量冰雹累積的量、強度、時間等等參數。

時光儀器走廊 (日照、日射)

語音導覽

【約旦式日照計】
約旦式日照計為1838年英國人Jordan所設計,用來觀測每天日照的時數有多少。其主要構造為一黃銅製圓筒,圓筒軸線對準真北方向,在其二側開各開一小孔以便陽光射入筒內,筒內放置感光紙,圓筒上面有一遮光板,當太陽在子午線面時,遮光板之外縁遮去各通光孔之一半,以區分上、下午之日照時數。感光紙在夜間沒有陽光時放入,日落後收起,經過陽光照射之感光紙加以顯影及定影,即可看出太陽照射之時間。中央氣象署所屬氣象觀測站都已停用約旦日照計,因顯影藥水具有毒性,且藥水調配的濃度會影響觀測數據品質;現今採用電子數位式之日照計,可即時精準的得到日照數據。

更多關於約旦式日照計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lL0stk-EM54

【康培斯托克式日照計】
簡稱康式日照計主要部分為直徑10公分之玻璃球,安置於半徑7.3公分之圓弧架內,安裝時需注意儀器長軸對準真南北;傾斜角度設定為測站所在之緯度值。當太陽光透過玻璃球,聚焦於圓弧架內記錄卡紙上時會燒出焦痕,根據焦痕的長度即可測得日照時數。由於太陽赤緯角(也就是太陽與赤道之夾角)隨季節而變,所以陽光焦點落在圓弧架內之位置亦會隨之南北上下移動;圓弧架內有三條槽,用於插入適用不同季節之記錄卡紙:
直形記錄卡紙:適用於春秋兩季,可裝入圓弧架內中間紙槽。
長弧記錄卡紙:適用於夏季,可裝入圓弧架內偏南紙槽。
短弧記錄卡紙:適用於冬季,可裝入圓弧架內偏北紙槽。
康式日照計目前在氣象署所屬氣象站仍然使用中,作為人工觀測日照時數的儀器,並作為自動日照計的備援。

更多關於康培斯托克式日照計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QwrEkIHa4K0

【旋轉式日照時數感應器】
旋轉式日照時數感應器,是現今氣象署所屬氣象站使用中的自動觀測儀器。主體結構是玻璃圓柱管和內部會旋轉的金屬圓柱。在玻璃圓柱管內裝置回轉反照鏡與太陽電池,太陽電池裝置在玻璃圓柱管之上端,柱管之外端以不銹鋼包住,以防止外面之太陽光直接射入太陽電池上。回轉反照鏡為一不銹鋼金屬圓柱,金屬圓柱之中心軸與玻璃圓柱管一致,其上端切割成光滑斜面來將陽光反射到太陽電池,金屬圓柱下端與轉動馬達連接。轉動馬達設計每 36 秒轉動一圈。每當轉動馬達將回轉反照鏡轉動至斜面朝向太陽時,太陽之直達光即可被斜面反射至太陽電池上。太陽電池接收到之反射直達光強度如超過 120W/m2時,即輸出一脈波信號給記錄器,就是這36秒有量到超過標準的陽光。整個玻璃管的斜度在斜面上設計有三段斜度,用以反射不同季節之太陽直達光。

更多關於旋轉式日照時數感應器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8N7h6-59gQk

【全天輻射儀與直達日射儀】
全天輻射感應器(左) ,也是目前在氣象署所屬氣象站使用中的自動觀測儀器。是用來量測太陽光輻射量的強弱,在半球形玻璃罩裡面有一日射感應器,外部以圓形鑄鐵槽盛裝,感應器係以兩種不同金屬作成之多組熱電偶連接而成,上面塗上黑色,半球形玻璃罩邊以白色蓋子罩住,以防輻射熱影響測值。其原理係利用陽光照射在熱電偶上產生的電壓,再以電壓換算相對應的日射量。輻射量愈大,電壓愈大,全天輻射感應器之受光面以二層玻璃半球罩密閉保護,第一層隔絕灰塵及濕氣,第二層玻璃罩僅允許部分輻射波長通過,量測光波範圍可達0.3-5.0um,但通常為0.3–3.0um。

直達日射儀(右)由導光筒、感應部分和太陽追蹤器所組成。太陽追蹤器上有緯度校正刻度及水準儀以供定位。圓形導光筒底部裝置一熱電偶感應器,導光筒裡面有光圈數個及塗黑之內壁,以排除散射及反射光源;筒口用玻璃封閉,防止雨水進入,筒口上端裝置濾光片,容許波長0.3μm~3.0μm之太陽輻射通過。為了對準太陽,筒口圓環上有一小孔,筒末端圓環有一白色瓷盤,瓷盤上有一黑點,小孔與黑點連線與導光筒中心軸平行,如果光線透過小孔落在黑點上,表示導光筒對準太陽,則太陽的直達光就直射在導光筒末端的感應面上。氣象署所屬氣象站已停用直達日射儀。

更多關於全天輻射儀及直達日射儀的簡介,可上氣象署官方Youtube觀看一分鐘的簡介影片: https://youtu.be/W_uFRRHtVqQ

氣象現代化

語音導覽

中央氣象署近年在『生活有氣象』的願景下,持續推動氣象現代化業務,包括觀測現代化及災防化、預報精緻化及客製化、服務多元化等三大面向,希能提供更精準的天氣預報資訊及更有效的氣象服務。
觀測現代化及災防化:本局近年來不斷提升更精細的氣象觀測技術,對於劇烈天氣的預警、災防有很大的助益。其中包含:衛星、防災降雨雷達及雨滴譜儀觀測網、閃電與落雷監測系統、飛機投落送、建置強地動觀測網、井下地震觀測網等觀測設備。

預報精緻化及客製化:本局氣象預報的主要參考依據為數值天氣預報,以超級電腦(至今為第五代)運算巨量的氣象資料,模擬未來的天氣預報。2012年起由縣市單點預報進展到全國368個鄉鎮天氣預報,並因氣象預報資料的數位化,產製更多精緻化與生活化的天氣預報。包括原鄉部落、客庄、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及國內大型活動,也提供客製化預報。另,提供跨領域客製化的合作服務,目前超過50個政府機關跨機關合作,包括公路、鐵路、水利等及各縣市政府,提供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SUMS)的客製化防災應用,整合防災加乘效用。

服務多元化:建置多元服務平台及管道,提供網站、「生活氣象」APP,即時顯示各種氣象及地震資訊於智慧型手機及行動裝置;並透過網路社群FB粉絲頁、LINE推播,將各樣實用氣象資訊迅速傳播到您手上。另,發展強震即時警報服務,並於全國超過3500所學校校園應用,並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PWS」發布國家級警報,民眾可透過手機接收最即時地震告警訊息。

氣象署未來仍將積極產出有防災運用價值之氣象產品,並與各防災應變機關單位建立良性的互動機制,落實氣象資訊的社會效益。另外,善用網路社群新媒體,提供多元化氣象服務,推廣氣象科普知識,加強國人面對天氣災害之應對能力。

實境新視界-VR體驗區

語音導覽

氣象署為了提升地震防災宣導成效,引入創新科技,規劃採用360度虛擬實境技術播放地震防災教育虛擬實境影片,期透過最新最夯的科技應用平台,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使內容更貼近生活,對於地震防災教育留下深刻印象,進而吸引民眾。
影片總長共4分20秒,主要分為四個場景,第一個場景在高樓的客廳,電視畫面插播中央氣象署的地震速報並且場景開始搖晃,接著所有室內物品、家具都掉落到地板以及位移,第二個場景來到室外,大樓倒塌的景象映入眼簾,救難人員進入災區救援,其他災損情況依序播放,第三個場景為公共場合,可觀察面對地震的來襲民眾又是如何因應,最後一個場景回到開場的客廳恢復到地震來襲前的完好樣貌。

VR設施注意事項:
一、基於生心理考量,7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VR設備。
二、安全起見,患有癲癇者請勿使用VR設備。
三、少數人在使用VR設備時,可能會產生頭暈、噁心症狀,若感覺不適,請立即閉上眼睛並舉手,由工作人員為您脫卸VR設備。
四、體驗時請聽從工作人員指示,以免配戴錯誤損壞相關設備。

實境新視界-環形劇場

語音導覽

氣象實境新視界環形劇場於106年新開幕,為呈現氣象傳播之多元展演,提供觀眾新的視覺及數位化體驗,劇場設計採弧形投影牆面,展現5:1的弧形視角120度寬廣視野,提供來署參訪民眾耳目一新的環景劇場體驗,深具實境感及科技感。並製作播出豐富的展演影片,內容包括氣象、地震、海象、天文等領域,讓觀眾在觀賞影片時亦能獲得更多氣象科普知識。

SOS劇場

語音導覽

SOS劇場不是求救劇場,SOS是"Science On A Sphere"的縮寫,意即球體上的科學,透過周圍4台投影機投影在直徑173cm的大球上,就像從外太空回看地球的感覺,也可以由如此廣闊的視角去觀察氣象、海象、氣候、地震、天文等現象,目前共存有超過800支影片與圖資,並透過氣象署同仁解說進一步瞭解地球科學等知識。

資料浮標與海豚-3D立體拍照

語音導覽

請攝影者站在腳掌區,模特兒在浮標地貼就定位拍照後,您就可以融入大海,與浮標、海豚同游喔!
海氣象資料浮標為海上無人觀測站,負責收集波浪、海溫、風速風向、氣溫及氣壓等資料,提供海上活動、漁民作業及海上航行應用。
風吹浪起,資料浮標風雨無阻,認真執行任務,入夜後紅色閃爍的燈光,是一座指示方向的浮動燈塔。氣象署資料浮標站分佈於臺灣四周海域,其中最遠的臺東外洋資料浮標,離岸約300公里,水深約5,700公尺。

中央氣象署天文臺

語音導覽

中央氣象署天文臺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天文臺,自1913年的簡易式平頂觀測室開始迄今,經過2次的原址改建,目前天文臺為圓頂式,坐落於臺北局本部8樓。在民國100年,天文臺內的設備已經全面自動化,目前有口徑22.8公分之折射式望遠鏡作為觀測主鏡,並另有2隻副鏡輔助影像觀測,從事太陽、月球、行星及各類天文現象觀測。
本天文臺為國際太陽黑子資料中心之合作天文臺,每天均會觀測太陽黑子,將觀測資料編碼透過網路傳送至該中心,並配合局內之太空天氣辦公室監測太陽活動。

地震宣導走廊

語音導覽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造成臺灣每天至少有一百多起的地震發生,大部分地震位於東部及東北地區,也有規模較大的地震發生在臺灣西部的情形發生,為了監測臺灣地震活動,氣象署自1989年成立地震測報中心,在全臺建置完整的地震觀測網。自1991年開始啟用自動化之地震速報系統,即時由數據專線傳回各站所接收到的地震資料,當有地震發生,系統快速解算出震源參數,再透過大眾媒體、電信設備、網路等管道傳遞地震報告資訊。
氣象署以既有的即時地震測站,發展強震即時警報,利用少數近震央測站,快速獲得地震資訊,部分地區甚至能在破壞性震波抵達前,得知預估震度及震波到達時間,提早進行防範保護動作,達到減災的效用。
歷史記載臺灣在1867年在基隆外海發生地震,沿海有海嘯的產生,造成數百人的死傷。有鑑於歷史海嘯事件的發生,中央氣象署依照海嘯可能的威脅程度與侵襲時間,分別發布海嘯消息、海嘯警訊、海嘯警報與海嘯報告等4項海嘯資訊。發布內容包括可能受海嘯侵襲之警戒分區的海嘯波預估到達時間與最大預估波高,以及海嘯來襲後,潮位站實際觀測的海嘯波到達時間與波高。相關資訊將迅速通報中央災害防救主管機關、相關單位以及新聞傳播機構,採取必要措施。

觀測坪

語音導覽

來到中央氣象署門口,大家可以猜猜現在氣溫幾度,答案就在眼前的巨型溫度計上!而巨型溫度計的資料其實是來自旁邊觀測坪喔!
觀測坪內當然有課本上介紹的百葉箱,還有需要人為操作的儀器,例如蒸發皿及酸雨採樣器等,也有隨時隨刻都在記錄的氣象儀器,馬上告訴我們現在的溫度、濕度及雨量等資訊。想知道這些觀測的細節及應用嗎?透過專人講解會認識更多唷!

衛星天線塔

位於臺北市博愛特區的氣象署,大門口聳立著一座八角形的白色巨塔,不畏風雨地屹立了30餘個年頭。雖然靜靜地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卻帶給匆忙路過的人們一種熟悉的印象,遠遠望著就知道氣象署到了。無論你要到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北一女中或是中正紀念堂,為路過的旅客指引一個方向,高高的白色圓球,那就是氣象署。
這座高37公尺的衛星資料追蹤塔,塔頂的圓球內裝置了一個可360度旋轉的天線,由於內部的儀器相當精密,因此外罩必須能抗強風,且完全防水。這座高塔主要是接收各國的繞極軌道氣象衛星資料,包括美國、歐洲、中國大陸等衛星,平均每日觀測達20幾次,每次5~30分鐘不等。
高塔外觀就像傳統的水銀式溫度計,為了能充分運用12層樓高的優勢並依建物的外型展現本局的服務形象,強化服務內涵,建立友善的即時資訊服務環境,於是在102年底建置了一座大型溫度計。為了達到宣傳效果,在LED的呈現上以自動化接收即時溫度資料、即時顯示以及方便隨時變換作為訊息宣導之用為整個設計的主軸。溫度的呈現也會因星期的不同,採紅到紫七彩顏色來作呈現,增加顏色的豐富度,讓畫面更美。
「生活有氣象」,只要您需要,天氣的資訊隨時都在你我的身邊。有了這樣的大溫度計,除了可美化環境外,也默默地矗立著,只要經過氣象署的時候,抬頭一望就可以知道現在的溫度。透過媒體的免費報導,創造流行話題,可提高民眾對氣象的重視,在生活中善用天氣資訊,因為「能掌握天氣,就沒有壞天氣」。

迎賓牆-Visual wall

語音導覽

這是一套視覺意象互動投影牆及訊息牆,迎接來賓及民眾的蒞臨指導與參訪,透過四季氣象的詩情畫意及趣味互動,展現氣象署朝向文創新氣象的決心,以嶄新的風貌,全新的視覺歡迎您。

媒體資訊導覽系統- MT Wall

語音導覽

這套大型的觸控牆,是目前國內第一套無接縫一體成型的超大型觸控導覽顯示器,寬6公尺,高1.5公尺,畫質鮮明銳利來自於三台Full Hd高流明投影技術拼接融合而成,且更結合最新的手指多點觸控技術,將氣象,海象及地震的即時資訊,以全新的視覺風貌,專業的圖資呈現,提供預報員更直覺,快速及精確的資料解析,展現氣象署蛻變的用心。

鏡面體感-Body Show

語音導覽

這個系統叫做鏡面體感系統,在視覺上它是利用雙鍍膜鏡面顯示器與影像結合,營造出虛幻的空間感,當不顯示時看起來像是一面鏡子;顯示時影像彷彿飄浮在鏡子當中一樣。它可以偵測來賓的肢體動作,並藉由肢體互動來操控內容的呈現。是體驗創新與生活科技最好的平台之一,也是首創以體感操控結合氣象應用的成功案例。

櫥窗導覽-Window Show

語音導覽

各位貴賓看到眼前這樣薄薄的一片,不但可以顯示多媒體影像,又可以進行觸控導覽,沒有錯,這套薄型顯示系統也是具備先進的多點觸控技術,提供民眾自由查詢即時海象資訊以及觀賞氣象相關的科普教育影片,新奇的科技櫥窗,搭配最先進的觸控技術,成功的吸引民眾前來互動,大大的提高氣象資訊導覽的樂趣。

地動球-Rolling Ball

語音導覽

這是一顆半球體的地球顯示裝置,不再需要透過手持遙控器,就可以讓民眾輕鬆的自由流覽世界圖資及相關資訊,而且這也是全台第一顆結合多點觸控功能的投影地球,並且系統更連結了全球百大都市的即時天氣資訊,且提供了更直覺的觸控查訊功能,讓氣象科技更貼心。

立體浮空展台-Fly Show

語音導覽

這個系統叫做立體浮空展台,它是由四面半反射玻璃利用反射與折射的原理讓影像飄浮在中間呈現立體效果,它會將即時氣象預報、科普教育以及遠端的實況攝影漂浮顯示在您所看到的這個三角錐的空間中,當您360度環繞這個展台時,無論在哪一角度,您都可以觀賞到立體浮空影像。是目前國內唯一可以顯示即時資訊又可以轉播實況的立體浮空展。

此為預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