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香港乐坛从前: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林子祥...(排名没有先后,想到谁就先写)。香港乐坛现在:那谁、那谁谁、那谁谁谁.…
关注者
440
被浏览
1,035,120

147 个回答

看了很多回答,我把我自己的观点和大家的观点结合一下。

写得比较杂,请见谅。

1,香港乐坛过度商业化、急功近利的风气。

我觉得这个是核心要领。很多答案提到了日语翻唱,“因为没得日语歌翻唱了所以粤语歌坛衰弱了”的论调在很多答案里面出现,但这也犯了几个认知误区:

1)粤语歌坛在80年代翻唱浪潮迎来高峰是事实,但也有很多粤语原创名曲和原创大神。如Beyond、黄霑、顾嘉辉、陈百强等人以及他们给自己和别人写的歌,他们的原创歌曲至今传唱不断。同样的就连张学友、王菲这些唱翻唱歌走红的歌手,让他们真正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也都是原创歌曲。

2)粤语歌坛真正出现衰退的时候是90年代末期,可此时日语歌坛在90年代末期和00年代初还有“平成三大歌姬”,日语歌市场迎来了比之前还要大的巅峰(有多少日音饭是在这个时期入坑的?)。按这个“因为没得日语歌翻唱了所以粤语歌坛衰弱了”的推论,当时其实还是有很多日语歌可以翻唱的,可粤语歌坛还是衰败了啊。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港乐乐坛“金钱至上”“商业化严重”的问题。

说实话,就香港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体量,当时竟然成了全亚洲几亿人的娱乐中心年年产出成千上百部电影和歌曲,你们不觉得很奇怪吗?

原因就在于:当时香港的文娱产业“求量不求精”。

不光是歌坛、影坛也是如此,甚至更严重。

香港乐坛有这样的奇景:一个大热歌手一年可以能出四、五张唱片!而一张唱片都能保持有十首歌左右!

要知道台湾省出道的孙燕姿最忙的时候那也才三年出五张,平均一年1.5张而已啊!

香港本来就一个城市的体量,原创音乐人也就那么几个,他们集中专为一个歌手肝出那么多唱片的歌曲还行,可香港不止一个歌手啊!

唱片公司为了让歌手保持热度,就要让他们疯狂发片。可香港的原创音乐人本来就少,而且写歌还是大部分保持“求精不求量”的原则,唱片公司不可能完全依赖他们,那怎么办?

于是外来歌曲翻唱出现了。

现成的且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曲子,以及香港的很多唱片公司如宝丽金、新艺宝等拥有很多日本、台湾等地的歌手版权,翻唱成本低且运作自然会相当轻松快捷。

所以像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张学友等人早年可以轻松发片一年三、四张唱片甚至更多。

后来等到他们顺应9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原创运动”以及去台湾发国语唱片的时候,基本都是原创唱片的正常产量,一年一两张的发。

这也造成了香港乐坛的“泡沫繁荣”,跟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一个道理。

“原创运动”发起后,香港歌坛也开始像台湾一样尝试“原创占大头”,而不是之前的“原创翻唱各半分”的局面。

但刚刚也说了,香港也就一个市的体量,原创人才占比可是被台湾压得死死的。产量自然也干不过本地人口就有2000万以上+新马等地外援加持的台湾歌坛。

可以这么说:就算进入“原创运动”,香港一年的原创歌曲(不考虑质量)数目,还不如台湾一年的原创高质量歌曲。

同样的,香港歌坛的过于追求商业成功,也造成了(2)的局面。


2,粤语歌市场受众不及国语歌,造成大量香港歌手和公司“北上”。

注意这个”北上“的“”,90年代还不是指“beijing”,而是“Taipei”。

90年代的台湾地区形成了比香港还要完整庞大的唱片市场体系,由于人口占比和国语歌受众广阔,台湾地区在实体唱片黄金时期是可以一张唱片“仅本地销量就有百万出头”。相比较仅几百万的人口,一张唱片总销量几十万便是登顶的香港。

如果你是唱片公司,你觉得哪个市场更赚钱?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张学友之前发了那么多国语唱片后(是的,《吻别》可不是学友第一张国语专辑),直到《吻别》真正大爆、创造台湾销量记录后,宝丽金才真正开始使出全公司之力,力推学友。让他从93年到01年,进行”一年两语“(一年一张粤语专辑和一张国语专辑)方案。

就是为了让他在香港市场稳居一线的同时,攻占台湾国语市场。

从《吻别》到《走过1999》,他的国语专辑在台湾地区的销量榜单全部入榜,属(香港)男歌手第一。

但这也造成了一点:一些香港歌手在公司安排等多方面因素,开始忽视粤语歌,主攻国语歌

典型代表林忆莲女士、王菲女士。

作为最早打入台湾市场的香港女歌手林忆莲,90年代在香港风头不如从前之后,开始把台湾市场视为中心。尽管期间也发行过很多粤语专辑,但知名度和传唱度不及国语专辑。

王菲女士更绝。仗着自己”内地出身“带来的语言优势,比学友幸运,94年的国语一专《迷》和二专《天空》首发在台湾就大卖。96年签约百代唱片后,更是”翻脸不认人“地宣布从此不再出粤语正规唱片。(之后还是“心软”地照顾粤语歌迷,唱几首国语歌曲的粤语版)。但也因为不再唱粤语歌,专攻国语歌后便成功地打开了内地市场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市场,成为了亚洲天后。

而且台湾那边的标准国语,其实就跟我们大陆人说的普通话没什么区别。

仔细想想,如果他们都只唱粤语,他们就是永远出不了香港及两广地区。

而唱国语歌,在打开台湾市场的同时,也是间接的帮他们打开了更大的内地市场。

实现了”Taipei“和”Beijing“的双”北上“。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唱片公司和有事业心的歌手,是会选择”北上“国语歌还是”就地“粤语歌?

这应该很明显吧!

就连郑秀文和陈慧琳这种”香港本土天后“也都要有像《值得》《记事本》《不如跳舞》这些国语热单在非粤语地区获得一些人气。

(补:感谢 @老白 的例子,邓紫棋跟王菲一样也是”内地出身、香港起家、又返内地更上一层楼“的代表)


3,粤语歌坛靠很多”附属“属性加成才有很大的受众。

除了两广地区,内地其他地区的多少人是直接通过歌曲本身就了解粤语歌?

很多人是不是通过歌手本人或者电影电视剧了解到的?

现在有互联网,大家可以自行寻找好的粤语歌。

早年粤语歌的传唱度其实很大程度也要归功于影视主题曲属性香港歌手在唱完了大热国语歌后又带热的。

还是说张学友,他在93年《吻别》之前就已经是香港一线歌手了,但《吻别》的发行才让他真正意义上直接打开台湾乃至整个大中华市场,其中《吻别》好几首歌还是他之前唱过的粤语歌的国语版。到现在内地的听众听到这些歌更早的粤语版本的时候,也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是”xx歌的粤语版“。

而像《乱世巨星》《友情岁月》这些歌就是典型的“影视片带歌”,如果脱离了《古惑仔》系列,这些歌的传唱度不可能会有现在那么高。


4、音乐种类单一,另类的风格市场反响不好。

尽管90年代香港歌坛尝试将多样的曲风融入粤语歌,像王菲的英伦摇滚、黎明雷颂德的电音、学友的交响乐和音乐剧等等。但都没有改变当时香港歌坛流行歌曲为主、成人芭乐泛滥且俗套的局面。

尽管还有像谢霆锋这种走”非芭乐“路子成功的,在当时的港乐里也是个另类。

林忆莲曾有一张音乐性极强的粤语神专《野花》,放到现在它的风格依旧是超前的,结果就是因为当年市场反响不好,加之香港的女歌手竞争进入白热化,逼得她专攻台湾市场。

而反观台湾乐坛,自陶喆将美式R&B引入台湾后,华语乐坛出现了新的苗头。

张惠妹、李玟、王力宏、周杰伦、五月天、F.I.R等人和团体,在远比香港歌坛还要健康的台湾音乐市场基础上,将各类多元化音乐风格玩出了花来。除了陶喆引入的R&B,还有张惠妹、张震岳的原住民音乐、李玟的欧美风舞曲、周杰伦和王力宏的中文说唱与中国风、F.I.R的异域风格等等。集体将华语乐坛带入到了新高度,加上国语歌曲在大中华以及整个亚太市场的受众,台湾乐坛会在90年代末期从音乐性和市场上全面反超甚至碾压香港歌坛,完全板上钉钉的事。

未完待续。。。。。



看了评论区里面很多大佬们的看法,都对我的回答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充。

我再来说说我的补充:

5,媒体和公司的过分造势垄断,也“压死”了港乐几个好苗子。

这其实还是(1)的一部分,但我想水一下文章(doge)特地单独讲一讲。

有一个例子,不知道合不合适:李克勤

港乐迷都知道,他算是一个比较“悲催”的存在。

多悲催呢?

比张学友晚一年出道(还是宝丽金同门),却是在2002年才拿到了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而四大天王中该奖项”奖运“最倒霉的还是张学友,但他在96年就拿到了。)

89年第一次拿十大中文的时候,张学友已经拿了4个了。

他的悲剧就是——跟学友一样在”谭张争霸“时期出道走红,又被”四大天王“压成”第五天王“,新千年后才”多年媳妇熬成婆“。

其实挺可惜的,他的唱功可以说是港乐妥妥的一线及以上。

但出道的时候恰好是”谭张争霸“时期,媒体的关注焦点都在谭咏麟和张国荣身上。谭校长也还是宝丽金那时候的一哥,公司也是跟媒体一样把宣传资源和重心给了校长,学友和哈肯当时都在公司里做冷板凳呢!

但张学友当时还算是新人里面最幸运的那种!宝丽金早年给他的资源也不是很好,可他刚出道一年就能有第一首hit,专辑唱片也是破了白金销量的。以至于低谷期来了,自己起码还有几滴血是能在香港市场中杀回来。

接着80年代”三王一后“纷纷淡出,四大天王时代到来。

整个90年代全港的粉丝、媒体和唱片公司都在为四大天王疯狂。

香港各大颁奖典礼:评选十首歌曲,四大天王占了六七首是常态,哈肯能选入一首便是大成功;而评选男歌手,几乎就没有哈肯的事,因为粉丝和媒体都在关注四大天王,他就是一个”陪衬“。

整个90年代也就台湾的周华健还能让媒体用”天王杀手“来炒一炒。

宝丽金一哥也从校长转成了学友,与哈肯无关。

哈肯在上个世纪的存在感相当低,低到外人谈论那时的香港乐坛,能提到他的都算是真爱了。


以李克勤的视角看,当时的香港乐坛几乎是所有媒体公司都在全力造”神“、”引战“。

天王天后一大堆,就连学友92年刚刚坐稳一线列入四大天王不说,还直接来了个”歌神“名号给他本人不小的压力。

”谭张争霸“玩的过火了,逼得两个主角一个退出颁奖、一个退出歌坛。

”四大天王“紧随其后,几乎要重蹈覆辙,让主角之一的张学友都看不下去了,在93年的十大中文拿奖时,获奖感言就直言希望四个人的粉丝和谐共处,不要历史重演。

这其实也是香港歌坛过度商业化的一个表现:为了实现商业上的垄断,疯狂造星造神的。

80年代谭咏麟和张国荣,把当时包括张学友李克勤的男歌手压得死死的;

90年代张学友所在的四大天王,把许志安古巨基在内的男歌手压得死死的;

许志安出点头,都要等到四大天王相继淡出后、陈奕迅张敬轩等新起之秀形成绝对垄断之前。


各大唱片公司为了抢夺市场,在舆论和资源上疯狂”捧人“。

这就导致了,整个90年代香港歌坛是绕着四大天王转的!

不论颁奖典礼,还是流行歌曲排行榜,甚至是官方级别的表演,四大天王出场即焦点。

但这也造成了反噬:

四大天王相继淡出的时候,香港没人能在商业影响力接他们的班了。

谭张之后,四大天王还能以”不错的形象包装+良好的业务能力+香港强大的商业化包装“,撑住了港台地区商业偶像市场的空白。

可四大天王之后呢?

形象不错的,实力不够良好;实力超群的,形象却不吃香。

两者兼具的,谢霆锋算一个。《谢谢你的爱1999》火遍亚洲。

但台湾同时也迎来了周杰伦、王力宏等人。

加之香港在90年代中后期,造星势头、包装能力跟此时的香港歌坛一样”落后了“,渐渐地败给了台湾。

霆锋也是无能为力啊!


6,全球唱片市场大缩水, 盗版、互联网MP3的大冲击。

这其实是整个华语歌坛之病痛,但对于最早形成正规唱片市场的港台地区而言,这个伤痛更大。

1)唱片市场大缩水。其实放眼全球,没有一个地区可以逃过其伤害:

美国为例:

欧美大热歌手,Micheal Jackson、Madonna、Mariah Carey、Celine Dion、Janet Jackson、Whitney Houston等人

在80、90年代实体唱片黄金期,他们事业巅峰期的唱片销量分分钟都是几千万起步,而一旦销量“下滑”到几百万,就是他们的“事业flop”。

到了lady gaga、Taylor Swift一代,已经是数字下载了。这个时期欧美实体唱片市场还行,起码一个大热歌手还能有几张百万唱片。但也没有当年那么景气了,不然Adele也不会成为21世纪销量Bug。(《21》的3100万和《25》的近2000万放在90年代还算不上什么,但在数字下载时代和流媒体时代实体唱片还能有这种销量是真的恐怖。)

再到Ariana Grande一代,就是流媒体时代。对实体唱片的冲击,已经到了首周几万就能登顶billboard。而Billboard也”与时俱进“,以流媒体点击量换算,来统计为“专辑销量”。

再说回港台地区

台湾地区在90年代,像张学友、张惠妹这些大热歌手,台湾本地就是百万销量出头。

可到了2000年代之后,即便是周杰伦,台湾本土最高销量也就几十万。他的百万销量是全亚洲地区撑的。

而21世纪台湾本土销量前十里头,冠亚军是陶喆的《I'm OK》和张学友的《走过1999》

分别是43万和42万张。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张都是1999年底发行的,只是销量计到了2000年。

而且作为90年代销量王的张学友,《走过1999》也成了他最后一张全亚洲销量破百万的唱片。

好一些的台湾市场都这样了,那更别提香港了。

张学友的《真情流露》当年45万,还是全港9白金。如果以现在的香港白金唱片标准来算,就是15白金(3万一白金),都可以申请钻石唱片了都!(10白金一钻石)

但造成港台唱片市场比欧美、甚至日本还要下滑的最大原因,其实还是盗版和MP3的”功劳“。

2)盗版的伤痛摘自度娘“华语流行音乐”:

在过去台湾市场上,盗版占有率一直控制在15%左右,突然在世纪末盗版业者愈加嚣张。99年,盗版占有率一下子高扬到35%,在2001年更是夸张的达到48%,彻底打击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当时香港也饱受盗版困扰,ifpi不断调低认证数字,台湾IFPI为避免台湾重蹈覆辙,从1999年开始发起一连串活动抵制盗版。可是情况愈演愈烈,IFPI宣布盗版不除将不再公布台湾业界销售榜单和排行数字统计,至今台湾仍然没有官方的销售数字统计,使得台湾音乐在华语界的统治力一降再降。

香港其实早在93、94年的时候,盗版就很猖狂了。

93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张学友(怎么总是你?)就在获奖感言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正版唱片。

94年TVB集中了大部分当红歌星,举办了“全港反翻版大行动”。就已经说明当时香港唱片市场的盗版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

但此时盗版对香港市场的影响还没有达到顶峰,随后互联网的崛起让盗版的毁灭性加持了buff。

3)互联网MP3

这对香港歌坛的毁灭性是空前绝后的。

它让盗版实现了从实体唱片到网络数据的转变,也对港乐市场和新一代听众的音乐消费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实体唱片,无论正版还是盗版。你都得花钱,大家听新歌还是要去唱片店买。

MP3呢?

”嘿嘿!老子免费!你只要在个人电脑上动一下小鼠标下载一下就可以听了!“

这对整个港台传统唱片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因为早前唱片公司赚钱,唱片销量收入就是大头,歌手和词曲编创作者的版权收入来源很大程度上就取自销量收入的分成。

哪怕是盗版唱片,也只是让歌手的唱片销量出现了下滑,但公司和市场多少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打压盗版唱片商、多少还能有一点钱赚。

MP3倒好,直接让听众连唱片店都不用去、一分钱都不花,就能听歌。

唱片公司一时半会也没适应过来,加之当时港台乃至整个华语歌坛的互联网音乐下载混乱,没有像欧美那样,有专门的音乐下载平台与之建立商业合作。

可以说,盗版+MP3下载,

一下子让唱片销量,比盗版唱片时期还要大跳水。传统财路再收紧,唱片公司的处境也不好过。该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收购。

如宝丽金被环球收购,飞图被英皇唱片收购。。。。

同样的,词曲编创作人的收入也因此再下滑,这些幕后创作人的收入分成本来也没多少,唱片市场进入大寒冬期,收入就更少了。

没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让自己保持创作动力,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作品创作,甚至只能创作一些市场流行的口水情歌。那歌坛质量自然也就下滑了。


虽然后来香港歌坛的业内外人士共同努力,以及在歌曲创作上成功以“小众另类”“话题性高”“质量取胜”找到了出路,很好的度过了这个市场寒冬。

但粤语歌的市场竞争力如我之前所讲,本来就不如国语歌,加上盗版MP3对港乐歌坛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就算港乐回了点血,但市场和影响力也被打回了原形。

没几个人说到点子上的,这根本不是他们不努力,词曲写的不好,歌手唱的不行。互联网的兴起直接干掉唱片行业了,加上版权问题,唱歌不挣钱了,市场自然就萎靡不振了,要不是近年内地的各种唱歌综艺节目异军突起,整个华语圈将会继续低迷。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乐坛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