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華為 P40 Pro:超班的「相機」…GMS 問題仍待適應 | Techritual 香港【開箱評測】華為 P40 Pro:超班的「相機」…GMS 問題仍待適應 | Techritual 香港

【開箱評測】華為 P40 Pro:超班的「相機」…GMS 問題仍待適應

華為 P40 系列在港正式發售,最高階的 P40 Pro+ 最快要等到 6 月才有貨,換言之目前大家可以買到、玩到的同系列最強配置就是 P40 Pro 了。

P40 Pro 在定位上雖非頂尖,但除了處理器規格與 P40 Pro+ 看齊之外,其拍攝規格也絕非一般,單是潛望鏡式的 5 倍光學變焦鏡頭已經足以讓它可以與 Samsung Galaxy S20 中的最強型號 S20 Ultra 一鬥。

筆者使用了 P40 Pro 已經半個月時間,也是時侯與大家來個詳細評測,也好讓大家了解一下 P40 Pro 的拍攝質素強到甚麼地步。

P40 Pro 詳細規格

屏幕尺寸:6.58 吋 AMOLED,解像度 1200 x 2640
機身體積:158.2 x 72.6 x 9 mm
重量:209g
處理器:Kirin 990 5G (2x 2.86GHz + 2x 2.36Ghz + 4x 1.95Ghz)
儲存空間:8GB RAM + 256GB ROM
主相機:5000 萬像素 (標準)、4000 萬像素 (超廣角)、1200 萬像素 (5 倍長焦)、ToF 距離感測
前置相機:3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200mAh
防水:有
WiFi 6:有
無線充電:有
5G:有
其他:支援 IP68、WiFi 6

延伸閱讀:【詳解】什麼是 WiFi 6?特性與速度,支援路由器及手機推介 2020

手感、機身設計

早前在 P40 系列兩機抵港之時,我們就已經找來實機為各位進行過開箱及對比;P40 Pro 的機身設計與最高階的 P40 Pro+ 相差無幾,同樣採用 6.58 吋的四曲邊屏幕,比 P40 大上些許,另外在背面的鏡頭為四鏡組合。

▲ P40 Pro(左)比 P40 明顯要大上一個碼

單論外型,P40 Pro 的線條設計其實沒有太多令人可以注意的地方,事關這種四邊修圓,然後將鏡頭模組放到機背左上角的設計在目前的市場真的比比皆是;然而新的磨沙處理,不單避免了指模遺留問題,更靠光線折射營造了不俗的立體感覺,是 P40 Pro 令人印象曼深刻的地方。

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之下,在 P40 Pro/P40 機背上出現的光暈效果都有不同


Frost Silver 版本的 P40 Pro 機背

▲ P40 Pro 採用的是四鏡主鏡頭模組,而 P40 則為三鏡

兩機一樣採用 USB Type-C 插槽

▲ 兩機一樣採用 USB Type-C 插槽

▲ 彈出式卡槽可放入兩張 NanoSIM 卡或一張 NanoSIM + 一張 NanoSD

▲ 右側有音量、開關

延伸閱讀:【詳解】什麼是 IP68 等級?手機防水防塵標準一次說明

不論 P40 或 P40 Pro 都會有 Frost Silver 以及 Blush Gold 這兩種顏色選擇

P40 Pro 拍攝實測:出「色」取勝

講完機身、手感,當然就要來到最多人留意的重點 - P40 Pro 的拍攝能力啦。至截稿之時,P40 Pro 在攝影評測網站 DxOMark 處獲得了 128 分的高分,反觀被視為攝影硬件更勝一籌的 Samsung Galaxy S20 Ultra,則只得 122 分,五甲不入,名乎其實是「尾燈都見不到」。

▲ P40 Pro 雖然有四鏡,但不計用來測距的 ToF ,可以用來拍攝的分別有 5000 萬像素的主鏡頭、40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以及 1200 萬像素的 5 倍光學變焦鏡頭

筆者以 P40 Pro 在多處拍攝了不同的相片,發現 P40 Pro 的相片不單是在一般手機所追求的「銳利度」上有不俗表現,其制勝之處實在為其色彩表現 - 今代 P40 系列除了擁有更強的鏡頭組件之外,又加入了華為自家研發的 XD Fusion 引擎以及獨立的光譜色彩感應器,不單是主鏡頭抑或超廣角鏡所出,拍攝對象顏色不單止貼近眼目所見,最重要是多了一份「實在感」。

P40 Pro 主鏡頭試相試相

P40 Pro 之主鏡頭採用了 5000 萬像素的 RYYB CMOS,RYYB 本身已具有進光量多的特性,而此 CMOS 本身又是 1/1.28″ 的大尺寸,預設還要以 Pixel Binning 技術將像素四合一、輸出 1200 萬像素的相片,多重因素疊加之下,日夜間拍攝的水平都相當高:

P40 Pro 超廣角鏡頭試相

至於超廣角鏡方面,P40 Pro 所用的 4000 萬像素 CineCamera 鏡頭乃在 Mate 30 Pro 上用過,本身已經有不俗效果,今次再加上 XD Fusion 引擎以及光譜色彩感應器加持,表現有稍微進步,但不算明顯。

P40 Pro 變焦試相

變焦鏡頭是 P40 Pro 全機的另一重點所在,其採用與 P30 Pro 同樣的潛望鏡式設計,不過 CMOS 就換成了 1200 萬像素;雖然在數據上有進步,但對比採用同樣設計、但採用 4800 像素 CMOS 的 Samsung Galaxy S20 Ultra,P40 Pro 的變焦鏡頭在最遠的變焦距離略遜一籌,只能去到 50 倍數碼變焦。

然而這樣並不可惜,因為去到 20 倍以上的數碼變焦,利用軟件插值成象基本上已沒有甚麼質素可言,如果是追求拍攝效果(尤其在低光環境)的,最好還是盡量使用 10 倍無損變焦或以下的焦段:

後記:沒有 GMS 的生活…要適應一下

P40 Pro 的拍攝能力,的確是 2020 年頭機種中數一數二水平,以其價錢來看性價比亦相對有優勢,只不過不少人仍然糾結於華為 P40 Pro 因受美國制裁而失去了 GMS 支援一事,筆者就簡單分享一下這段時間使用沒有 GMS 的 P40 Pro 的操作上手後感。

筆者於過去幾年,主力機都是有完整 GMS 的 Android 手機,即使是出廠後沒有 GMS、的 Mate 30 Pro,也是用「特別方法」安裝 GMS 後才使用的,對於我而言,GMS 的用途主要有幾個:

  • 聯絡人同步
  • YouTube、Gmail 等 Google Apps
  • Google Photos 相片備份
  • Whatsapp 聊天紀錄備份

而來到 P40 Pro,過往的「方法」已不管用,強行安裝 GMS 的效果亦不太好,結果就是硬著頭皮試用了只有 Huawei Mobile Service(HMS)的 P40 Pro 兩個星期。比較可以無痛處理的,是聯絡人同步的問題,只需要在舊手機也安裝 HMS 再登入 Huawei ID 即可;至於 Gmail、YouTube,則可以用瀏覽器版本勉強應付。

比較麻煩的還是與 Google Drive「備份」相關的操作,如 Google Photos、Whatsapp 紀錄等等就未有很好的替代方法,只能由零開始再進行備份。

▲ 華為的自家雲端 Huawei Cloud 目前已經加入了相簿功能,雖然功能與 Google Photos 完全沒有可比性,但勝在上載速度夠快,而且目前有推廣,除了人人都有的 5GB 容量,額外增加一年 50GB 容量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