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旧城遗址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东阿旧城遗址

山东东阿县境内遗址
东阿旧城遗址在东阿县鱼山东北方向,紧邻黄河大堤处,现为一个名叫旧城的村庄。旧城,普通的名字有着与众不同的来历。历史上的旧城名叫新桥镇,《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新桥镇:北宋属东阿县,即今山东东阿县南旧城。”由此可知,旧城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文名
旧城遗址
地理位置
东阿县鱼山东北方向
古    名
新桥镇

新桥镇

播报
编辑
金天会十一年(南宋绍兴二年,1133),因山洪冲毁东阿县城利仁镇(今东平县大吉城),县令耿居正又将县城迁到大清河北新桥镇(今东阿县鱼山镇旧城),当时新桥镇地处交通要道,贸易繁荣,佛事兴盛,所谓通都大邑也!该镇建有“荐诚禅院”,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为之作记。新桥镇历金、元、明初三个时期,为治242年。因黄河水患而城池陷落。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新桥镇:北宋属东阿县,即今山东东阿县南旧城。”由此可知,旧城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旧城则因为黄河的几次夺溜,河水的淘涮,城池陷落,被湮末于今黄河的河道下。

荐诚禅院

播报
编辑
作为曾经的文化政治中心的东阿县城,旧城繁华景象,我们还可以在现存的两篇描述荐城禅院记中找到踪迹。

荐诚禅院记

新桥镇原有荐诚禅院一座,北宋熙宁十二年(公元1079年)开始修建。应言和尚首倡凿开清冷口(东阿仁集)导积水北入古废河,为东平一带解除了洪害。因为治水有方,得到当朝的赏识。应言和尚早就相中了这快风水宝地,着手在此建寺。在治水后的第二年(1076年)他见到了苏东坡,谈到禅院的兴建情况。时隔六年,寺院落成。应言和尚请苏东坡为之作记。苏轼欣然应诺,作《荐诚禅院记》。其中记载了:造铁浮屠十有三级,高一百二十丈。又于钱塘江造了五百罗汉像,于熙宁十八年,载归新桥镇荐诚禅院。各地香客游人前来敬拜,一时间香火甚盛。

慈氏菩萨记

随着朝代更替,当金天会年间县城迁来,这里商业发达,更加繁盛。
当时的县城周围有群山环抱,北依香山艾山,西有曲山雨山苫山关山诸山作屏障,穿东平湖而来的古济水沿着东侧山脚下向北流淌,东南更是峰峦叠翠连绵起伏,风景十分的秀美。而城东侧的松柏掩映中的红墙碧瓦的山门,有的一百二十丈的十三级铁塔柱天入云,隐约的钟声,伴着五百和尚虔诚的佛号声声,更给这块土地增添了许多宁静。
金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信士捐钱二百万,修造菩萨像一尊。沂州防御使邵世街作《东平府东阿县荐诚院慈氏菩萨记》,记载。记中就高度概括了县城的风貌:“南北孔道,水路要津;轮蹄杂沓;人聚五音,货聚百郡,所谓通都大邑也!”
邵氏在《菩萨记》中言称其菩萨造像“巍巍堂堂,慈容相好,花冠葳蕤,璎珞……莲座高广,幡幢辉映,庄严具足。”来此观赏庆贺者“四众云集,如水凑川,如风入河,奔前迭后,惟恐不及;扶老携幼,酌水捧花,随意稽敬。”

遗迹

荐诚禅院因寺中有铁塔又被称做铁塔寺。在旧城沦陷之时,铁塔寺也因洪水淹没,整个寺院建筑淤埋于地下。如今与新旧城正对黄河东沿的铁杨村,荐诚禅院故址尚存,宋苏轼撰写的《荐诚禅院浮屠记》石碑和小楷镌刻的《多心经》条石还在。这些遗物都在述说这东阿老县城昨日的辉煌。

旧城村

播报
编辑
今天的旧城是在大清河西岸边重建。明清时期,大清河是南北的水运航道,清代为运盐河,河面宽十余长(50米左右)。这里仍是远近闻名的水运码头,商品货物集散地。以食盐和日用品为主。
1855黄河夺大清河入海,这里因黄河冲涮,河面变宽,河床升高。建国后因防汛需要,大堤内的人家陆续搬到金堤和大堤外居住形成今天新旧城。

影响力

播报
编辑
时至今日,她昔日的辉煌,仍是久居于此的人们热议的话题。作为曾经的文化政治中心的东阿县城,旧城繁华景象,遗物都在述说这东阿老县城昨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