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送20元?快遞單上廣告氾濫致人被騙,快遞公司:不是我們印的 - 新浪香港

掃碼送20元?快遞單上廣告氾濫致人被騙,快遞公司:不是我們印的

「先別打開!掃碼就送20元!」「打開包裹前掃一掃,領取一箱方便麵」⋯⋯

經常網購的你有沒有在快遞單上看到過這句話?又有多少人在拆開快遞前會因為「免費送」而心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掃了二維碼?

近日,有影片博主直播掃碼快遞單上「掃就送」二維碼發現,經過層層「抽獎」、個人信息登記和頁面跳轉之後,該博主最終充值50元也未能得到面單上提到的「免費送」的現金。

實際上,快遞單上掃碼廣告氾濫並非新鮮事,早在2022年,安徽省消保委就對快遞單上的二維碼廣告展開調查,並建議快遞單廣告發佈者應停止以「福利」為噱頭忽悠消費者,快遞公司有義務和責任對自己「陣地」上的內容進行審核,確保快遞單上印製的內容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但是兩年過去,這種誘導消費的現象依然沒有得到改善。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多個快遞驛站發現,仍有大量快遞單上印有「掃碼就送」「掃碼送20元」等字樣誘導消費,且多數掃碼廣告都印在加盟製快遞公司面單上。

一家快遞驛站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我們這兒打印的每張單子上都有‘掃碼免費送’的廣告字樣,系統里自帶的,我們也不知道誰印的,一般也沒什麼人掃,(大家都知道)根本不會給你錢。」

當被問及每打印一單廣告是否有提成時,該負責人表示,他們購買打單系統也需要花錢,不存在分成的情形。

因為二維碼廣告出現在快遞單上,有不少消費者將矛頭直指快遞公司。不過部分快遞公司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快遞公司向商家和驛站提供的快遞單基本都是空白的,加印二維碼廣告的渠道太多了,屢禁不止,也有快遞公司向記者表示「各種原因比較複雜,不能官方回覆」。

快遞單上誘導消費的二維碼廣告到底是誰印的?它們是如何成為快遞和電商行業的「頑疾」?又有誰能根治這種現象呢?

記者抽樣調查:超半數快遞單上

印有「掃碼就送」誘導廣告

記者在某快遞驛站隨機抽樣20個快遞包裹,其中12個快遞上印有「掃碼就送」廣告,贈送內容包括8元現金、20元現金,有驚喜等字樣,另有7個快遞面單上沒有打印任何廣告信息。

快遞包裝上「掃碼必得20元」實際為消費鏈接。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快遞包裝上「掃碼必得20元」實際為消費鏈接。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記者掃碼發現,印有「掃碼就送」「掃碼領取現金」的廣告掃碼進入並非直接送現金,多為電商平台的購物頁面,並提示「購物送20元/8元代金券,快下單吧」,另有某網站提供的充值送話費的鏈接,也需要消費者先行充值。

驛站快遞中隨處可見掃碼送現金的廣告。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驛站快遞中隨處可見掃碼送現金的廣告。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一位快遞驛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所在的驛站打出來的面單上一直都有類似「掃碼就送」的廣告,但是一般沒什麼人掃,他也沒有接到過消費者的投訴。他同時向記者表示,快遞面單上印廣告與他無關,雖然每一單都印有廣告,也沒有人就此給他支付過廣告費。

不過記者也發現,面單上的廣告並非全部都是通過送禮物誘導消費,有一個快遞包裹上印有某電飯鍋產品圖片和電商平台上的掃碼購買二維碼。

並非所有快遞面單掃碼廣告均為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並非所有快遞面單掃碼廣告均為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實際上,快遞面單上一直都有廣告位,以福利為名誘導消費也並非全部。記者發現,新秀網站上就提供電子面單廣告業務,據官網介紹,該業務以官方面單為基礎,通過算法和數據定位目標人群,利用淘系海量包裹池的面單資源進行廣告投放,年觸達人數達10億+,有效幫助廣告主精準獲客。

在成功案例中,新秀介紹道,一家茶飲品牌與新秀面單廣告合作後,雙方聚焦O2O應用場景,創意整合茶飲頭部品牌的新爆品搭配引流,實現區域內單月有效引流破萬,助力平台線下渠道新開拓、用戶質量高增長。

圖片來源:新秀官網截圖圖片來源:新秀官網截圖

有商家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大部分電商平台提供的打單系統都預設面單上帶廣告,商家可以選擇關閉廣告,但是關閉廣告的設置很隱蔽,很多商家都會忽視這種情況,甚至很難找到關閉廣告的設置界面。

還有商家透露,有很多中小商家會選擇免費的打單軟件,由於打單軟件為免費,這些軟件中也會摻雜大量的快遞面單廣告。「這些免費打單軟件多數都是通過引流的方式獲取收入,在快遞面單中植入的廣告也魚龍混雜。」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

消費者又如何看待這些印在快遞單上的二維碼廣告?

記者通過每日經濟新聞官方微博發佈關於「你掃過快遞單上的二維碼嗎」的小調查,截至發稿共444人參與該調查,其中70%的人(311人)選擇「沒掃過,一看就是騙人的」選項,但是依然有2%的人(10人)選擇了「掃過,還被騙過錢」選項。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快遞公司:多次採取措施干預屢禁不止

由於誘導消費的廣告二維碼出現在快遞面單上,有不少消費者因此將矛頭直指快遞公司,快遞公司對此也苦不堪言。

一位加盟製快遞公司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快遞單上的二維碼廣告多年來一直都有,但是廣告來源比較複雜。「我們快遞企業自己其實是不會有這樣的內容,但是寄遞的商家或者平台端他們在打印的時候會放上這些。我們也很多次想辦法干預,但確實無能為力。」該人士直言。

在他看來,消費者反感的不是快遞單上印廣告,而是反感虛假廣告和騙取個人信息的非法廣告。「如果在快遞面單上印正規的廣告或者公益廣告,肯定也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也有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此前也遇到過客戶掃碼被騙後投訴的情況,有消費者看到快遞面單上掃碼送吸塵器的宣傳字樣,掃碼後支付不到100元收到了宣傳中價值2000元的吸塵器,但實際到貨的吸塵器質量極差,根本不值2000元,客戶使用幾次就壞了,隨後投訴快遞公司要求賠償。

「接到投訴後我們就根據單號去查源頭,因為不是我們快遞公司投放的廣告,我們想看看到底怎麼回事,那一單查到最後竟然是快遞面單打印軟件上的二維碼廣告,這也不是我們能控制的。」該負責人顯得有些無奈。

據該負責人表示,快遞面單上可以打印廣告的渠道非常多,一種是商家打印,一種是打印軟件自帶打印,還有電商平台打印等都有可能,要求快遞公司去一一查明源頭很難實現,即便真的要實現廣告管理,也需要快遞公司投入很大的資金更新設備。

「需要研發一個可以適配絕大多數場景或者設備的技術,由快遞公司控制從發貨到配送各個環節,才能直接從快遞公司層面管控廣告,但是這個實現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快遞公司核心還是送好快遞,做好服務,很難在這上面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精力。」該負責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加盟製快遞公司面單上的小廣告氾濫,順豐、京東快遞等直營品牌的面單上較少出現此類廣告。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順豐服務的客戶層次偏中高端,商家本身就很注重自己的品牌形象,一般也不會接這種廣告。該業內人士也提到,按照現狀來看,更多還是提醒消費者注意辨別,不要輕易上當。

律師:對違法行為可向市場監管局舉報

據公開報導,安徽消保委2022年曾對1111份快遞單樣本進行測試、統計和分析發現,674個樣本中含有二維碼小廣告,佔比高達60.67%。

在記者此前隨機抽看的20個包裹中,快遞面單上印有誘導消費二維碼的也超過半數。按照國家郵政局披露的數據,2023年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集團包裹業務)累計完成1320.7億件,如果真的超過半數的快遞面單上印有虛假廣告可並非一個小數字。

快遞單上印掃碼廣告是否違法,為什麼屢禁不止?又應該找誰追責?

對此,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快遞面單上的「掃碼就送20元」屬於廣告,需要遵守廣告法規定,即廣告不得包含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內容,否則構成虛假廣告。

不過他也提到,在快遞單上印廣告這個行為本身並非違法行為,快遞包裹或者快遞袋封面由快遞公司提供,快遞公司在其上發佈符合廣告法規定的廣告並不違法。這也就意味著,類似新秀等平台官方提供的快遞面單廣告等行為並未違法。

如何判斷快遞面單上的廣告是否屬於虛假廣告?趙佔領表示,主要看兩點:一是除了掃碼之外,實際是否還附有其他條件,二是在消費者掃碼之後是否實際送20元。如果掃碼之後,還需要消費者點擊下載某款應用,或者使用某種服務才能送20元,則該廣告就屬於虛假廣告。

如果掃碼後發現為誘導消費的虛假廣告,應該看看此類廣告的內容,如果是宣傳介紹快遞公司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則快遞公司就需要保證其廣告內容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否則就需要直接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廣告內容是宣傳介紹其他公司的產品或者服務,則快遞公司屬於廣告發佈者,根據廣告法,快遞公司需要對廣告內容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盡到審查義務,否則應該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那如果消費者因掃碼而遭到財產損失,又應該找誰追責呢?對此,趙佔領表示,首先可以追究快遞公司的法律責任,如果快遞公司只是廣告發佈者,則可以追究廣告主和快遞公司的法律責任。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春泉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快遞單上印刷掃碼就送現金,或者說掃碼100%中獎,這個行為本身就是違法行為。與掃碼後的結果沒有關係,掃碼後是廣告的,相關鏈接或者廣告網頁是另外的違法行為。廣告行為是否合法,根據廣告法判斷,一般是由企業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負責查處。

一直以來,快遞面單二維碼廣告氾濫,其中「套路」頗多,誘導性質明顯,也不乏違規信息,多次引起各地消保委關注。

「這類行為因為對消費者產生誤導,也已經造成一些顧客損失,建議郵政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對這類問題進行研究,檢察機關和法律監督部門加強監督,必要的時候考慮公益訴訟或者督促有責任的部門去解決問題。」劉春泉表示。

(原標題:《「掃碼就送20元」?快遞單上廣告氾濫,有人被騙錢,快遞公司:不是我們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