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原著里,青龙使许雪亭到底是被谁杀的,是教主,还是何盛?

鄙人很喜欢看陈小春版的鹿鼎记,英雄所见略同的人有很多;读过原著的人也有多。有一处不明,神龙教内乱是怎么回事? 先是瘦头陀被从海里捞出来, 瘦头陀说: …
关注者
17
被浏览
10,137

8 个回答

谢邀,楼主说的情节,是瘦头陀为了忽悠韦小宝上岛编的,目的是让韦小宝误以为神龙教内乱而放松戒备孤身犯险。毕竟你明摆着带兵来把人家拿炮轰了,人家派人来跟你说,爷,教主请你上岛上来坐坐,你是绝对不会去的。

这里也体现了韦小宝虽然精明滑头,但其实江湖经验极浅,他对人心鬼蜮在全书中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非陈小春电视剧中一开局就智商开挂吊打所有人的层面。在云南的时候,金庸就明文说韦小宝虽然鬼灵精怪,终不及吴三桂“老谋深算”。若非九难开了武功无敌挂,吴三桂已经把“勾结反贼李自成”的韦爵爷先斩后奏了,京城还没法说什么。

回到正题,等韦小宝志得意满地以为可以空手套白狼拿下神龙岛时,就被洪夫人,方怡的一个非常简单的计划给生擒了,等被带到了岛上,才发现所谓的内乱都是子虚乌有,瘦头陀说的内乱中死掉的人,都好好地站在那儿,当然也包括题主所说的许雪亭。

至于许雪亭什么时候死的,那就是临近结尾的时候了,韦小宝第三次上神龙岛,神龙教已经破败不堪,瘦头陀已经和毛东珠一起在归辛树一家“行刺康熙”事件中,充当了替死鬼。此时洪教主内外交困,被迫答应陆高轩,胖头陀等一众老教众赐予豹胎易筋丸解药的要求,却又暗中将另一种毒药配着解药一并发放,却因陆高轩见过这种毒药而东窗事发,此时的洪教主已经失去收服教众最后的机会,如果此时解散神龙教,退隐江湖,至少能保全一条性命。然而偏偏自己多年未碰的夫人怀孕了,洪教主怒火中烧试图杀掉在场所有人灭口,最终许雪亭,胖头陀,陆高轩等人成为了洪教主疯狂爆发后的牺牲品,洪教主杀进众人后油尽灯枯,绝望而死。

另外,多说一句,电视剧里韦小宝第一次上岛时,神龙教里用雪花蝮蛇膏造反的是白龙使钟志灵,而原著里是许雪亭,钟志灵是个没有任何反抗机会就被神龙教年轻教众暗算的倒霉蛋,也是洪夫人用来立威的。我觉得电视剧的改动较为合理,毕竟神龙岛百花蝮蛇膏事件洪教主能放过趋炎附势,墙头草随风倒的别人,总不可能放过处心积虑阴谋造反的主犯。

谢邀。

《鹿鼎记》这部书,我读的少。很多细节,不翻书是记不起了,我从侧面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鹿鼎记》于一九六九年十月廿四日开始在《明报》连载,到一九七二年九月廿三日刊 完。一共连载了两年另十一个月。然而《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说。

《明报》是金庸一手创办,金庸在《明报》中,一手写社评,一手写小说。当时正是大陆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初,金庸不可避免地把社评的笔意运用到小说写作之中,影射颇多。

文艺界对《鹿鼎记》的评价,在金庸书中是最高的。《鹿鼎记》以文字狱开头。星宿派、日月神教和神龙教是金庸后期三部作品中有一脉相承的影射,在神龙教中,这种影射更是呼之欲出。教主姓氏为洪(东方红),娶了一个年轻夫人,培育少年教众(红卫兵),吐故纳新排挤教中老兄弟(批斗开国元勋),这些都是金庸笔意所至,把现实融入到小说中。

看题主问的问题很细致,猜测题主比较年轻,可能没有读过原书。了解了金庸写书时的思路,那这些细节在书中,定然都会有所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