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好是因為白天沒休息!完整的休息應該包含 3 種形式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晚上睡不好是因為白天沒休息!完整的休息應該包含 3 種形式

TechOrange 編輯部推薦好書:《好好休息》
認真工作、努力生活的你,做時間規劃時,會把休息時間也安排進去嗎?什麼樣的情況,會被你視為「休息」呢?本文作者是人氣 Podcast《哇賽心理學》主持人,以腦科學實證研究及生活應用練習,告訴你休息和睡眠,並不是工作完成後的次要,而是最重要的身心修復過程。
 
如果你最近白天感到莫名疲憊、晚上睡不好,或許你可以從下文重新認識休息、練習怎麼好好休息,找回精神飽滿的自己!

文/蔡宇哲、蔡佳璇

我問過很多人,大家很常把休息當成是工作結束之後「順便」停留的時間,或是認為等待下一階段工作的這段空白期就叫做休息。用這種想法來看待休息的背後,就是認為休息其實是沒功能的、是被動的,是不需要主動安排在生活當中的。

腦科學研究已經發現,休息是有功能的。除了恢復先前消耗的體力、腦力跟心力以外,大腦神經系統也是在休息時進行重整與強化,甚至還會對於未來將要進行的目標啟動準備。這些過程通常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發生的,透過腦科學研究才知道休息對生物體的幫助之大。因此,休息應該是每一個人都要主動參與和投入的活動。

完全休息=白天微休息、休息+夜晚睡眠

在一天之中,完整的休息應該包含三種不同的形式:微休息、休息、睡眠。如果我們把一整天比喻為一場 42 公里的馬拉松路跑,途中會有白天所需的大小休息站點,而終點站就是晚上的「睡眠」—停止睡前的一切努力與辛勞,讓身心獲得充分的全面修復。

一場 42 公里的全馬路跑,在終點站之前,一定會設置大大小小的補給站。幾公里就設置的小型補給站,讓參賽者可以緩步下來,喝口水後就立刻上路,這便是「微休息」的意義。

微休息,指的是在工作中的短暫休息,例如每工作 1 小時後起身、喝杯水或聊聊天。很多人覺得所謂的休息就是要 30 分鐘以上,可是我沒時間,乾脆就不要休息。實際上,如果你能夠掌握休息的原則,5 到 10 分鐘的微休息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研究也發現,在工作中如果能夠安排微休息的話,是可以讓你在工作當中感到更為愉悅,也有助於保持高效工作

在馬拉松路跑中,大約跑過半程(21 公里)時,你會需要一個大型的補給站,攝入比較多的水跟食物,也會在此稍做停留。這就是上面講的「休息」。休息,大約是 20 到 30 分鐘,通常會在下午或是下班後。這段時間可以用來小睡一會兒、散步或運動,以恢復精力。

掌握 AI 趨勢 & 活動資訊一點都不難!訂閱電子報,每週四一起《AI TOgether》

感謝訂閱!隨時注意信箱的最新資訊

主動在工作中安排休息,能幫你提升睡眠品質

我們當作終點站的「睡眠」,可以視為最完整、最全面的休息,除了恢復我們在白天的精力消耗以外,也讓大腦跟身體都可以回到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這就如同電腦的重開機一樣,少了前一次執行時的那些背景程式,運作效率當然更好。

更重要的是,腦科學研究發現,夜晚的好睡眠對於大腦健康、減少失智症的風險都是很重要的。因此,無論再忙碌,首要重視、不能犧牲的休息一定是睡眠,成年人建議最好要有 7 到 9 小時的每日睡眠量。

在一天當中,安排白天的微休息、休息,與夜晚的好睡眠,才能讓你的身心完全休息,這樣第二天就可以處在最有彈性,有效率的工作狀態。當然,有些人會覺得只要保留睡眠就好,其他兩種休息都不太必要。

的確,這也是一種選擇,但我們也看過有太多認真工作的人,長時間處於這種努力工作的高壓狀態之下,白天沒有合適的休息、恢復,導致緊繃和壓力不斷地累積,等到晚上要睡覺時也很難放鬆下來,以至於睡眠品質變得愈來愈差,甚至最後睡再久也無法恢復白天的精神,因而陷入長期失眠的惡性循環。

因此,晚上想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白天的適度休息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建議,每天晚上都安排 7 到 9 小時的睡眠,白天一次大約 20 到 30 分鐘的休息,可以是中午小睡或者是下班後的散步。微休息則是看你的工作休息週期情況而定,可以讓工作的緊繃情況略為中斷,抽離你的注意力,讓精神可以舒緩一下。

在日常工作中配置 5 到 10 分鐘的微休息時間,其實非常重要。這就像是馬拉松比賽中的小型補給站,你可以簡單地喝一口水,不用停留太長的時間,然後繼續跑;你不會指望在小型補給站喝杯水後,整個人就能煥然一新,對吧?但它可以告訴你何時可以喘口氣,而不是累到覺得前方還有漫長、無止境的路要跑。

 

【推薦閱讀】

◆ 【你也被說中了嗎】Google 生產力顧問點出 2 大陷阱,正在降低人們工作效率

◆ 又因為滑手機分心了?印度教祭司教你 5 招反用手機訓練專注力

◆ 看見問題別急著消滅它!麥肯錫 4 段問題解決法,靈魂拷問帶你逼近問題本質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好好休息》,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Unsplash

(責任編輯:廖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