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理由 你應該買定期住院醫療險!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41,968

5大理由 你應該買定期住院醫療險!

時下有非常多的業務員,會用「終身型保單可以只繳費20年,但卻有終身的保障,不怕老年醫療沒有著落,以及保費逐年提升」的說詞,鼓吹保戶買終身型住院醫療險。

但事實上,保戶最該買的是定期,而非終身型保單,其理由有以下5大原因:

首先,買終身型住院醫療險,恐怕都是買到無法提供最大保障的「日額給付」型保單。在健保DRGs制度實施,以及健保財務吃緊之下,不但民眾的住院天數縮短,而且自費項目也越來越多。

所以,民眾該買的住院醫療險應該以「能夠彌補各種自費項目」的「實支實付」型為主,而不是「住院幾天,就理賠多少錢」的「日額給付型」保單。

只不過,目前終身型住院醫療險中,99%以上都是日額給付型的保單,只有兩張號稱實支實付型的終身住院醫療險。假使保戶堅持購買終身型住院醫療險,絕大多數買到的,都將是「每日給付金額不高」的日額給付型保單。

其次,終身型住院醫療險幾乎都有「最高給付上限」,一旦理賠超過上限,也不可能享有終身保障。雖然終身型住院醫療險號稱「限期(多半是20年期)繳費、終身保障」。

但不要忘了,目前市場上除了唯一一張「無理賠上限」的終身住院醫療險外,其餘都是「有最高理賠上限」的保單。也就是說,保戶就算買的是「終身保障」的住院醫療險。一旦保戶因為理賠金額過高、超過這張保單所提供的「醫療帳戶限額」,同樣無法繼續享有應有的保障。

再者,購買終身型保單,容易保障不足。由於終身型與定期型住院醫療險相比,前者在同一性別、年齡與保額上的年繳保費貴上許多。

所以,很容易在保戶年輕、較需要高額保障的時候,受限於低預算,而買不到應有的足額保障。

更因為保額買得不夠,當保戶年紀越來越大、需要醫療保障更高之際,才會驚覺自己手中早期購買保單的固定保障,已在通貨膨脹的魔法之下,縮水得非常嚴重。

以購買「日額給付千元」為例,在2%的通膨率之下,10年後只剩下817元的價值、20年後是668元、30年後只有546元。假設父母幫剛出生的子女購買同額的終身住院醫療險,當小孩子50歲時,每日給付價值就只剩下少得可憐的283元。

相對來說,如果保戶捨終身而就定期住院醫療險,在年繳保費不變之下,可以買到更高保額的定期住院醫療險。以同一家壽險公司為例,30歲男性購買日額千元終身型(含壽險,身故時給付總繳保費1.06倍,再扣除已領保險金)保單的年繳保費約7000多元,大約可以買每日病房費限額近3000元、每次住院限額6萬元的保單。

第四,一年期以下定期住院醫療險的條款,才有從新從優的機會。

因為根據金管會所公佈的保單契約示範條款實施配套措施來看,保險期間一年以下的商品,可由保險公司自由選擇是否適用「從新從優(例如新式手術納入給付,或是保障範圍擴大)」;但超過一年以上的產品,就只能依各該契約條款約定辦理。

最後,省下來的保費在妥善運用之下,也能提供一定的保障。如果把終身型與定期型保單之間的差額存起來,或是找到投報率更高的投資工具,一樣足以支付定期險的保費,以及做為老年醫療支出之用。

生、老、病、死,沒人躲得過,規劃CP值最高的健康保障做靠山,比什麼都值得!《聰明買對健康險!一次搞懂32種投保迷思》非業者保險達人-李雪雯,徹底分析!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李雪雯

理財高手、保險達人

延伸閱讀

您正在閱讀

《大腦變青春》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