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

202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时间段
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2021 Pacific Typhoon Season),是2021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水域中热带气旋的活跃时间段。该年台风季为2020年以来连续第二年活跃程度低于平均水平,因双重拉尼娜现象等因素影响,2021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程度弱于常年平均,台风生成数量偏少、整体强度偏弱、生成源地偏西偏北但活跃集中度高、群发性强,个性鲜明,极端强度突出 [43]
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首个热带气旋台风杜鹃于2021年2月18日生成,末个热带气旋台风雷伊于12月21日消散。该年春季出现极端超强台风,夏季台风活跃程度整体较低,秋季前期活跃程度较高、中后期活跃程度较低,冬季则异常出现两个超强台风 [43]。全年共有22个热带气旋获得国际命名,其中中央气象台认定的最强风暴为台风舒力基,最大风速达到其认定的72米/秒 [44]
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热带气旋对西北太平洋地区整体造成的灾害较常年偏轻,但菲律宾等部分国家地区受灾极端严重,台风康森台风圆规台风雷伊对菲律宾造成严重灾害,其中“雷伊”更是成为2013年台风海燕以来影响菲律宾最严重的台风。中国的台风灾害损失较常年平均水平偏低,但大范围强降雨影响突出、台风烟花等远距离水汽输送影响显著 [43]。此外,该年被除名的3个台风因影响时间偏晚均不是于次年2022年而是于再次年2023年被提出除名 [45]
中文名
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
外文名
2021 Pacific typhoon season
首个系统
台风杜鹃
首个生成日期
2021年2月18日
末个系统
台风雷伊
末个消散日期
2021年12月21日
JMA命名总数
22
JTWC编号总数
29
CMA编号总数
26(22命名台风+4热带低压)
CMA最强风暴
台风舒力基(72m/s)
JMA最强风暴
台风舒力基(120kt)
JTWC最强风暴
台风舒力基(170kt)
人员伤亡
至少580死亡
经济损失
约27.4亿美元

风季总述

播报
编辑

范围总述

太平洋台风季的地域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热带气旋则被称为飓风,属于太平洋飓风季范畴。在西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JMA)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21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会给予该地区其认定的热带低压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以正式编号,通常以三位略缩编号xxW或八位完整编号WPxx2021表示(W与WP指代西北太平洋)。

活跃特征

2021年为首峰拉尼娜衰退与双重拉尼娜发展年,春夏季节处于首峰拉尼娜衰退阶段,西北太平洋对流底层盛行气旋性环流,使得副热带高压北抬,利于热带气旋生成发展并向北移动;8月以后进入双重拉尼娜发展阶段,西北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洋面盛行反气旋环流,季风槽与对流活动受到抑制,整体背景逐渐不利于热带气旋形成发展。最终2021年成为2020年以来连续第二年台风活跃强度低于年平均水平的年份,在累计气旋能量指数(ACE)与整体强度等多方面低于历年统计平均 [43]
2021年全年最终一共有22个台风获得国际命名,生成数量较常年统计平均偏低,为2011年(21个)以来首次最少,台风整体强度偏弱,生成源地整体偏西偏北,生成的台风中仅有约一半达到台风级以上,整体而言是一个明显不活跃的台风季。但该年台风活跃集中度较高,群发性较强,较多台风伴有双台风三台风活动,台风整体个性鲜明、路径复杂,预报难度较大,个别台风具有快速增强、极端强度突出的特征。登陆中国的台风则呈现数量偏少、强度偏弱但降水影响大、远距离水汽输送影响显著的特点 [43]
2021年台风路径总图

总述清单

项目
内容
首个热带气旋
首个热带气旋生成日期
2021年2月18日
末个热带气旋
末个热带气旋消散日期
2021年12月21日
国际命名总数
22
JTWC编号总数
29
CMA最强风暴
台风舒力基(72m/s)
JMA最强风暴
台风舒力基(120kt)
JTWC最强风暴
台风舒力基(170kt)
热带低压级及以上总数
26
热带风暴级及以上总数
22
强热带风暴级及以上总数
15
台风级及以上总数
11
强台风级及以上总数
6
超强台风总数
5
17级以上超强台风总数
3
人员伤亡
至少580人死亡
经济损失
约27.4亿美元
除名台风
说明:最强风暴指的是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强度最高的风暴系统,由中心附近最高风速和中心最低气压共同判定,不同机构可能有不同的评价结果。
热带气旋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级别,本栏目中的热带气旋计数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最佳路径中认定的二分钟平均风速为准。

活跃时间线

  • 前期发展
2021年2月中旬后期,台风杜鹃在菲律宾以东近海生成,达到热带风暴级,回旋一段时间后以热带低压强度登陆菲律宾中部。4月中旬,伴随赤道西风爆发,台风舒力基在菲律宾以东近海生成并发展成为2021年首个17级以上超强台风乃至有记录以来4月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强度之极端达到中央气象台认定的72米/秒,活跃寿命约达10日。5月中旬,热带低压03W在菲律宾以东棉兰老岛近海生成,不久在棉兰老岛登陆。5月末,台风彩云在菲律宾以东近海生成,而后穿越菲律宾进入南海,再向东通过巴士海峡返回太平洋主洋面,强度达到热带风暴级。6月中旬,台风小熊在南海生成,先后登陆中国海南与越南,强度达到热带风暴级。6月下旬,台风蔷琵在关岛以西洋面生成,而后逐渐北上影响日本小笠原群岛,强度达到台风级 [43]
  • 中期发展
7月上旬,热带低压07W与热带低压08W分别在菲律宾以东近海与南海生成,前者通过巴士海峡靠近中国,后者先后登陆海南与越南。7月中旬,台风烟花台风查帕卡分别在中国台湾省以东洋面与南海生成,并与彼此发生双台风效应,前者最强达到强台风级,在台湾省以东滞留回旋后逐渐北上靠近浙江而后西折,在舟山与平湖两次登陆该省,而后逐渐北上,在中国陆地上长久滞留达95小时;后者则在南海形成小环流并近岸爆发增强达到台风级,而后进入广东西部及广西内陆,后再次南下移入北部湾。7月下旬前期,台风尼伯特在日本东南洋面生成并逐渐北上,强度达到热带风暴级,而后在较高纬度转为偏西方向移动,最终在日本宫城县登陆 [43]
8月上旬,台风卢碧台风银河台风妮妲分别在南海、琉球群岛海域与日本东南洋面上接连生成,形成2021年首组热带风暴级以上强度共存的三台风,并都朝向东北方向行进,其中“卢碧”达到热带风暴级,“银河”“妮妲”达到强热带风暴级。此后由于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抑制对流活动,8月的台风活动逐渐趋于平静,但在此期间台风奥麦斯的胚胎从中太平洋一路西行进入西北太平洋坎坷发展,于8月下旬在菲律宾以东近海获得升格命名,而后逐渐转为东海北上,强度达到强热带风暴级,最终在韩国登陆 [43]
9月,西北太平洋迎来了自4月以来第二段主要的高强度活跃期。9月上旬,热带低压17W在远洋较高纬海域生成北上。上旬后期,台风康森台风灿都分别在菲律宾以东近海与日本以南洋面生成,前者穿越菲律宾中部后进入南海,最终登陆越南,强度达到强热带风暴级(菲律宾与美国则认定达到台风级);后者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出现爆发增强,成为2021年第二个17级以上超强台风,并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近海达到强度峰值68米/秒,而后逐渐沿中国东南沿海北上,在东海回旋一段时间后最终向东登陆日本,活跃寿命约达11日。9月下旬,台风电母台风蒲公英分别在越南近岸与关岛以西洋面生成,前者短暂达到热带风暴级后即登陆越南减弱消散,后者则在日本以南洋面发展为2021年第三个超强台风(中央气象台认定未达17级以上)并在日本近海转向东北方向移动 [43]
  • 后期发展
10月上旬后期至中旬前期,台风狮子山台风圆规台风南川分别在南海、菲律宾以东近海与远洋海域接连生成,形成2021年第二组三台风以及2010年台风狮子山台风圆规台风南川以来首组同名三台风。“狮子山”在南海发展达到热带风暴级,而后先后在中国海南省与越南登陆;“圆规”为菲律宾以东近海由菲律宾地方命名的热带低压Maring(菲律宾认定为“圆规”主体)与热带低压Nando合并而成,而后形成巨大环流并保持稳定西行进入南海,在登陆海南前发展达到台风级,且登陆地与“狮子山”高度接近,两者登陆仅相差5日之内;“南川”在远洋海域缓慢发展,期间因强烈垂直风切变影响一度减弱为热带低压,而后逐渐转向东北方向并取得重新发展,强度达到台风级。10月下旬,台风玛瑙与热带低压26W分别在日本以南洋面与南海生成,前者北上发展达到台风级,后者在南海南部西行登陆越南后减弱消散 [43]
11月,因副热带高压南落加强并挤占台风生成源地,西北太平洋长时间处于平静状态,随着热带大气低频振荡湿区逐渐移入西北太平洋并引发赤道西风爆发,西北太平洋迎来年末最后一段台风活跃期。11月末,台风妮亚图在日本以南洋面生成,并于12月上旬通过西风槽前极向流出爆发发展为超强台风级,成为2021年第四个超强台风。12月中旬,台风雷伊在菲律宾以东低纬洋面生成,并西行发展为2021年第五个超强台风与中央气象台认定下第三个17级以上超强台风,而后其穿过菲律宾中部并在南海再度发展为中央气象台认定下的17级以上超强台风,随后逐渐在南海北上减弱,最终于12月下旬前期在广东近海减弱消散。至此,2021年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活动全部结束 [44]
  • 时间线表格
生成月份
活跃系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热带低压03W、台风彩云(6月消散)
6月
7月
热带低压07W、热带低压08W、台风烟花台风查帕卡台风尼伯特
8月
9月
热带低压17W、台风康森台风灿都台风电母台风蒲公英(10月消散)
10月
台风狮子山台风圆规、热带低压Nando、台风南川台风玛瑙、热带低压26W
11月
台风妮亚图(12月消散)
12月
台风雷伊、热带低压29W [35]

机构业务

播报
编辑
  • 中国气象局(CMA)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六个等级,最弱的三个等级和日本气象厅所规定的是同样风速,“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日本称“猛烈台风”)和日本气象厅不同。中国采用二分钟平均风速来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36]
热带气旋等级
二分钟中心最大风速
蒲福风级
单位:米/秒
单位:千米/小时
单位:海里/小时(节)
超强台风(SuperTY)
16级及以上
≥ 51.0
≥ 184
≥ 99.4
强台风(STY)
14~15级
41.5~50.9
150~183
81~98.8
台风(TY)
12~13级
32.7~41.4
118~149
63.7~80.5
强热带风暴(STS)
10~11级
24.5~32.6
88~117
47.5~63.2
热带风暴(TS)
8~9级
17.2~24.4
63~87
34.0~47.0
热带低压(TD)
6~7级
10.8~17.1
37~62
19.5~33.5
注:本词条中描述每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的最高强度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认定的二分钟平均风速为准。
  • 日本气象厅(JMA)
日本气象厅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台风”等级再细化为三种不同的强度,最弱的三个等级与中国气象局规定风速相同。日本气象厅是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气旋会被日本气象厅命名,采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认证使用的台风命名系统进行命名。日本采用世界气象组织建议的十分钟平均风速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37]
热带气旋等级
强度
十分钟中心最大风速
单位:米/秒
单位:千米/小时
单位:海里/小时(节)
台风(TY)
猛烈(Violent)
≥53.9
≥ 194
≥ 104.8
非常强(Very Strong)
43.6~53.6
157~193
84.8~104.2
强(Strong)
32.8~43.3
118~156
63.7~84.2
强热带风暴(STS)
24.4~32.5
88~117
47.5~63.2
热带风暴(TS)
17.5~24.2
63~87
34.0~47.0
热带低压(TD)
≤ 17.2
≤ 62
≤ 33.5
注:日本的“猛烈”“非常强”“强”之说法分别对应中国的“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之说法,且对于同一强度的热带气旋,由于计量标准不同,台风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定强数值方面日本十分钟平均风速<中国二分钟平均风速<美国一分钟平均风速。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
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采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分级法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采用一分钟平均风速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38]
热带气旋等级
一分钟中心最大风速
单位:英里/小时
单位:海里/小时(节)
单位:千米/小时
强飓风(MH)
超级台风(ST)
五级超级台风(ST-5)
≥ 157
≥ 137
≥ 252
四级超级台风(ST-4)
150~156
130~136
240~251
四级台风(非超级台风)(TY-4)
130~149
113~129
209~239
三级台风(TY-3)
111~129
96~112
178~208
二级台风(TY-2)
96~110
83~95
154~177
一级台风(TY-1)
74~95
64~82
119~153
热带风暴(TS)
39~73
34~63
63~118
热带低压(TD)
≤ 38
≤ 33
≤ 63
注:三级台风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中属于“强飓风”(Major Hurricane)水平,持续风速达到150英里/小时(130海里/小时)以上的热带气旋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非官方分级中属于“超级台风”(Super Typhoon)水平。
  • 不同计量标准下的风速换算关系
注:下表的风速数据为各机构在台风公报中所给的最常见的数据,定强依据来自德沃夏克分析法等主要分析方法。本表只反映相对大致对应强度,实际定强并非完全与本表数据一一对应。
以下是对应表: [39]
热带气旋现时强度指数
CI值
美国一分钟风速
单位:海里/小时(节)
中国二分钟风速
单位:米/秒
日本十分钟风速
单位:海里/小时(节)
风速
等级
风速
等级
风速
等级
1.5
25
热带低压
(TD)
13
热带低压
(TD)
30
热带低压
(TD)
2.0
30
15
35
热带风暴
(TS)
2.5
35
热带风暴
(TS)
18
热带风暴
(TS)
40
20
40
3.0
45
23
45
50
25
强热带风暴
(STS)
50
强热带风暴
(STS)
3.5
55
28
55
60
30
60
4.0
65
一级台风
(TY-1)
33
台风
(TY)
65
台风
(Strong TY)
70
35
4.5
75
38
70
80
5.0
85
二级台风
(TY-2)
40
75
90
42
强台风
(STY)
95
80
45
5.5
100
三级台风
(TY-3)
85
强台风
(Very Strong TY)
105
48
110
50
90
6.0
115
四级台风
(非超级台风)
(TY-4)
52
超强台风
(SuperTY)
120
55
95
125
6.5
130
四级超级台风
(ST-4)
58
100
135
60
7.0
140
五级超级台风
(ST-5)
62
105
猛烈台风
(Violent TY)
145
150
65
110
7.5
155
68
115
160
70
165
72
120
8.0
170
75
175
78
125
180
80
8.5
185
82
130

预测展望

播报
编辑
  • 中国
2021年4月2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2021年4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向社会公众发布了2021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意见。预计2021年全年登陆中国的台风个数偏多。全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为27~29个,较常年(26个)偏多,其中登陆中国的台风个数为8~10个,较常年(7个)偏多,台风的总体强度为中等到偏弱,台风路径以西北行为主,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对华东沿海和华南东部沿海影响较大 [34]

风季名单

播报
编辑

综述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名称方面,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责任范围(PAR)以内的热带低压及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都会给予其菲律宾当地命名,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有时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国际名及菲律宾名)。另外由于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采用同一翻译名,而中国台湾省气象部门的译名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热带气旋也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中文名。

国际名单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是由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即国际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称。名称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称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小组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在2021年的风暴名称中,新名称“舒力基”” 小熊“” 查帕卡“” 妮亚图“分别取代已被除名的“彩虹”“巨爵”“茉莉”“莫兰蒂”,同时已经使用过的名称中,“蔷琵”“烟花”“狮子山”“雷伊”分别取代已被除名的“凯萨娜”“芭玛”“婷婷”“凡亚比”。2021年的风暴名称与2003至2004年、2009至2010年及2015至2016年部分风暴名称相同。 [4]
2021年共有3个台风被台风委员会通过除名,分别为台风康森台风圆规台风雷伊,都是因菲律宾灾害除名。但是这3个台风由于影响时间偏晚,确定除名方案时间偏晚,均不是在2022年台风委员会第54次届会,而是在2023年台风委员会第55次届会被菲律宾提出除名 [45]
以下是名单: [4] [36]
分列位次
总位次
名称来源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国际编号
名称释义
名称更替情况
7-2
86
中国大陆
Dujuan
2101
一种花
---
7-3
87
朝鲜
Surigae
2102
一种鹰
鸣蝉→彩虹→舒力基
7-4
88
中国香港
Choi-wan
2103
天上的云彩
---
7-5
89
日本
Koguma
2104
小熊星座
巨爵→小熊
7-6
90
老挝
Champi
2105
一种花
凯萨娜→蔷琵
7-7
91
中国澳门
In-fa
2106
烟花
芭玛→烟花
7-8
92
马来西亚
Cempaka
2107
以其芬芳的花闻名的植物
茉莉→查帕卡
7-9
93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Nepartak
2108
著名的勇士(Kosrae语)
---
7-10
94
菲律宾
Lupit
2109
残酷
---
7-11
95
韩国
Mirinae
2110
宇宙的银河
---
7-12
96
泰国
Nida
2111
女士名字
---
7-13
97
美国
Omais
2112
漫游(Palauan语)
---
7-14
98
越南
Conson
2113
古迹
---
8-1
99
柬埔寨
Chanthu
2114
一种花
---
8-2
100
中国大陆
Dianmu
2115
神话中的雷电之神
---
8-3
101
朝鲜
Mindulle
2116
一种小黄花
---
8-4
102
中国香港
Lionrock
2117
香港一座远眺九龙半岛的山峰名称
婷婷→狮子山
8-5
103
日本
Kompasu
2118
圆规星座
---
8-6
104
老挝
Namtheun
2119
老挝的一条河流
---
8-7
105
中国澳门
Malou
2120
一种呈现环扎㝎、非常坚硬、还有各种颜色的宝石
---
8-8
106
马来西亚
Nyatoh
2121
一种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生长的树木
莫兰蒂→妮亚图
8-9
107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Rai
2122
雅浦岛上的石头货币
云娜→凡亚比→雷伊

菲律宾名单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的话(不论强度高低,热带扰动以上强度级别,不包括热带扰动),就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字。名单每四年循环使用一次,故2021年名单与2017年名单相同。其中,新名称“Uwan”和“Verbena”分别取代已被除名的“Urduja”(台风启德)和“Vinta”(台风天秤)。
以下是命名表: [5]
基本名单
菲律宾名称
国际名称/编号
菲律宾名称
国际名称/编号
菲律宾名称
国际名称/编号
Auring
Jolina
Salome
未使用
Bising
Kiko
Tino
未使用
Crising
热带低压03W
Lannie
Uwan
未使用
Dante
Maring
Verbena
未使用
Emong
热带低压07W
Nando
94W
Waldo
未使用
Fabian
Odette
Yasmin
未使用
Gorio
Paolo
未使用
Zoraida
未使用
Huaning
Quedan
未使用
-
Isang
Ramil
未使用
增补名单(基本名单使用完毕时使用)
菲律宾名称
国际名称/编号
菲律宾名称
国际名称/编号
菲律宾名称
国际名称/编号
Alamid
未使用
Ernie
未使用
Isko
未使用
Bruno
未使用
Florante
未使用
Jerome
未使用
Conching
未使用
Gerardo
未使用
-
Dolor
未使用
Hernan
未使用

活跃系统

播报
编辑

国际命名系统

  • 台风杜鹃(Dujuan,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热带风暴杜鹃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1
JTWC编号
01W
菲律宾名
Auring
起编日期
2021年2月17日
停编日期
2021年2月22日
CMA数据
热带风暴(23m/s) [2]
JMA数据
热带风暴(40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4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杜鹃”(Auring)已经于当地时间2月22日上午9时在菲律宾北萨马省的巴塔格岛登陆,登陆强度为热带低压级别,正向着阿尔拜-索索贡地区(Albay-Sorsogon area)移动。 [3]
台风杜鹃在菲律宾共造成1人死亡,4人失踪。 [6]
热带风暴杜鹃 路径图
  • 台风舒力基(Surigae,超强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超强台风舒力基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2
JTWC编号
02W
菲律宾名
Bising
起编日期
2021年4月14日 [1]
停编日期
2021年4月24日
CMA数据
超强台风(72m/s) [2]
JMA数据
猛烈台风(120kt) [40]
JTWC数据
五级超级台风(17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2021年4月14日凌晨,台风舒力基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1940公里的洋面上,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 [7]16日上午8时增强为台风级(12级,33米/秒)。2021年4月17日14时,中央气象台将台风舒力基升格为超强台风级。 [8]4月17日,台风舒力基达到巅峰(17级以上,68米/秒)。 [9]
超强台风舒力基 路径图
  • 台风彩云(Choi-wan,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热带风暴彩云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3
JTWC编号
04W
菲律宾名
Dante
起编日期
2021年5月31日
停编日期
2021年6月4日 [13]
CMA数据
热带风暴(23m/s) [2]
JMA数据
热带风暴(23m/s)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4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2021年6月1日,第3号台风“彩云”(热带风暴级)的中心早晨5点钟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95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9.8度、东经128.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90至120公里。 [14]
热带风暴彩云 路径图
  • 台风小熊(Koguma,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热带风暴小熊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4
JTWC编号
05W
起编日期
2021年6月12日
停编日期
6月13日 [1]
CMA数据
热带风暴(20m/s) [2]
JMA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南海热带低压已于6月12日16时加强为2021年第4号台风“小熊”(热带风暴级),中心位于北纬19.0度,东经108.4度,也就是在海南省东方市西部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
预计,“小熊”中心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略有增强,并将于13日上午登陆越南北部。海南省气象局于2021年6月12日16时40分继续发布台风四级预警。 [16]
热带风暴小熊 路径图
  • 台风蔷琵(Champi,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台风蔷琵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5
JTWC编号
06W
起编日期
2021年6月23日
停编日期
6月27日 [1]
CMA数据
台风(33m/s) [2]
JMA数据
台风(65kt) [40]
JTWC数据
一级台风(6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蔷琵”于2021年6月23日上午8时在西北太平洋面上生成 [15],于6月26日上午8时加强为台风,于6月27日晚20时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台风蔷琵 路径图
  • 台风烟花(In-fa,强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强台风烟花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6
JTWC编号
09W
菲律宾名
Fabian
起编日期
2021年7月18日
停编日期
2021年7月31日
CMA数据
强台风(42m/s) [2]
JMA数据
强台风(85kt) [40]
JTWC数据
二级台风(9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烟花”于2021年7月18日获得命名,于7月21日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强台风,于7月25日中午前后被中央气象台认定以台风级(35米/秒,968百帕)强度登陆浙江舟山沿海,成为2021年登陆中国最强的台风,又于7月26日第二次登陆浙江平湖沿海,成为有记录以来首个两次登陆浙江的台风,其后在陆上长久滞留(达95小时,为1949年以来最长)并逐渐北上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最终于7月30日晚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台风“烟花”路径图
  • 台风查帕卡(Cempaka,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台风查帕卡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7
JTWC编号
10W
起编日期
2021年7月19日
停编日期
2021年7月24日
CMA数据
台风(38m/s) [2]
JMA数据
台风(70kt) [40]
JTWC数据
一级台风(8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查帕卡”于2021年7月19日8时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热带风暴,7月19日23时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7月20日21时50分,“查帕卡”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沿海登陆,7月24日23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台风查帕卡 路径图
  • 台风尼伯特(Nepartak,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热带风暴尼伯特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8
JTWC编号
11W
起编日期
2021年7月23日
停编日期
2021年7月28日
CMA数据
热带风暴(45kt) [2]
JMA数据
热带风暴(45kt) [40]
JTWC数据
副热带风暴(4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尼伯特”出身于2021年7月台风烟花东南部云系形成的季风槽中催生出的一个扰动系统,于7月23日获得命名,并逐渐北上向日本靠近。但此后其因热带性质不纯于7月26日被中央气象台提前停止编号(最佳路径中恢复认定其热带性),不久亦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全程认定为副热带气旋。再于7月28日早晨被日本气象厅认定于宫城县石卷市附近登陆,并于当天下午被其认定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残余系统最终在日本海减弱消散。
热带风暴尼伯特 路径图
  • 台风卢碧(Lupit,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热带风暴卢碧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09
JTWC编号
13W
菲律宾名
Huaning
起编日期
2021年8月4日
停编日期
2021年8月9日
CMA数据
热带风暴(23m/s) [2]
JMA数据
热带风暴(45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4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2021年8月2日17时,南海热带低压在广东湛江近海海面上生成 [17]“卢碧”于2021年8月4日上午8点钟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热带风暴 [18] ,8月5日11点20分前后在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 ,并于8月5日16时5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沿海再次登陆。8月6日下午5时,台风“卢碧”减弱为热带低压。同日的晚上,台风“卢碧”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在福建东部近海加强为热带风暴级。
热带风暴卢碧 路径图
  • 台风银河(Mirinae,强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强热带风暴银河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0
JTWC编号
14W
菲律宾名
Gorio
起编日期
2021年8月5日 [1]
停编日期
2021年8月9日
CMA数据
强热带风暴(25m/s) [2]
JMA数据
强热带风暴(50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5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银河”于2021年8月5日在琉球群岛附近海域生成。于8月9日在日本以东洋面变性为温带气旋。
强热带风暴银河 路径图
  • 台风妮妲(Nida,强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强热带风暴妮妲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1
JTWC编号
15W
起编日期
2021年8月5日
停编日期
2021年8月8日
CMA数据
强热带风暴(25m/s) [2]
JMA数据
强热带风暴(55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5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妮妲”于2021年8月5日在日本东南洋面生成,于8月8日在日本以东洋面变性为温带气旋。
强热带风暴妮妲 路径图
  • 台风奥麦斯(Omais,强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热带风暴奥麦斯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2
JTWC编号
16W
菲律宾名
Isang
起编日期
2021年8月20日
停编日期
2021年8月23日 [19]
CMA数据
强热带风暴(25m/s) [2]
JMA数据
热带风暴(45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5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奥麦斯”的前身是一个于2021年8月上旬在中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扰动,随后其移入西北太平洋并稳定西行,但受制于多重不利因素仅能挣扎求存并持续十余日,于8月20日晚间在菲律宾以东洋面获得日本气象厅升格命名。而后其逐渐转向西北行进并有所发展,再逐渐移入东海、北上转向并逐渐减弱,于8月23日晚间登陆韩国南部沿海,成为72年以来发源自中太平洋的首个登陆最西的台风。此后其逐渐转化为温带气旋并随盛行西风东行,最终趋于消散。
热带风暴奥麦斯 路径图
  • 台风康森(Conson,强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强热带风暴康森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3
JTWC编号
18W
菲律宾名
Jolina
起编日期
2021年9月6日
停编日期
2021年9月12日 [22]
CMA数据
强热带风暴(28m/s) [2]
JMA数据
强热带风暴(50kt) [40]
JTWC数据
一级台风(6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康森”于2021年9月6日下午14时被中央气象台认定在菲律宾以东近海生成。而后其迅速增强达到菲律宾认定的台风级别(但中央气象台仅认定为强热带风暴级),并于9月6日晚间在菲律宾东萨马省赫楠镇附近登陆。后其穿越菲律宾中部群岛进入南海并保持偏西方向行进,强度先有所发展而后逐渐减弱。其减弱后的热带低压于9月12日下午登陆越南中部沿海,最终于当晚20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强热带风暴康森 路径图
  • 台风灿都(Chanthu,超强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超强台风灿都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4
JTWC编号
19W
菲律宾名
Kiko
起编日期
2021年9月7日 [20]
停编日期
2021年9月18日 [21]
CMA数据
超强台风(68m/s) [2]
JMA数据
猛烈台风(115kt) [40]
JTWC数据
五级超级台风(15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灿都”于2021年9月7日8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于9月8日5时加强为超强台风,于9月18日8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从9月7日8时生成后短短21个小时便从热带风暴一路加强为超强台风,生命史80%时间维持超强台风,超过80个小时,最强时近中心风力68米/秒,中心气压905百帕,为2021年夏季以来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
超强台风灿都 路径图
  • 台风电母(Dianmu,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热带风暴电母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W
JTWC编号
2115
起编日期
2021年9月23日
停编日期
2021年9月24日
CMA数据
热带风暴(18m/s) [2]
JMA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2021年9月23日下午,南海热带低压正式加强为热带风暴,编号成为2021年第15号台风电母。2021年9月24日凌晨1时30分前后,热带风暴电母在越南中部广南省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
热带风暴电母 路径图
  • 台风蒲公英(Mindulle,超强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超强台风蒲公英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6
JTWC编号
20W
起编日期
2021年9月23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0月2日
CMA数据
超强台风(60m/s) [2]
JMA数据
猛烈台风(105kt) [40]
JTWC数据
五级超级台风(14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蒲公英”于2021年9月下旬初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发展,于9月23日获得升格命名。此后其逐渐朝西北方向行进并持续发展增强,于9月26日发展为超强台风并达到强度峰值,但旋即因陷入鞍形气压场而滞留原地,搅动大量冷海水上涌而一度减弱。后其逐渐摆脱不利影响并再度发展成为超强台风,再逐渐转向东北方向行进并掠过日本近海,逐渐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期间被名古屋大学飞机实测得932百帕的风眼气压。其于10月2日下午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此后其转温系统继续朝东北方向行进,最终于白令海峡附近趋于消散。
超强台风蒲公英 路径图
  • 台风狮子山(Lionrock,热带风暴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热带风暴狮子山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7
JTWC编号
22W
菲律宾名
Lannie
起编日期
2021年10月8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0月10日 [23]
CMA数据
热带风暴(20m/s) [2]
JMA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4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2021年10月8日5时,92W加强为2021年第17号台风“狮子山” ,8日22时50分,台风狮子山的中心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沿海登陆。10月10日晚,第17号台风狮子山停止编号。
热带风暴狮子山 路径图
  • 台风圆规(Kompasu,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台风圆规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8
JTWC编号
24W
菲律宾名
Maring
起编日期
2021年10月8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0月14日 [25]
CMA数据
台风(33m/s) [2]
JMA数据
强热带风暴(55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6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圆规”于2021年10月8日下午由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菲律宾认定为Maring与Nando两个热带低压,Maring吞并Nando,美国认定为93W与94W两个扰动,但日本认定为一个系统)获得升格命名而来。此后其逐渐转为稳定西行,于10月11日晚间登陆菲律宾卡加延省富加岛,于10月13日早晨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并于同日下午被中央气象台认定以台风级强度登陆海南省琼海市沿海(最佳路径中降为强热带风暴级)。其减弱后的热带低压于10月14日晚间登陆越南北部沿海,并于当晚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台风圆规 路径图
  • 台风南川(Namtheun,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台风南川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19
JTWC编号
23W
起编日期
2021年10月10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0月17日 [27](CMA初报10月13日停编)
CMA数据
台风(33m/s) [2]
JMA数据
强热带风暴(50kt) [40]
JTWC数据
热带风暴(5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南川”于2021年10月10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远洋海域获得升格命名,与台风狮子山、台风圆规形成三台风,并形成与2010年案例同名三台风 [24],但也受到因前二系统活跃产生的强烈风切变的影响而一直难以发展。其在13日下午减弱为热带低压并被中央气象台提前停止编号,但此后其强度重新发展,并持续活跃与加强,于10月16日在北纬30度附近加强至中央气象台事后重新分析后认定的台风级,而后逐渐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最后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东行至北美并再度发展成为一个炸弹气旋,给北美太平洋沿岸带去强风雨雪天气,最终于10月22日被其西部东行的温带气旋合并吸收。
台风南川 路径图
  • 台风玛瑙(Malou,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台风玛瑙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20
JTWC编号
25W
起编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0月29日 [26]
CMA数据
台风(40m/s) [2]
JMA数据
台风(75kt) [40]
JTWC数据
二级台风(8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2021年10月25日上午,菲律宾东部洋面上的热带低压25W升格获编成为第20号台风玛瑙,同日下午中央气象台起编升格为热带风暴。10月26日下午14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0月28日凌晨2时加强为台风级,14时达到巅峰强度。2021年10月29日晚20时在日本以东洋面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台风玛瑙 路径图
  • 台风妮亚图(Nyatoh,超强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超强台风妮亚图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21
JTWC编号
27W
起编日期
2021年11月30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2月4日 [28]
CMA数据
超强台风(55m/s) [2]
JMA数据
强台风(100kt) [40]
JTWC数据
四级超级台风(13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妮亚图”于2021年11月30日获得升格命名,而后在太平洋暖池能量与北部温带气旋协助高空流出的加持下逐渐发展增强,得益于靠近西风槽带来的极向流出的急剧增强而于12月3日发展为超强台风,而后在寒潮作用下迅速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4日8时对其停止编号。
超强台风妮亚图 路径图
  • 台风雷伊(Rai,超强台风级)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主词条
超强台风雷伊 卫星云图
国际编号
2122
JTWC编号
28W
菲律宾名
Odette
起编日期
2021年12月13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2月21日 [30]
CMA数据
超强台风(62m/s) [2]
JMA数据
猛烈台风(105kt) [40]
JTWC数据
五级超级台风(15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台风“雷伊”于2021年12月13日在西北太平洋的低纬洋面上获得命名。起初其发展较缓慢,后在菲律宾以东近岸水域以及穿越菲律宾进入南海后两度出现快速增强并达到中央气象台认定的17级以上超强台风、日本气象厅认定的猛烈台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定的五级超级台风水平,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影响南沙群岛最强、影响南海最晚的超强台风以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级下首个于12月在南海达到五级超级台风评级的台风。最后其在南海北上靠近中国华南并逐渐减弱消散,于12月21日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超强台风雷伊 路径图

其他系统

  • 热带低压03W(Crising)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JTWC编号
03W
热带低压03W 卫星云图
菲律宾名
Crising
起编日期
2021年5月12日
停编日期
2021年5月14日
CMA数据
热带低压(15m/s) [2]
JTWC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热带低压于2021年5月中旬在菲律宾棉兰老岛近海生成,而后西行登陆并减弱消散,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定其达到热带风暴强度 [10-11],日本气象厅亦一度对其发出过烈风警报但最终未将其升格命名。事后中国气象局亦将其认定为热带低压。
热带低压03W 路径图
  • 热带低压07W(Emong)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JTWC编号
07W
热带低压07W 卫星云图
菲律宾名
Emong
起编日期
2021年7月5日
停编日期
2021年7月6日
CMA数据
热带低压(15m/s)(初报最佳路径未收录) [2]
JTWC数据
热带低压(3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
热带低压07W 路径图
  • 热带低压08W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JTWC编号
08W
热带低压08W 卫星云图
起编日期
2021年7月5日
停编日期
2021年7月8日
CMA数据
热带低压(15m/s) [2]
JTWC数据
热带低压(3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
热带低压08W 路径图
  • 热带低压12W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JTWC编号
12W
热带低压12W 卫星云图
起编日期
2021年8月2日
停编日期
2021年8月3日
CMA数据
未收录
JTWC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
热带低压12W 路径图
  • 热带低压17W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JTWC编号
17W
热带低压17W 卫星云图
起编日期
2021年9月1日
停编日期
2021年9月4日
CMA数据
热带低压(15m/s) [2]
JTWC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
热带低压17W 路径图
  • 热带低压Nando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JTWC编号
94W(扰动编号)
菲律宾名
Nando
起编日期
2021年10月7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0月8日
发展过程
路径图
该系统为合成台风圆规的菲律宾地方命名的两个热带低压之一,尽管菲律宾认为Maring为“圆规”主体,但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认为该系统为“圆规”主体。而日本气象厅在初报中则将Maring与Nando合视为一个系统。日本气象厅与中国气象局的最佳路径也显示此两家机构认定Nando为“圆规”之主体。
  • 热带低压26W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JTWC编号
26W
热带低压26W 卫星云图
起编日期
2021年10月22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0月28日 [29]
CMA数据
热带低压(15m/s) [2]
JTWC数据
热带风暴(35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
热带低压26W 路径图
  • 热带低压29W
基本信息
卫星云图
JTWC编号
29W
热带低压29W 卫星云图
起编日期
2021年12月15日
停编日期
2021年12月17日 [31]
CMA数据
未收录
JTWC数据
热带低压(30kt) [41]
发展过程
路径图
-
热带低压29W 路径图

风季影响

播报
编辑
每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系统的活跃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下表列出所有于2021年在西北太平洋活跃的热带气旋相关影响数据,包括该热带气旋影响地区、登陆地区、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总计等。括号内的名称为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所使用的当地命名;未获日本气象厅国际命名的热带低压,则采用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提供的热带气旋编号(如果有)或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热带低压编号(如果有)或菲律宾本地命名(如果有)。
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热带气旋对西北太平洋地区整体造成的灾害较常年偏轻,但菲律宾等部分国家地区受灾极端严重,台风康森台风圆规台风雷伊对菲律宾造成严重灾害,其中“雷伊”更是成为2013年台风海燕以来影响菲律宾最严重的台风。中国的台风灾害损失较常年平均水平偏低,但大范围强降雨影响突出,台风烟花等远距离水汽输送影响显著 [43];间接影响方面,台风烟花台风查帕卡共同参与了7·20河南暴雨水汽输送环节 [46]
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气旋影响数据
热带气旋名称
影响地区
登陆地点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Auring)
菲律宾
菲律宾中部
1人死亡 [6]
329万美元
(Bising)
菲律宾
10人死亡
1050万美元
热带低压03W
(Crising)
菲律宾 [11]
菲律宾棉兰老岛
未知
48.6万美元
(Dante)
菲律宾 [12]
菲律宾中部
11人死亡 [12]
639万美元
中国、越南
中国海南、越南
1人死亡
987万美元
日本小笠原群岛
未知
未知
热带低压07W
(Emong)
菲律宾、中国
未知
未知
热带低压08W
中国海南、越南
中国海南、越南
未知
未知
(Fabian)
菲律宾、中国
中国浙江舟山、平湖
6人死亡
132亿元人民币 [42]
中国、越南
中国广东阳江
3人死亡
425万美元
日本
日本宫城县
未知
未知
热带低压12W
日本
未知
未知
(Huaning)
中国、日本
中国广东、福建、台湾省;日本西部
6人死亡
2.27亿美元
(Gorio)
日本、北美太平洋沿岸
未知
未知
北美太平洋沿岸
未知
未知
(Isang)
韩国
韩国南部
未知
1300万美元
(Jolina)
菲律宾、越南
菲律宾中部、越南
22人死亡
3610万美元
(Kiko)
菲律宾、中国、日本
日本西部
未知
3000万美元
越南、泰国等
越南
8人死亡
未知
日本
未知
未知
(Lannie)
中国、越南
中国海南琼海、越南
6人死亡
4700万美元
(Maring)
菲律宾、中国、越南
中国海南琼海、越南
44人死亡
2.45亿美元
热带低压Nando
合并入台风圆规(Maring)
北美太平洋沿岸
未知
未知
日本小笠原群岛
未知
未知
热带低压26W
越南
越南
未知
未知
日本小笠原群岛
未知
未知
(Odette)
菲律宾、中国、越南、马来西亚 [32-33]
菲律宾中部
410人死亡
10.2亿美元
热带低压29W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54人死亡
7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