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棪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俞棪

清末民国诗人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俞棪,清末民国时人,生平不详。曾著有《鬼谷子新注》一书。 [1]
中文名
俞棪
国    籍
清末民国
代表作品
《鬼谷子新注》
性    别
主要作品
俞棪在其《鬼谷子新注》一书中云:“余于民国初元,始读《鬼谷子》。机苦其古奥,以为非浅学所能解。尝望安得乐壹、皇甫温谙家注而一读之。顾其书早亡,丰不可得。越数载,复寻绎其义,稍增兴会。因权介之于昆弟朋好,共同研索,冀或有得。顾朋辈中类以其义蕴不易拴释,成嘱余为任述作之役。余幼孤,贫要失学,无所师承,夫迟敢妄有所论述。惟心焉识之,期异日或得当一申其志云尔。迫十二年冬,余自辽海南归岭表,衰垣李君枫桥自平寓书,督望甚段。余以庸陋,奔命海隅。私意亦欲于此暇日,姑试为之。顾每一执笔,辊自觉其空疏,稿成而毁者三,遂废然而较。夫然后知述学之匪易,断非浅学者所能任也。虽然,自斯以还,每一研诵,遂为札记以志其意。积日累年,忽忽十载。所记凡若干条。虽意无所信,虚而无实。然以战国时代,学人辈出,其与鬼谷先生同时并世或先后者不少。其文体义理,较相近接。取彼释此,义自恰当。至于学说从同,或且溯流寻源,而本出于鬼谷者,则举一反三,其理易显。其从同,或且溯流寻源,而本出于鬼谷者,则举一反三,其理易显。其或义无可索,则取之秦汉诸家学说,虽历时稍远,而旁接远绍,掂其片词剩义,亦足资拴论。以视陶注之以己意注释者,其取径自殊,庶几或犹不悖鬼谷先生之其义也软。至于鬼谷原书,历代传本,文多外错。余维战国初期作品,文多从韵,以便口诵,流习传授,斯为正宗。鬼谷文中错简,类多可以古韵校正。因不避梼末,辄择其义于正之。于是鬼谷文义,始豁然开朗,为初学者所易探悉矣。然此固一家之私见。固犹待是正于大雅君子也。民国二十二年八月,番禺俞棪诚之。” [1]
另外,俞棪还著有《鬼谷子其伪考》一文,对《鬼谷子》之其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作者还写有《鬼谷子篇目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