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摘金!數學女博士透露訓練關鍵,網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東京奧運摘金!數學女博士透露訓練關鍵,網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東京奧運 2020 備受全球矚目,一位沒有教練、沒有團隊,獨自出賽的奧運選手,竟一舉成名奪下了金牌,這位選手的背景來歷引起了各界關注,她究竟是誰呢?(責任編輯:徐宇儂)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連繫出處
作者:量子位

東京奧運會大爆冷門!

奧地利的一位選手,如同一匹黑馬殺出,贏得了自行車女子個人公路賽的冠軍,讓人意想不到。

而且,她打敗的還是此前已經拿過 3 次世界冠軍的荷蘭選手 Van Vleuten,以至於荷蘭選手 Van Vleuten 在衝過終點線後,一度以為自己獲得了金牌。

而真正的冠軍得主安娜.基森霍夫(Anna Kiesenhofer),早在 1 分鐘前抵達了終點。

賽後,荷蘭團隊懊惱地表示:

我們完全低估了她,她甚至沒有出現在我們要研究的名單裡。

事實上,這也不怪荷蘭隊低估對手,因為對於安娜.基森霍夫(Anna Kiesenhofer)而言,自行車只是她的業餘愛好。

她真正的職業是一位數學博士後研究員,任職於世界名校法國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平時講授偏偏微分方程式的課

而這一次摘得金牌,安娜不僅刷新了自己的人生紀錄,還幫助奧地利拿下了 2004 年以來的首枚夏季奧運會金牌。

網友們不禁表示,看來老話說得對啊!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甚至還能在上班之餘拿個冠軍。

大家也非常好奇,這位數學學霸到底是怎麼拿下奧運會冠軍的?

想看她怎麼計算出來的奪冠公式。

從劍橋開始的自行車生涯,這位 Anna Kiesenhofer 是誰?

安娜是徹頭徹尾的數學人,大學在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主修數學,之後進入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並在 2012 年獲得數學碩士學位。

2016 年,她又憑藉一篇《b-辛流形上可積系統》的論文,獲得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

在此期間,體育運動是她重要的業餘愛好,她曾是劍橋大學自行車社的成員,但安娜絕不是「玩票」性質,2013 年,她獲得了英國大學生運動會 25 英里女子團體賽中第二名。

與此同時,安娜還參加鐵人三項比賽,不過在負傷後,她無法參加跑步比賽,從 2014 年開始全面專注於自行車。

TO 推薦閱讀:東奧喚醒綠色經濟!從氫能源聖火到電子廢棄物獎牌,東奧隱藏這 3 大綠色投資契機

後來她加入了一支西班牙的業餘車隊,並在 2016 年贏得了西班牙國家杯的總冠軍。

這位當時 26 歲的安娜與 Lotto Soudal 女子自行車隊簽下了第一份職業合約。然而,在一系列比賽失利之後,她沒能續簽合同,離開這項賽事一年時間。

2020 年,安娜以業餘車手的身份重返賽場,一舉贏得了奧地利國家公路賽和計時賽冠軍,並在世界錦標賽計時賽中排名第 20。

然而安娜並沒有獲得參加奧運會的職業合約,她只能以個人的方式去參賽,沒有教練、沒有團隊。

荷蘭選手 Van Vleuten 顯然忽視了安娜的存在,但安娜的努力最終一鳴驚人。

安娜獲得冠軍後,她的母校第一時間送上祝福:

她的隊友還曬出了 9 年前三人舉起獎杯的照片。

那時,恐怕沒人想到安娜有一天能獲得奧運金牌。

TO 推薦閱讀:【2020 東奧四大亮點】疫情下的首場奧運,日本如何減少病毒傳染途徑?

數學系學霸的奪冠公式,關注東奧 2020 的人都想知道

事實上,安娜這次可能不止展現了她超群的運動實力,更展現了數學系學霸的附加技能。

在賽後採訪中,她表示對比賽做了非常周密的計劃:

我對比賽做了規劃,我查看時間,計算可能會在何時完成多少公里,我必須吃多少食物等等。我計劃從一開始就發起攻勢,我很高興我能保持領先。

事實上,比賽全程安娜的位置都超前。在比賽開始後不久,就與大部分選手拉開了 10 多分鐘的差距,這樣的領先優勢在女子自行車比賽中非常少見。

這也是為什麼荷蘭選手會誤以為自己是冠軍,因為安娜真的太快了,快到讓人忘記了她的存在。

最終,她以 3 小時 52 分 45 秒的時間完成了 137 公里的賽道。

所以,這是透過比對手更強的計算能力奪冠?

先前,安娜就在 Twitter 上發布過自己訓練時的數據分析圖。

她用 CORE 體溫計來監測自己在騎行時的體溫,留意當體溫超過 38.5℃ 時身體的機能反應。而且她也查閱文獻,來分析自己的身體機能!

別人描述自己的狀態可能是憑感覺,而安娜直接引用了論文的摘要。

TO 推薦閱讀:東奧金牌得主會是誰?新創 Withings 出奇招,用「穿戴裝置」發現出乎意料的數據

不過和網友們想像的不同,安娜做這些數據分析並沒有用複雜數學方法,而是把數據上傳到一個程式中讓它自動分析。

所以說這一波摘冠,電腦才是最終的幕後大佬嗎?

就算不會艱深數理化,會操作電腦運算也是通往成功的關鍵!想知道如何聰明提升工作效能嗎?報名  AWS 台灣雲端大會,給你最新機器學習、IT 管理知識!

參考資料:Math GenealogyEPFLVelo101cyclingnewsCambridge Independent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數學女博士奧運會摘金!用數學知識自己訓練,網友: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看更多數學好文

 【看到數學就手癢?】為什麼亞洲人的數學比較好?研究發現:跟數字「發音」有關係!
•  如何證明質數有無限多個?從這 8 道數學題,訓練 6 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附開源碼】集結 40 萬台電腦算力,數學家算出 x³+y³+z³=3 的第三組整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