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僵尸电影的前世今生_百科TA说
香港僵尸电影的前世今生
原创
阅读 32004赞 179
西方的吸血僵尸片或是日韩的恐怖异形片,总是被赋予很多人性的隐喻,或是伦理道德的批判;而香港僵尸片除娱乐性外还有一种“仪式性”作用。而对于80、90后的人来说,香港僵尸电影的形象成为两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回忆,因其多元化的喜剧性元素和新奇的技法结合也曾在香港电影中也有过一段辉煌。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尤其80、90后的人来说,香港僵尸电影的形象早已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成为两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回忆,曾经一度被赋予恐怖片的香港僵尸电影,因其多元化的喜剧性元素和新奇的技法结合也曾在香港电影中也有过一段辉煌

香港僵尸电影

源于历史创伤 娱乐性与仪式性并

形成初期

西方的吸血僵尸类型片有一对固化而生猛的利齿,在世界各地的惊悚电影中都留下了牙印。香港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便以《午夜僵尸》(1936)打头,开始东“尸”效颦。自此之后,西方吸血僵尸片的“洋血”便一直留存在香港僵尸片的体内,成为无法排清的“尸毒”。

1936年上映,讲述一个被亲哥杀害的年轻人变成僵尸回来复仇的故事。

在《鬼打鬼》中参与摄影的刘观伟后来拿起导筒,用一部《僵尸先生》(1985),开启了香港的“僵尸大时代”。刘观伟的伯父是位茅山师傅,从小听了不少相关故事。这种先天优势被他植入电影中,开创了最接地气的“茅山僵尸片”。现在大家提到香港僵尸片,最先想起的便是这一类型,想起僵尸、茅山术以及道士师徒的黄金组合。这一组合因《僵尸先生》的走红而流行,后来就成了“茅山僵尸片”的基本配置。

1980年,影片讲述了茅山法师的师弟不满同门师兄施法害人,遂挺身而出救张大胆脱险的故事。

僵尸,总是恐惧的来源,但中国僵尸却没有那么吓人,他们总是以你所熟悉的造型和面目出现,统一身着清朝官服、身体僵硬、力大无穷、两手前伸、蹦跳行走。他们和西洋僵尸一样,也是青面獠牙、指甲尖长、以咬人脖颈来传染尸毒。

但是中国僵尸没有如此嗜“血”,而是特别好“气”,他们靠活人的呼吸来辨别方位,所以只要憋气即可躲避僵尸。这是香港僵尸片最新颖的本土化发明,因《僵尸先生》中的生动展现而广为传播,令不少小孩信以为真。而且《僵尸先生》的台版片名就叫做“暂时停止呼吸”。 

开启香港“僵尸大时代”的电影《僵尸先生》海报

至于高深的茅山术,更是让人兴趣盎然。《僵尸先生》简直就是第一部中国僵尸应对指南,我们从中偷学到了不少招数。一边是道长“九叔”专业的“纸笔墨刀剑”(黄纸、红笔、黑墨、真刀、木剑),一边是糯米这样的家常辟邪良方。不少人看了此片之后,格外愿意多吃几个粽子。在后来的僵尸片中,僵尸的攻击力开始升级,各种灭僵道具(灵镜、玉佩、鸡血、毒药、炸弹等)齐齐上阵,新的驱魔方法(电击、火烧、泥陷等)也开始践行,可谓无奇不有,大开眼界。

林正英饰演的道长被视为香港僵尸电影的第一招牌

“僵尸”大时代

镇定精干的师傅配上调皮惹事的徒弟,是港片的一大传统。

《僵尸先生》上映后,林正英所饰演的道士“九叔”一炮而红,成了香港僵尸片中最闪亮的面孔。他身着道袍,头戴道士帽,手握桃木剑的形象在之后的僵尸片中不断复刻。他有着不苟言笑的冷幽默,正直而又好面子,应付鬼怪僵尸时智勇双全,一出场便令人膜拜,那动作绝对比奥特曼更有型有款。

很多影迷把“林正英道长”视为僵尸片的代名词,坚持认定,“没了林正英的僵尸片不叫僵尸片”。实际上,香港僵尸片中除了林正英大义凛然的“正气脸”之外,许冠英略带猥琐但充满喜感的“苦瓜脸”是另一经典。

在《僵尸先生》中,许冠英扮演“九叔”的徒弟文才,是个可爱而胆小的好色之徒,为了保护心爱的姑娘不幸被僵尸咬中,变成了半人半尸。为了避免血液凝固,他垂着那标志性的“苦瓜脸”踩在糯米上无奈地跳着带感的舞蹈,其经典程度不亚于《低俗小说》中的兔子舞。

这段人鬼恋非常浪漫,尤其是身着红装的鬼新娘从树上翩跹飘落到秋生自行车后座的那段,很多影迷至今还回味不已。甚至有日本歌手因特别钟爱这一段,特地将之植入自己的MV。 

《僵尸先生》的剧本采用的是集体创作,筹划了一年,拍摄周期长达四个月,在那个香港电影普遍赶急的年代,可谓是精雕细琢、文火慢炖。它一上映便爆冷卖座,创下票房神话。此后,香港和台湾便掀起一股争拍僵尸片的热潮。

虽然跟风不断,《僵尸先生》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至今仍是影迷心中的至上经典。作为最成功的僵尸片导演,刘观伟仍以“一年一部”的节奏笃悠悠地打造着“僵尸先生”系列。这个系列的第二部《僵尸家族》(1986),把时间背景从民初移至现代,小僵尸如“E.T”般和小孩子嬉戏玩耍,大僵尸走上街头引发撞车、枪击和爆炸,神奇地与同期上映的《英雄本色》构成了互动。

《僵尸家族》与同期香港僵尸电影的最不同处是僵尸有了感情僵尸有了感情

更神奇的是,《僵尸家族》成功地打入了日本市场,僵尸热潮就此涌入东瀛。导演刘观伟回忆说:“当时老板派我去日本看看反响,我发现日本小学生过斑马线,一个一个手搭肩膀,‘僵尸跳’跳着过去。”

在鱼龙混杂的僵尸片市场中,刘观伟靠细工慢活总算是守住了自己“茅山僵尸片开山鼻祖”的金字招牌。“僵尸先生”系列的第二部《僵尸家族》和第三部《灵幻先生》(1987)依旧卖座,但在口碑上不及第一部。第四部《僵尸叔叔》(1988)推出之后,总算是扳回一局。

《僵尸叔叔》中暂缺了“九叔”林正英,代替他的是“冷面笑匠”陈友所演的道长。他和午马所演的僧人势不两立,各自带领徒弟进行恶作剧式的整蛊和暗斗。这一道一僧的互掐笑料不断,无论是横飞的花生米和萝卜干,还是那撑大肚子的一大缸油现在想起都还忍俊不禁。没错,他就是《僵尸先生》中那只画着浓妆的骇人僵尸。据说,找元华来演僵尸,是因为当时香港武行只有他能完成片中要求的动作。

僵尸先生中的僵尸在僵尸叔叔中逆袭成道长


除了刘观伟之外,香港僵尸片史上还有第二“刘”,那便是后来执导了《大话西游》《东成西就》的刘镇伟。

最初刘镇伟是银行信贷员,被单位调去参与电影投资,监制过不少香港新浪潮电影。后来公司倒掉,他决定加入电影圈。他找来一个落魄编剧作为搭档,此人便是因写剧本太慢而被炒鱿鱼的王家卫。两人第一次合作就是《猛鬼差馆》(1987)。 

可能很多文青和小资都无法接受,一本正经、文艺感伤的墨镜王竟会写出这种爆笑加惊悚的无厘头僵尸片。其实,僵尸片是两人早就瞄准了的题材。拍这个类型出名的只有刘观伟一人,只有一个对手,比较好“打”。

另外,片中的僵尸也不再是僵硬的清朝遗老,而是身着西装的现代猛鬼,在“茅山僵尸片”几近泛滥的市场中也算是“土洋结合”、独树一帜了。而且,《猛鬼差馆》中不仅偷师了经典惊悚片《闪灵》中的酒吧桥段,还加入了各种惊悚和搞笑的猛料。

《猛鬼差馆》中还有可爱抒情的小细节,王家卫后来的“杯子”、“罐头”、“钥匙”在这里的原型是个录音机,凶猛无比的僵尸听到它播放的音乐后驻足停顿、耐心赏玩。这一舒缓节奏的鬼马创意后来被扩展成了《音乐僵尸》(1992)。  

《猛鬼学堂》的另一亮点便是王家卫的倾情献身,在其中客串了一个角色,身穿风衣,一闪而过。王家卫后来再也不写僵尸片了,但刘镇伟却乐此不疲地给僵尸不断升级,在《猛鬼大厦》(1989)、《尸家重地》(1990)等片中大搞鬼马实验。董玮的《驱魔警察》(1990)的最后,三位警察化身为刘、关、张,三掌合璧才除掉了凶恶的女魔。在那个创造力无比旺盛的年代,香港电影根本无所谓知识产权。

“僵尸”热潮日渐消退

尽管1990年香港僵尸电影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完全放弃了本土茅山术的传统套路,但总的来讲,反映并不如人意。

太多的粗制滥造使得观众对这类题材已经开始厌倦漠然,再加上王晶的赌片和稍后徐克的武侠片开始大行其道,电影片商闻风而动,都改拍赌片和武侠片去了,一时间当年极受欢迎的僵尸题材竟鲜有人再敢涉及。

而实际上,此时僵尸电影确实已积重难返,可怜只剩下林正英独撑大局,虽然又拍出如《非洲和尚》这等集茅山法术、异域风俗、喜剧名片《上帝也疯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僵尸祖宗大战非洲巨人等诸多精彩桥段的创意之作,但最终无力回天。

1991年,林正英、周星驰、吴孟达主演

因此,这之后的作品无论是回归本土茅山僵尸片的《僵尸至尊》、《新僵尸先生》、《音乐僵尸》、《湘西尸王》,还是如《一咬OK》一样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电影的《一屋哨牙鬼》都不可避免的接连票房败北——待到1993年,港台跟风武侠片的热潮风起云涌之时,香港的僵尸片却彻底陷入绝境

香港僵尸片史上,有个人所执导的片子可能不如那“二刘”的出名,但他对僵尸题材的痴迷程度绝对完胜。此人便是《僵尸先生》的原著作者黄鹰。

作为僵尸题材的骨灰级爱好者,黄鹰最热衷于给读者和观众开一场场“僵尸学堂”。这种学堂既讲解恐惧的来源,又展示克服的方法,使观众像吃了“定心丸”一样获得安全感,这也是香港僵尸片的魅力之一。

黄鹰的死据说也与其爱好有关。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因拍摄僵尸片资金周转不灵而借了高利贷,后来却血本无归,被追债者打死在家中。

黄鹰的惨死也折射出香港僵尸片后来的没落。尽管香港影人用多元和癫狂作猛药,全力抢救僵尸片,但仍旧无力回天。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电影业呈现出整体萧条,银幕上鲜有蹦跳的僵尸出没了。林正英于1997年的逝世引来影迷的遗憾叹息,他们甚至认定,“林正英之后再无僵尸片”

在后林正英时代,作为对僵尸热潮的一种眷恋,零星有一些僵尸片新作问世,如梁鸿华的《赶尸先生》(2001)、徐克监制的《千年僵尸王》(2002)、刘家辉的《少林僵尸》(2006)、罗守耀的《僵尸新战士》(2010)等。但这些僵尸片真是一部烂过一部,以至于有网友调侃道:“敢看这种烂片的人真的很勇敢。”

现今看来,体现民俗传统的茅山僵尸片似乎已走到尽头,少有观众捧场。而2003年的《千机变》则走了一条完全洋化的路子,影片完全借鉴西方吸血僵尸片(尤其是《刀锋战士》)的模式,僵尸圣典“Day for night”,陈冠希、黄秋生出身僵尸家族,郑伊健、钟欣桐身为僵尸猎人,僵尸王子与凡人女孩的爱情等等都似曾相识。

不过,《千机变》整体虽是僵尸片格局,但情节却多以Twins这两个小女生的吵吵闹闹和爱情经历为主,只有开篇和结尾两场斗僵尸的戏份才有点僵尸片的样子。

现在看来即便是僵尸题材也不能压制Twins的青春活力,而林超贤只能将《千机变》拍成混合类型的电影,有动作打斗、有法术特技、有诙谐搞笑、有生死煽情、有轻松爱情、故事驳杂得颇具港片特色,只可惜情节难免松散,桥段老套,不见导演功力。

剧本的苍白和导演的失败注定了这部拥有明星阵容、动作特技等诸多卖点的《千机变》将成为热闹一时的流星之作。强大的宣传攻势虽然令《千机变》的票房暂时收得,却对香港僵尸电影的复兴毫无用处。 

最近,麦浚龙的《僵尸》(又名《七日重生》)颇受关注。影片中,我们欣喜地瞧见楼南光、陈友、钱小豪这些久违的熟悉面孔,看到长指甲伏地魔般的僵尸蹦跳着制造恐惧,更听到了《僵尸先生》中的经典插曲《鬼新娘》,“她的眼 光,她的眼光,好似好似星星是对发光……”

无论这部《僵尸》是香港僵尸片的一曲挽歌还是新的号角,它都香港僵尸片一次珍贵的招魂。

当下国产恐怖片的期

一个时代,一场电影,一段辉煌;那些回不去的过去,那些回忆里的欢声笑语;或许逝去的值得缅怀,而更多的是希冀于未来。香港僵尸电影的辉煌时代虽然已成为过去,却是几代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近年来国产恐怖类型或是僵尸题材电影不忍直视,在这之中很多关于茅山道士降妖除魔类型的电影更是层出不穷。很多恐怖片硬生生被演成了“喜剧”。

然而这么多山寨的僵尸电影中,由彭禹厶主演的系列僵尸电影虽然仍旧有很多瑕疵,无法与林正英系列僵尸电影相媲美,但是却也让人看到当年香港僵尸电影的影子,其中个人觉得《阴阳先生之末代天师》《道士下山》等相对于很多国产的恐怖片更有戏份,所以推荐。

作者:阳光下的向日葵

179
  • 原创|发布:2017-12-01 11:06:22    更新:2017-12-08 16:58:36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