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失能失智的老人?

关注者
10
被浏览
2,763

6 个回答

阿尔兹海默症也叫做老年痴呆,家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做好终身都无法痊愈的准备,一般会导致老人认知能力与生活技能逐步衰退,并且有一定精神行为异常。

面对如此庞大的阿尔兹海默症人群,仅不到5%的患者享受专业机构的照护。

繁重的照护责任一般都是家属承担,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我们整理出针对失智老人的生活照护要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与失智老人的交流

开始的时候,老人是能维持独立生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逐渐下滑,理解与表达难免受阻,易引发急躁、焦虑、挫败的情绪。

此时,良好的沟通显得尤为关键。照顾者须保持耐心,认真聆听,适时鼓励,说话语气温和缓慢。

此外,注意老人的非言语表达,包括语调、姿势等,老人的情绪反应比口语更为真实。适当的肢体互动和感官刺激也能达到交流效果。尊重与理解有助于老人感受生活意义。



2、日常生活能力的维持

鼓励老人适当地参与家务劳动(如餐桌清洁、地砖擦拭、花卉养护等),有助于提高自我认同感,不能让老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

适度运动,保持社交网络,避免孤僻。后期部分老人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他们

无法控制身体,家人对此应给予理解,避免责备老人加重他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换位思考,以"出门玩,我们换衣服咯!"之类的话题引导其更换湿衣物。如发现有无端焦躁、左顾右盼,寻寻觅觅等排泄征兆,可带老人卫生间方向。后期需家属协助进行卫生处理,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应对意外状况。



3、失智老人的安全

防止离家或意外事故的发生。可为老人配备身份识别卡和带有GPS功能的手环,以便寻找。

留存清晰近照备用,以便发布寻人启事。注意:若曾发生过遗失事件,勿让老人独自在家,更不能让其独自外出。

确保家居环境利于行动,辅助设施提供便利,降低摔跤风险;合理摆放家具,增加夜间照明,并锁定门窗。尽可能避免频繁搬迁或改变家中布置。


照护失智病人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要求具备细致入微的耐心、无尽的关爱和善于解压。

照顾老人的家属们,一定也要保重自己,确保自身健康至关重要,长期得不到好的休息,也是不行的,合适的时候可以寻求他人帮助,请别逞强,量力而行最重要。


失能,就是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能力,如吞咽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等多种表现。临床上常用国际通用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对进食、如厕、沐浴、穿衣、控制大小便及行走等进行评估,结果分为完全自理、以及轻、中、重度功能障碍。

一般来说,单侧偏瘫、失能等长者因无法自行用餐的情况下,需要照顾者协助进食。

在协助长者进食的时候,照顾者要特别注意喂食的动作,以及老人的姿势。照顾者如果站着协助长者进食,这其实很危险,因为由上往下喂食,受照顾者为了能吃到食物,得要仰起脸部,这时很容易发生噎呛或不当吞咽的情形,也容易让受照顾者产生压迫感。 最好请老人坐在受照顾者的旁边,给予协助。

如何安全进食

一、身体摆位

无论是坐在轮椅或坐在床上进食,最正确的姿势是长者的头部与身体维持在中线的位置,也就是要坐正90度的位置。 坐正进食时,重力可以帮助食物快速通过咽部。如果身体会左右摇晃,可以在身体与轮椅扶手之间塞进枕头或毛巾,让身体稳定。若是坐在床上进食,最重要的就是靠背不要后倾,如果因为身体张力或僵硬无法坐正90度,那么靠背至少也要在60度以上,并在头部后方放靠枕,让头部与地面能垂直保持90度。若是躺在床上进食,需要帮助老人将床头抬高30度,放下床边护栏,协助老人向侧面翻身。

二、头部摆位

低头的姿势:吞咽速度较慢且咽部肌肉无力的长者,进食时应尽量用低头的姿势进食,低头吞咽可以缩小呼吸道的入口,避免有误吸现象。

头部倾斜的姿势:若是有单侧口腔或咽部受损的吞咽困难病人,可以将头倾向健侧(较强壮的一侧),利用重力让食物移到肌肉控制能力较好的那一侧。

老年人宜食用清淡宜消化的食物,进食速度宜慢,进食过程中不要和老人交谈,防止误吸。进食完毕后协助老人漱口,卧床老人进食后应抬高上身30度~45度,保持大概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引起的误吸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