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第五十三屆金馬獎落幕,本屆金馬獎可說是在被中國「橫掃」的方式告結。事實上,金馬獎最早是為了鼓勵台語電影而創立,然而發展至今,卻成為一個「大中華地區」的電影獎項。

本文寫於2014年,但放到今天看仍然適用。每當看到在台灣頒發的電影獎,獲獎的卻大多都不是台灣人時,我就想問,為何台灣不能創立一屬於自己的國家級電影獎,非得要和大中華做連結?(責任編輯:黃靖軒)

15271806_10207479914823072_972420450014698236_o

文/傅紀鋼(寫於2014年)

近幾年來,台灣金馬獎呈現一種失衡狀態。台灣電影除了觀眾票選獎,與年度台灣影人獎外,通常只有一至兩個個人獎項獲獎。影片、導演、編劇、技術等獎項,大都由香港與中國瓜分。即使今年(編按:2014年)幾乎創下最難看的成績,論者也大都將矛頭指向台灣電影工作者,認為是台灣電影工作者實力不足之故,所以不要苛責金馬獎。

話說得沒錯。除了評審團的審美標準或有變動之外,在技術與演編導相關的獎項,台灣電影實力有待加強沒錯。但我得反過來問,金馬獎作為鼓勵電影藝術創作的電影獎,它訴求的對象是什麼?

始於鼓勵台語電影的金馬獎,成為國民政府維繫政權的工具

台灣金馬獎,最早是1957年由台灣《民間徵信新聞社》舉辦的第一屆「台語片電影展覽會」,仿效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由頒獎人將獎項交給受獎者。

其中11項「金馬獎」由專業評審選定,金馬獎一詞由此而來。因為國民政府嚴格的電檢制度,對台語片明槍暗箭的打壓,台語片維持不過十年的光景,由盛轉衰。這與國民政府注意到電影媒體的宣傳能力有關。

1962年,國民政府為了鼓勵國語電影與優秀電影工作者,由新聞局舉辦金馬獎。雖然名目上以冷戰背景下的戰地前線金門馬祖,為獎項名稱,目的卻是借用1957年盛極一時,紅遍台灣,民眾強烈支持的金馬獎名稱。而得獎名單,當然完全不選佔總人口八成以上的台灣籍電影工作者,而以操國語(普通話)為準的外省電影工作者為主。

以我對台語片耆老的訪談,國民政府一邊透過國家機器的力量,推行大中國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並支持外來政權思想的電影宣傳;一方面打壓民間難以控制的台語片。與日本帝國的總督府一樣,試圖透過政府力量,壓制台灣人的本土文化認同。

台灣電影工作者不是沒意識到政府的陰謀。在首屆台語片金馬獎停辦後的1965年,《台灣日報》為了激發台語片熱潮,主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重新辦台語片的電影獎,但也僅一屆而終。

台語片從1955年到1970年,共15年的全盛時期,直到電視普及之後,台語電影才被打垮。這其中卻只有兩屆的電影獎。一方面是民間的資源畢竟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有意識的透過審查機制與補助,還有各方面法規的管制,打壓台語片的生產。

更大的原因是,國民政府為了避免文化詮釋權被民間操控,打垮了台灣自1930年代以來,土生土長的電影發展。

金馬獎延續「殖民」的意識形態,以大中華地區的電影為範圍

如果看外來政權國民政府主辦的金馬獎,從成立之初到80年代,因為國語教育與文化歧視政策成功,導致國語片興起。得獎者幾乎都沒有台灣人,即使有,也跟當年總督府情報部的從業人員一樣,是能夠操著流利的殖民者語言:國語的台灣人。

例如柯俊雄就是最顯著的一例。其他在台語片被打垮之後,試圖轉向國語影壇,卻因為語言隔閡而退出的影人,例如台語片影后白蘭(只會台語與日語,當時不會國語),就沒有表現機會。

而金馬獎就這樣延續國民政府的意識形態,一路以大中華地區的電影為範圍,來形塑一種文化情境。金馬獎所推廣的美學基準,主要以電影專業思考沒錯,但是所表揚的對象,卻十足的政治性。

台灣政治解嚴之前的金馬獎,只表揚以台港澳或東南亞的華語電影。因為政治對立,而獨缺中國電影。到90年代中期後,才納入中國電影。自此金馬獎的標準,就放大到全球性範圍的華語電影。

但必須要了解一個背景,就是直到台灣新電影轉型,拍出以台語為主的電影《悲情城市》(1989)之前,金馬獎接納的電影就是國語電影。90年代納入方言,2003年之後允許華人之外的外國人種得獎,整整40年,都是以大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型態在操作這個獎項。

失去的「反共」的選片立場,金馬獎變成中國民族主義的電影獎

這個金馬獎背景延續至今,又過了十幾年。雖然在台灣政黨輪替的改變下,成為一個看似多元並鼓勵華語電影的電影獎,但它已經失去了代表國民政府反共的選片立場。再來是它從未因為本土認同興起,而改變它的意識形態,反而因為選片標準的放大,使它成為一個非常中國民族主義的電影獎。

因此,金馬獎的位置就非常尷尬

全世界的電影獎表揚的都以自己國家的電影為主。扣除國際化影展,可能只有美國的奧斯卡獎,大方到歡迎全世界的電影共同競爭(只要電影曾於限定時間內於美國放映)。但他們的入圍與評審標準,還是以美國電影的標準來給獎。

即使以非國家的特例來說,香港電影金像獎入圍與表揚的,也只有香港電影(其他華語電影,則有十大華語片獎項)。他們不會因為回歸中國,就把中國電影當成香港電影。它的電影獎還是保有香港電影的主體性。

反過來說,台灣的金馬獎到底是要怎樣?

許多統派人士與泛藍人士,主張台灣人的視野要放大,要放眼更廣大的華語片,不要害怕競爭。這點我同意。那就請讓金馬獎成為一個獨立的華語電影獎。首先不拿台灣政府的補助,由民間募資,並拿掉台灣二字。如果有台灣電影覺得自己屬於華語電影,願意接受大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型態的標準來接受表揚,那也可以,尊重參賽者的意願。

然後創立國家級的台灣電影獎,以台灣電影為主,表揚優秀的台灣電影工作者。這樣一定會有人砲說,這是小家子氣、害怕競爭、鎖國、種族主義等。

那我想問,台灣為什麼沒有資格擁有一個國家級電影獎?台灣電影不爭氣,台灣電影爛,台灣電影比不上其他國家的所有華語片,那又如何?別的國家可以有自己的電影獎,惟獨台灣不行?台灣電影只能附屬在華語電影的框架下被表揚?那台灣主體到底在哪?

在臉書上看到一則動態,是這樣寫的:

瞿欣怡:

台灣的格局就是,永瀨正敏用日文講述殖民時代的故事、編劇易智言在台上直指台灣的貧富差距、拍軍中樂園的外省籍導演+KANO的本省籍監製開玩笑說藍綠和解、香港公開出櫃的歌手黃耀明別黃絲帶上台演唱。至於得了很多獎的推拿,導演婁燁的作品在中國常常被禁,他拍的「頤和園」背景涉及六四, 他更因此風波被中國禁拍五年,金馬獎照樣給這樣的導演榮譽。

台灣是豐富、多元、自由的島嶼,平常我們感受不到,直到某些片刻,我們才會發現,台灣是很美好的。

歷史不應該成為往前走的阻力,歷史是我們應該記得、了解,然後帶著大器的理解與包容,繼續往前走的助力。

台灣經過這麼多困苦,現在也許也不是很好,但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抬頭往前,創造美好的未來。這就是台灣應該有的高度與格局。

這是這屆(編按:2014年)金馬獎的頒獎側寫。看起來台灣好像非常多元,廣納百川,但從頭到尾都沒有以台灣為中心,全都在獎勵他國的文化內容

台灣的意見是什麼?不是放棄主體,消滅自己的主體,就叫做多元。

那只是沒有宗主國的殖民地而已。台灣永遠只會在這些殖民者的文化中,成為邊陲與附屬的點綴品。美國可以成為世界人種的熔爐,創造別於新英格蘭的美國文化。加勒比海地區可以納入西班牙殖民者的文化,創造新的語言與中美洲風格。偏偏台灣就是不行。

最好笑的是,肩負台灣電影獎的責任,表揚台灣電影的電影獎,就是台北電影獎。這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尷尬感?怎麼就讓人想到中華台北的運動代表隊?台灣在國際上因為中國打壓,只能以地方地名作為國家代表。連在自己國家,都只能屈就於台北二字。當務之急,創立台灣電影獎,才是根本之道。

金馬獎要怎樣,也隨著它。愛怎麼辦就怎麼辦。但也不要就用觀眾票選獎,與年度台灣電影工作者,以及每屆頒個一個到兩個點綴式的台灣籍得主,把台灣納入大中國民族主義的懷抱。

如果真的電影無國界,不考慮政治因素,近幾年每屆個位數的台灣得主,真的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得獎資格嗎?真的是在公平競爭下,而不是在獎項分配下分得獎項的嗎?

說真的,我很想看到金馬獎出現台灣得主從缺的狀況。也許這才能讓臺灣人覺醒,說我們也該有一個自己的國家級電影獎了。

如果要就電影藝術論藝術,要把金馬獎推上世界殿堂,何不開放全世界的電影?如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那樣,來共同競爭?台灣電影輸了也沒話講,也才會進步,不是嗎?

(本文經原作者傅紀鋼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連結。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在芝加哥電影節獲獎的魔法阿嬤,卻因「怪力亂神」無緣金馬獎
為什麼八點檔、霹靂布袋戲不能是文創?因為台灣人打從心底鄙視自己的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