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摘除肺部毛玻璃病灶 胸腔外科權威許瀚水 打鼓登山、白袍穿脫之間皆精采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424

精確摘除肺部毛玻璃病灶 胸腔外科權威許瀚水 打鼓登山、白袍穿脫之間皆精采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00:00
00:00

手術房裡,他是摘除肺癌腫瘤的高手;舞台上,他是鼓藝高超的樂團鼓手;深山中,他是全然沉浸在大自然美景的登山客;回到家,他是愛妻愛子的先生及爸爸;白袍穿脫之間,許瀚水都展現無比的熱情和活力。

他,是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當年懵懵懂懂走上學醫路,在磨練與歷練中逐漸了解自己,現在他充分掌握自己的人生,無論生活哪個面向,都洋溢牡羊座的熱情與活力。

「讀醫是爸媽的期望,」在台北榮總胸腔外科辦公室,現年58歲的許瀚水回想就讀台南一中高一升高二時選組的過程,老師說回去問家長,「爸媽說念丙組,我就聽話選了丙組。」聯考後他和同學到台北玩,放榜當天他人在台北,那時候沒有網路,放榜是定點貼榜單,「我們跑到台大看榜,我從我有填志願的學校開始找,在陽明醫學系找到我的名字。打電話回家報喜,爸爸媽媽非常開心。」

後來許瀚水回顧高中生活,發現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選組填志願則是爸媽決定,雖然他不抗拒讀醫,但當爸爸後,他不想自己的孩子也這樣,因此他對兩個孩子的教育非常開放,希望孩子校園生活充實豐富,也要孩子多嘗試,了解自己喜歡什麼再決定未來的路。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醫學系畢業服完兵役,許瀚水回台北榮總服務,選擇走胸腔外科,為什麼?「因為台北榮總是台灣第一個設胸腔外科的醫院,師資陣容堅強,可以學到很多。」許瀚水說,「讀醫是爸媽決定的,但走胸腔外科是我自己選的,我沒有後悔。」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悔,除了身為醫師治癒病人的成就感,還有來自病人的暖心的回饋。

「杏林一刀出,解我百年憂」病人眼中厲害又溫暖的醫師

許瀚水的辦公室牆上,貼滿病患及家屬寫給他的卡片。「在牆上貼這些卡片,無非是鼓勵自己,有時候很疲憊、看一下病人寫的卡片,你會再有一些動力。」許瀚水看著滿牆的卡片說道。

許多病患都把卡片寫得滿滿的,感謝許瀚水為他們切除肺癌腫瘤、食道腫瘤、縱膈腔腫瘤…...。有一名病患只簡短寫10個字:「杏林一刀出,解我百年憂」,卻充分表達身體大患被許瀚水切除後,心頭的暢快淋漓。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身為知名胸腔外科權威,許瀚水醫術優異無庸置疑,在強調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的今日,他發展ICG螢光定位輔助胸腔鏡手術,能精準切除微小的毛玻璃病灶及腫瘤,提高手術的效率與成功率,至今完成逾1,500例;2022年他以「肺癌個別化醫療-精準多樣性肺結節定位」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及「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殊榮。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肺臟移植是許瀚水另一強項,30多歲時專程赴美學習肺臟移植手術,雖然學成後,受限手術房調度,台北榮總肺臟移植病例數不多,不過他在移植領域成績仍亮眼,曾成功為一名肺阻塞末期必須靠呼吸器維生、移植前已臥床兩年的男病患完成移植手術回復正常生活7年多,最後因腦癌病逝;台北榮總第1例雙肺移植的個案也出自他手,術後兩天病人就可拔掉呼吸器自己呼吸,術後一週已可在加護病房走動自如,術後12天出院,令其他有在做肺臟移植的醫院很驚訝。

然而許瀚水最為病患稱道的,是他視病如親。在病患眼中,許瀚水如春風、似冬陽,厲害又溫暖。

有溫度的問診+天天巡房,病患中有口皆碑的仁醫   

家住宜蘭的林小姐,3年前診斷出肺腺癌,經過一番打聽,到台北找許瀚水治療。她回憶,第一次門診她從下午2點等到晚上7點,輪到她看診時,因焦慮徬徨哭了出來,「許主任非常溫柔叫我不要激動,說他會好好處理我的病情。」林小姐描述:「許主任的問診是有溫度的。」摘除腫瘤後,她恢復良好但需每月回診,「回診時主任總是笑笑的,不會板著臉孔,讓我愈來愈放鬆,不會對自己的病情有疑慮。」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現在林小姐每個月都非常期待回診那一天,「因為可以見到許主任、跟他聊天,」56歲的她說,許主任為那麼多病人開過刀,「開刀是他的日常,不算什麼,但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一刀,如果沒有遇到主任,我的人生可能已經登出了。」

許瀚水對病人的好,在住院病人中尤其有口皆碑,包括週六週日,他每天巡房。病房內其他醫師的病人家屬看在眼裡,後來胸部有問題時,掛他的號成為他的病人,原因就是「許醫師每天都會去看病人,很關心病人。」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醫術其實大家都差不多,差別可能在你對病人的態度。」許瀚水說,「每天巡房對我們來說其實稀鬆平常,很多醫師都如此,但病人的感覺不一樣。」他表示,每天巡房的出發點很簡單,「一是術後病患如果有問題,我可以早點處理;二是看到病人恢復好,我那天會開心一點。」

他笑說,外科醫師的快樂及成就感就是來自治癒病人、看到病人康復。「相對的,如果開(刀)不好,晚上就會睡不好。」

失去病人、無能為力 都是難過時刻

各科醫師中,外科醫師常直接面對生死,談到死亡這個沉重議題,許瀚水靜默一會兒後說:「失去病人必然讓人難過,你無能為力的時候也很難過。」即使執刀已逾30年,他至今未能忘懷十多年前臨近農曆春節時,他為一個先天肺功能就差的十幾歲女孩做肺臟移植但未能成功的挫敗及難過。「隨著長大,這個女孩的肺功能愈來愈差,連帶影響心臟功能,換肺是最後的希望,家長願意一搏,我們明知道她的身體狀況做移植風險很大,但不能不嘗試……」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手術的前一天,許瀚水已帶著妻小回台南老家準備過年,醫院一通電話,他開車載著全家返回台北,準備隔天為女孩移植肺臟,「因為剛好有大愛肺(腦死者捐贈的肺)與她吻合」。除夕前一天開的刀,除夕當天女孩因出血不止離世。眼見一條稚嫰的生命消逝,他情緒盪至谷底。「我記得那天回家後我在沙發上坐很久,太太看我心情不好,說,回台南吧。」回老家與父母、兄弟團聚過年,轉換一下情緒。

另一半是許瀚水的「定海神針」,支持及安定的力量

太太是許瀚水的「定海神針」,打理整個家、照顧小孩,讓他無後顧之憂,也是他工作上重要支持力量。

結婚前許太太就清楚先生工作有多忙,她選擇成為家庭主婦,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先生,「他真的很忙,我得接受、習慣,自立自強。」工作上遇事糾結,他也會跟太太談,許太太說,「我沒辦法真的幫他什麼,但我的個性跟他不一樣,我就提出我的想法、我的角度,或許他會覺得這是另外一種不同的觀點及看法。」

所幸許瀚水雖忙,仍會保留時間給家庭,陪伴太太跟兩個孩子。而對許瀚水熱愛的兩項休閒活動:「舊愛」打鼓與「新歡」登山,許太太也無條件支持,「因為這是他放鬆、抒發壓力的方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許瀚水大學時代和同學組了一支6人搖滾樂團,他擔任鼓手,曾蟬聯兩屆北區大專民歌比賽亞軍,在《第一屆青春之星校際音樂大賽》躋身前10名,在主辦單位出的紀念專輯裡占一席之地。但離開校園行醫後大家都忙,樂團「息影」多年,17年前因緣際會復團,近年成員走3進3,樂團名字也從大學的「BBB」(Blood Brothers Band血盟兄弟樂團)改名為「斜槓」,符合目前的人生現況,「有人包場,我們就登台演出。」他笑說。

爬山則是許瀚水這兩年的新嗜好,從朋友邀爬台北市的郊山開始,一步步到有能力攀登百岳,至今已登過玉山、雪山等多座百岳。「爬山就是開心愉快,讓人舒服,一上去之後就什麼事都忘記了,心情很輕鬆。」他開玩笑說,如果連續多日天氣好但沒辦法出門爬山,心情會很差。

「瀚」是廣大無邊的意思,許瀚水的人生,如同父母為他取的名字,無限寬闊無限,也無限精彩。

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推薦理由

對病人具愛心耐心,發展ICG螢光定位輔助胸腔鏡手術,精確切除肺部微小毛玻璃病灶及腫瘤,造福病人;領導同仁致力臨床研究並發表具影響力研究論文;2022以「肺癌個別化醫療──精準多樣性肺結節定位」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及「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殊榮。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