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20歲 林建邑修完喬治亞博士學分 - 教育超連結 - udn城市
回本城市首頁 教育超連結
市長:關雲長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教育超連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未滿20歲 林建邑修完喬治亞博士學分
 瀏覽12,797|回應1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王紀青/高雄─美國喬治亞州越洋電話專訪
求學過程「4級跳」,13歲就考上台大電機系的林建邑,正在美國名校喬治亞理工學院攻讀電機博士學位;他1年半就修完博士學分,主修科全部拿A。

前年6月,17歲的林建邑隻身赴美到喬治亞理工學院報到,電機所的Gaylord教授看他台大電機系畢業成績90幾分,GRE和托福考試出色,提供他全額獎學金。

「我預計以5年時間拿到博士學位」,即將滿20歲的林建邑,越洋電話中的聲音充滿自信。林建邑是台灣教育史上最年輕的大學生。

林建邑語文能力可以應付課堂上所需,但是讓他覺得吃力的,反而是美式日常會話,沒有文法、也無章法,常讓他聽不懂。

很多人好奇他的讀書方法,「我每天讀書的時間和其他學生差不了多少,但只要坐在書桌前就很專心」,不懂的地方最好馬上發問,且任何一科都動筆加深印象。

【2007-08-22/Upaper/2版/焦點】


建邑憂教改
百分百進大學 基層斷層
記者王紀青/高雄—美國喬治亞州越洋電話專訪
「大學錄取率幾達百分百,會讓基層技術人力斷層」,林建邑憂心考十八分就可以進大學的現象,將造成台灣社會分工的不平均。

他說,教改實施十年,減少國語文課程節數加上電腦風行,「看書的小孩少了,玩線上遊戲的小孩多了」,是國語文能力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前鼓吹的建構式數學,也讓台灣學生的數學能力由好變壞。

「一個社會的組成不是只有大學生」,林建邑表示,對於適合念職校且可以念得很好的人,現在全成了大學生,但上大學後卻又念不好,四年一場空。

「台灣教育以升學為導向,教改多年仍是如此」,林建邑建議教育當局思考如何提升台灣的教育品質與國家未來競爭力,優秀人才是國家最寶貴的資源。

林建邑升學過程中一路跳級,很多人好奇他的讀書方法,「我每天讀書的時間和其他學生差不了多少,但只要坐在書桌前就很專心」,他說,上課專心才能吸收老師的授課內容;不懂的地方馬上發問,「且任何一科都動筆去做,才能加深印象和記憶力」。

一路跳級的林建邑,高中時原本不想再像國小、國中時不斷跳級,「但當時外電報導美國一名十二歲學生跳級上大學,激發我的鬥志」,他讀完高二跳級直接考大學。

【2007-08-22/聯合報/A8版/生活】


跳跳跳…13歲那年,最年輕台大人
林建邑20歲 著手博士論文
記者王紀青/高雄—美國喬治亞州越洋電話專訪
求學過程「四級跳」,十三歲就考上台大電機系的林建邑,正在美國名校喬治亞理工學院攻讀電機博士;他一年半就修完博士學分,主修科全部拿A,已著手論文題目,優異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小三開始「跳級生涯」

「我預計以五年時間拿到博士學位」,即將滿廿歲的林建邑,越洋電話中的聲音充滿自信;接著他會回台灣服役,有可能再到美國做博士後研究,最終希望回到故鄉貢獻所學,「台灣是最好、最可愛的故鄉」。

林建邑是高雄縣資賦優異學生,小三跳小五、小五跳國二、國二再直跳高一、高二在台南一中提早畢業,十三歲參加末代大學聯考,一舉考上第一志願台大電機系,成為台灣教育史上最年輕的大學生。

17歲全額獎學金赴美

前年六月,十七歲的林建邑隻身赴美到喬治亞理工學院報到,電機所的Gaylord教授看了他履歷,台大電機系畢業成績九十幾分,GRE和托福考試表現出色,認為他潛力無窮;「很幸運的,Gaylord教授願意提供我全額獎學金,還讓我當研究助理」。

「到美國讀書,我沒花爸媽一毛錢」,林建邑有了全額獎學金及每月二千美元的助理薪水,除吃住開銷之外,還有餘錢存起來。去年八月中旬,他用自己存的錢購買機票,返台探視雙親。

一年半修完博士學分

林建邑說,除了漢堡、薯條等美式食物外,他在美國適應OK。他的同學來自印度、韓國、大陸、歐美各地區,他年紀最小,但沒有人以異樣眼光看待他,他也不會刻意告訴外籍同學他是跳級生。

「我每學期修三到四門課,九到十二個學分」,林建邑說,他入學一年半就修完規定的四十三個學分,期間申請了碩士學位並通過,「現在專心研究博士論文、找題目」。

女朋友?還沒遇到啦

林建邑語文能力可以應付課堂上所需,比較讓他吃力的,反而是美式日常會話,沒有文法、也無章法,常讓他和其他外國留學生聽不懂。

喬志亞理工學院共有一百餘位來自台灣的留學生,放假時常相約暢遊美國名勝,更和留學生組團到佛州坦帕灣為王建民對魔鬼魚那一戰加油,王建民勝投,「在美國看到台灣頂尖優秀的投手揚威美國大聯盟,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

林建邑坦承從未交過女友,「不是因為課業為重,而是沒有遇到特別有感覺的」;他的求學過程中,都與比他年紀大的女生同班,若碰到「有感覺」但年齡比他大的女生,他也不會排斥。

【2007-08-22/聯合報/A8版/生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2385158
 回應文章
港史最年輕香港9歲童 錄取大學
推薦0


關雲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李春/香港報導
 
 
香港浸會大學決定錄取九歲男童沈詩鈞入讀該校數學系,五年內修讀學士及碩士,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學生。
沈詩鈞同時報讀香港大學、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浸會大學,浸會大學搶先宣布佈錄取他。

香港浸會大學負責面試的數學系副教授邵慰遲表示,沈詩鈞數學基礎好,數學知識已達到大學考生水平;他答題時小心謹慎,作數學題時表現成熟,不像九歲孩童,相信將來會成為人才。

成為香港最年輕的大學生,沈詩鈞仍充滿童真。

他說,自己幼稚園讀了四年,六歲在香港完成小一課程,之後到英國跳班讀中六,今年同時報考英國的會考及高考。

沈詩鈞早前在英國高考獲2A1B,是英國高考史上取得2A的最年輕學生。

沈詩鈞說,因為常與哥哥的同學相處,不擔心與年長同學溝通有問題,以往在英國的同學都超過十八歲。他又說,大部份時間喜歡讀書,也喜歡跟同齡的朋友下棋、玩大富翁和牌。

沈詩鈞的父親沈振雄在記者會上談到教子之道。他表示,子女的成功與智商沒有直接關係,父母只要盡心盡力培養,不要給子女太大壓力,讓他們自由發揮。


【2007-08-24/聯合報/A20版/兩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757&aid=238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