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文本典籍至今仍为后人所传诵?

当然,本来就是虚构的小说故事不算。
关注者
5,019
被浏览
1,995,387

214 个回答

《辽史·百官志》

《辽史》的编纂过程本就很不严肃。它成书于元朝后期,距离辽代灭亡已有二百年之久,史料漫灭,疑信难详,史臣已完全不清楚辽代的状况。而它的编纂过程(1343-1344)加起来还不到一年,因而草草收工,在所难免。这倒也罢了,历代修史修糙了的也不少见。关键是它的《百官志》部分实在搞笑。

本来辽代朝廷留下了一些史书,可惜不太成体系;元朝史臣完全不知道辽代职官是什么情况,上面又逼着交稿,光抄旧史编不出来。怎么办呢?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瞎编。总之最后交稿了,而且看来元朝统治者文化程度确实比较差,没看出问题来,就成书了。

于是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辽史·百官志》错谬、臆造之处不可胜计。当然这种编造也不是无迹可寻。史臣所能用来编造官制的“知识”,主要是唐宋的职官。因而如果对照唐宋官制典籍来看,能发现不少造伪的线索。今人林鹄有《

辽史百官志考订

》一书,对《辽史·百官志》的内容作了不少考辨,几乎是逐条确定某官之有无,读来颇觉有趣。另据林鹄提示,杨若薇《

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

》于此已有颇多辩证,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看看。答主对辽史一窍不通,就不多概括了。

题外话,我觉得这是写架空小说设定书的最高境界……

韩国民族主义历史学的创始人申采浩(1880~1936)先生,今天的韩国“在野史学”或者说“民族主义史学”,都是把他奉为宗师的。

“我翻开现在各学校所用历史教科书(按此处的历史教科书指大韩帝国时期编修的历史教科书),殆无有价值的历史。读第一章,说我民族为支那族(按申采浩是20世纪初人,所以使用的是当时流行的旧称“支那”)的一部分; 再读第二章,说我民族是鲜卑族的一部分: 最后读完全书,有时说是靺鞨族的一部分,有时说是蒙古族的一部分,有时说是女真族的一部分,有时说是日本族的一部分。呜呼!果然如此,我几万方里土地是南蛮北狄的修罗场。我四千余载的产业是朝梁暮楚的竞卖物,其然耶? 岂其然乎!"

“支那被称作华夏或诸夏,当时支那受位于朝鲜西南的“南部大家”管辖,故以夏为名。这不是汉族的支那,江淮沿岸和山东、山西、直隶等地都是朝鲜的殖民地,其余为苗族和汉族的领地。"

“大概檀君以后千余年之间,朝鲜的政治和制度是古代最完美的,文化的发达也是邻邦各族的模范,万一其子孙能以武力保护这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朝鲜不仅真的能占据东洋文明史的首座,甚至能独占环球全土。”

“韩民族得满洲(按即中国东北),韩民族则强盛;他民族得满洲,韩民族则劣退。”

“大禹治水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从檀君太子夫娄那里得到了《皇帝中经》,而《洪范》(按即《尚书·洪范》,古人认为是箕子以授周武王)是箕子对《黄帝中经》金简玉字的部分译述。”

“三国以前汉文未盛行,全国人心只尊自国,只爱自国,而以中国为仇敌,三国以后几乎家家收藏汉文书籍,读汉文书籍,结果汉官威仪埋没了韩国国粹,汉土风教夺去了韩国国魂,导致朝鲜以附庸属国自认,人民充满奴性,国家长期陷入奴隶境地。”

以上内容转引自王元周《小中华意识的嬗变》。


题外话(或者说是私货)

为什么唯独韩国的民族主义把历史扭曲成了这个样子呢?因为韩国民族主义的萌发是在19世纪末期,进而韩国被日本吞并,韩国知识界处在日本的压制之下。正常的民族主义者用来塑造共同体意识的工具(也就是书写本国独立自主和历史悠久的工具)——语言、文字、古代历史等等,都没有办法实现,所以中韩关系史成为了韩国建构民族主义的牺牲品,进而中韩宗藩关系成为了和日本吞并韩国一样的“耻辱史”(知乎键政juan借古讽今借的爽的时候看到自己国家的历史被外国键政juan用来借古讽今,不知是何感想)。这种意识投射到现实,就是韩国看向中国时,至今也没能摘掉的有色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