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減肥、不要減肥、不要減肥!-一個正念練習者的健康減重之旅 - GetIt01

不要減肥、不要減肥、不要減肥!-一個正念練習者的健康減重之旅

1、-最深刻的愛就是願意讓一切保持本來面目。那麼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

2、靜止代謝率(RMR)又叫基礎代謝率,指身體為了維持生命所必須耗費的能量,受年齡與性別影響。男的、年輕的,靜止代謝率一般更高。骨骼肌是耗能大戶,因此肌肉多的,靜止代謝率也更高。鍛煉的好處之一。

過去的兩個半月減重30斤,我經歷了一次找回健康活力的旅程。兩次完整的禪修,每次10天。感悟頗多,本次單說體重的事兒(當然,禪修的目的絕不在此!而是通過身體實踐,了知實相,開啟智慧,達到覺悟解脫)。第一次禪修結束,偶然發現自己的體重減少了10斤,並沒有覺得餓,而且神清氣爽。我就回溯這個過程:早中兩餐素齋,晚餐就是果汁檸檬水,其餘時間就是禪坐和短暫散步休息在就是睡眠,並無大運動消耗的過程。這讓我想到,很可能世面上大部分的減肥法是錯誤甚至有害的。

舉個極端的例子,美國NBC電視台有檔真人秀,叫《超級減肥王》「TheBiggestLoser」,自2004年來已經播出了17季,高峰時有1000萬美國人收看這個節目。參賽選手的身高體重指數(BMI)大多超過40,屬於嚴重肥胖人士。他們要在30周里,靠節食和運動儘可能地減重。減掉最大比例體重的冠軍,可獲得25萬美元獎金。變瘦還有錢賺,自然人人儘力。冠軍一般會至少減掉45%的體重,

用 "the biggest loser"為關鍵詞在pubmed上搜索,可以找出22篇論文。其中最新的一篇,美國糖尿病、消化與腎臟疾病研究所凱文·霍爾(Kevin Hall)的團隊在《肥胖》(Obesity)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他們取得了2009年第8季14名選手的許可,追蹤研究他們6年,得出了令人傷心的結論——

這些選手千辛萬苦減下的肉,絕大部分又長了回來。

6年後,14人里只有1個人成功保住了減肥成果,其他人全部復胖,六年中平均反彈七成,有些人甚至比參賽前更胖。最慘的是,掉下去的體重反彈了,掉下去的靜止代謝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卻沒反彈——這些人基本得忍耐每天少吃一頓飯,才能阻止自己繼續發胖。

註:左圖是14條折線在陰影區域減肥那30周下降,比賽結束其中13人折線向上拐,表示復胖。右圖是基礎代謝率幾乎全都比減肥期間降低了。

基礎代謝率幾乎全都比減肥期間降低了,這什麼意思呢?人體是個奇妙的自系統,如果攝入減少,還超負荷運動,為了保障生存,就自然減少基礎代謝率(此時應該叫生存代謝率)。同樣睡一覺8小時(沒有運動和攝入飲食),基礎代謝率低的人消耗更少的能量(體重)。換一句話說,減肥成功的瘦子不等於瘦子,而是胖瘦子,因為內在還是潛伏著一個胖子的種子。

於是我合理的假設推測,除非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習慣發生改變,以愛自己入手,以適宜運動的習慣啟動正常的基礎代謝率(非生命體感知到絕望來臨而啟動的生存代謝率),這樣的減肥才是真正有效的,健康的。

減肥方法是不要減肥:

只需靠內心清凈,減少焦躁,就自然會減少不必要的攝入。而我隨後像一個科學家一般做的實驗監測各種身體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跑步十公里,消耗大約1000千卡熱量,減重1公斤。而正常的一餐前後,體重相差也要1-2公斤。我們像牛一樣努力鍛煉而達即刻減重達效果並不明顯,而是需要找到適合的鍛煉方式養成長期的習慣去啟動更高的基礎代謝率。於是我又重拾養生太極,每日習練,身心的狀態日漸清爽體重也隨之下降了。直到減了30斤。

減重要從愛入手:

研究都顯示, 超重者越是感覺被羞辱、被歧視,就越是容易發胖。原因可能是這些嘲諷增加了心理壓力,心理壓力引起生理變化(比如慢性炎症),而這些變化會進一步促使體重增加。2014年一個英國研究就顯示,對於BMI在25~30之間的超重者,心理壓力越高,C反應蛋白(CRP)水平越高——CRP升高正是身體炎症的標誌。哺乳動物解除壓力的一個常規方法,就是吃吃吃,尤其吃能急速升血糖的高熱量甜食。在以瘦為美的當代,每個超重者都已經在內心批判諷刺怒罵了自己一百萬次,實在不需要別人再來「幫忙」增加壓力了。

所以你越做回自己,這個世界越愛你,你越不焦慮,越知道自己要什麼,越能在因慾望而攝入過多前駐足,越能保持健康,越能更加健康,隨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不要減肥、不要減肥、不要減肥,說三遍。你不要當TheBiggestLoser最偉大的輸家了(英文loser減肥者,同時也可譯成輸家)。

推薦閱讀:

關於健身,都有哪些入門書籍?
划船機正確的使用方法及划船姿勢講解!
春節就是一場邊笑邊吃邊哭邊說新年好的增肥之旅
怎麼吃可以不長肉,從此告別「每逢佳節胖三斤」
談談減肥藥是如何把胖子給「毒害」了的

TAG:減肥 | 正念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