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4屆人大開幕 李克強卸任前最後報告

A child watches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China

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周日於人民大會堂開幕。 Source: AAP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周日於人民大會堂開幕,外界一直有指全國人大事實上只是一個「橡皮圖章會議」,為的就是確保習近平第三個國家主席任期和其高層團隊任命的合法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發表其自2012年起、連續兩任約10年任期中的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為十年任期正式畫上句號。
李克強指出,過去1年面臨疫情等衝擊,中國疫情防堵、穩住經濟等,達成得來不易之新成就;而他們今年的目標為國內生產值成長5%,是近3年來最低的數字。

李克強強調,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李克強形容,過去5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特別是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發展遇到疫情等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在攻堅克難中穩住了經濟大盤,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基本完成全年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中國經濟展現出堅強韌性。去年全年GDP增長3%。

中國今年軍費預算增加7.2%,國防支出預算達到15537億元人民幣,對比去年增幅7.1%上調了0.1個百分點。

李克強指,要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圍繞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強軍的同時,李克強稱中國要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戴維斯(Malcolm Davis)對數字作出分析。

戴維斯指,在經濟回暖之前,中國的軍事增長雖然很快,但與過去相比,將會放緩。他指,這與過去的趨勢一致

提及兩岸議題時,李克強表示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定反「獨」促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台灣總統選舉將於明年舉行,北京可能會試圖影響選舉結果。

在本月11日,人大第四次全體會議,將決定大陸國務院新總理,外界估計,將由常委排名第二的李強接任。

李強被看作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數十年來的親信。去年二十大新當選政治局常委的他,目前是中共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習近平。

中國軍隊的崛起引發其他問題,特別是與烏克蘭正在進行的戰爭有關的問題。

問題仍然是中國是否會決定支持俄羅斯。

歐盟總理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柏林與德國總理會面後接受傳媒訪問,被問到是否獲美國提供有關中國正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的實質證據時說,他們都一致認為,不能有武器供應。而中國政府已表明不會提供任何武器,他們正監察中方會否這樣做。

馮德萊恩表示,雖然目前未有相關的證據,但他們必須密切監察。她又指,歐盟會否因為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而作出制裁是一個假設的問題,要在變成事實後才能夠回應。

中國外交部日前就表示,持續向烏克蘭衝突戰場提供武器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美國應停止散佈虛假信息和把責任推給別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