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EHMS_7oVgs[/youtube]

BO 導讀:台灣外銷訂單連 13 黑,股市交易量也持續下滑。面對疲弱的經濟,金管會要如何出手?今天蔻蔻早餐專訪金管會主委丁克華,談未來金管會將如何改革,整體施政方向又要往哪裡走。以下是專訪逐字稿。

逐字稿整理:王孟琦 / 核稿編輯:陳秋如

周:丁克華先生是我們政大校友,你在研究所跟林全是同班同學?

丁:是。

周:然後因為這個同學不小心是誤入歧途還是飛黃騰達

丁:其實我們都是自己高考及格,成為公務員。

周:做公務員一輩子?

丁:做了一輩子,到 93 年 6 月 30 號退休,就到周邊單位去。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集中保障結算所、櫃買中心董事長,已經卸任了現在是金管會主委。

周:聽說你不是林全的第一首選是第七名?

丁:過程我很暸解,政務官是很多人不願意出來,因為有非常多限制,很多優秀的人不願意出來,因為跟林全是好同學多年之交,原來有問過我,我說你先找別人比較好。

周:雖然排名第七,但是一開始是預備人選名列前矛,自尊心不會受傷。

丁:可見很多人不願意當公務員

周:不過主委,我們官場有個不好的文化就是馬屁文化。今天早上報紙我看到很不爽。

丁:我看到也很不高興,我們從來沒有要求別人這樣,並希望別人不要這樣。我相信也不是他們要做,這應該是媒體希望他們做。(周:你不會想這樣子吧?),不是,我當然否認、完全否認!

周:賀丁克華主任擔任金融管理委員會等一堆,同業公會都是金融界、銀行界。

丁:我們當然不喜歡,不過不是他們拍馬屁,而是媒體讓他們這樣。(大笑)因為我們已經有過一次,我們已經拒絕了,當時當證管會主委,就發生這種事情。我已經跟他們講過,這樣真的不好,希望媒體幫幫忙,讓我們把事情做好就好。這些東西沒經過我的允許就這樣做了

周:金融界才有這事?沒賀林全賀了你,功高震主呀?
丁:沒有沒有

  •  手機的資訊全是碎片,不依賴它是為了綜觀全局

周:你今天還是沒帶手機呀?為什麼你有特權?你們不是用群組嗎?

丁:不是特權,我們聯繫上都很容易,我們閣員手機有,但只是群組。以前不用手機,520 之後我們有群組可以連繫。

周:不過群組還是要用手機呀?

丁:現在都在秘書等等手上先照顧著,今天來錄影不可能拿手機。

周:林全院長會不會有連不上的問題?

丁:都是聯絡的上!

周:你答應了,不用手機的理由不是因為老扣扣?

丁:是因為當公務員,或是到大學教書,上課上到一半不能隨時接任何電話。所以才講說,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再看,才不會漏掉新聞事項。

周:所以是不用手機,但業務完全能掌握。

丁:老實講,手機裡看到訊息是片段不如你看整個報告。像在大學教書或是評鑑,我退休後,我記得企管的研究單位每年要頒獎,一個月要看80幾篇,一個多月要看 800 多篇碩士論文。

周:不用手機不是因為 3C 排斥者、也不是老扣扣?

丁:不是

周:專業公務員出身,很多人認識你,包含曾銘宗?

丁:謝謝他,他是我的學弟也是同系!

周:他真的對你讚美有加,不過之後就要面對他是反對黨了。你有加過政黨?

丁:以前有。

周:是國民黨失聯黨員,重新沒有?(丁:對。)據說國民黨要把黨權停止,你的藍營朋友或是家人、朋友有說叛變?

丁:沒有,我們都是好朋友

周:金融圈比較中立

  •  金管會改革何去何從?效率、公平、安全缺一不可

周:大家覺得金管會是個神祕保守的單位,但自從曾銘宗後比較開明。不過之後因為幸福人壽、國寶人壽事件有人批判他,那你接任有沒有壓力? 你將來自己怎麼定位

丁:謝謝!我想保守與開放都不完整,主要是全面性問題。任何制度要建立起來,一定需要(面對)三個問題:制度效率公平安全。如果很有效率制度,但可能對所得分配不太公平、也不一定安全;很公平的制度可能沒有效率,也不一定安全;很安全的制度絕對沒有效率也不見得公平。所以這三目標是牴觸的,是 trade off(取捨),任何制度我們要全面去看它。

周:像你公務員出身,又受國民黨「荼毒」,怕你很保守?

丁:不要這麼想,任何制度都要考慮各種角度,我們也希望社會大眾給我們正確評論。

周:金管會對金融業來講就是擔心管很多還有檢查與監理,金融界對金管會主委是愛恨交加。你要怎麼跟金融界維持關係?

丁:其實不會。但要達到剛剛那些需要一些方法,重點是要達到多贏策略。例如:增加效率,金融界管理可以用多層次管理,對他有效率、好的、自有資金高的,等於是分類管理。如果本身遵法不足、公司治理做不好,就會多給一些監理,這樣才會配合,整體社會才會有效率又安全。

周:就是針對不同金融體質做管理

丁:對,沒錯。公司治理、社會企業做的好、遵法做的好一點、我就多給他好的工作。其實那不叫乖學生聽話,而是很正當去運作。公司治理我在大學、研究所教書,是要教一學期,有很多內容。

周:我們金融界有很多不正當的基礎與傳統,二次金改,很多金控公司涉及。昨天報紙提到,國民黨立委要下手二次金改目標就是林全。您對這領域很熟悉,你要如何面對?

丁:二次金改的方向沒有錯但可能有人對作為有意見。這案子在過去,雖然沒有參與,但記得 98 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已經在行政院有做研究報告。我記得報章雜誌上有寫,監察院也查過,多數是沒有法律責任。經過 8 年多的查證,我希望大家往前看。

周:這新聞是前天傳出來,新任財政部部長許虞哲、行政院長林全,您們三位是財經三大巨頭,有討論過嗎?這是政治性問題?

丁:沒有討論,但是不是政治問題我不清楚。但如果這是事實要查清楚,如果已經查清楚,我覺得趕快做一些創新的事情、人民擔心的事情。

周:您知道台新跟彰銀的事情是燙手山芋,是林全做財政部部長簽下來的,台新說,(他們)是拿這一紙公文取得彰銀(因此)是合法的,8 年下來這可能變成政治問題很棘手?

丁:其實還好,遵照當時約定推動就好,後來看到報章雜誌暸解,剛開始是針對彰銀當時壞帳很多,希望有人能重新經營,我所知道是公開招標,不是只有台新一家,但是後來台新得標。

周:台新覺得我得標,你們國民黨政府不讓我併彰銀,(這樣下去)很可能會涉及到林全院長!

丁:當初林全院長選取的招標方式很透明,所以照這個方向繼續走下去就對了,而且司法還在查,應該沒有問題。

IMG_1890

  • 金管會主委夫人跟總統夫人差太多了,沒有利益迴避問題

周:您的太太在銀行上班?需要迴避嗎?

丁:若是在金管會上班,就要迴避,如果是在銀行上班就不需要。而且她是大學畢業就在銀行做事,不是靠我,所以這跟迴不迴避沒有很大關係。

周:從丁克華主委談話發現他是一個蠻開放的人,而且是少數政府官員不要求訪綱,顯然藝高人膽大。剛剛提到,丁主委夫人在華南銀行上班,是你大學同學同班情侶?

丁:對,同班同學,她畢業後到銀行,而我之後到財政部上班。

周:你不擔心政治性批評?周美青在兆豐金上班後來辭職。

丁:我們差很遠耶,那是因為總統喔!

周:其實我尊重女性就業權利,所以您也尊重夫人。

丁:對!

周:夫人很快要退休了吧?

丁:對,再過兩三年!希望大家給予支持

  •  大媽來台買基金,沒問題

周:大媽來台買基金,施俊吉政委說可以開放了!金管會主委不是你嗎?怎麼施俊吉變成你的公公婆婆?

丁:其實施俊吉也當過主委,他是負責協調,金管會最後事項仍然是由我來做決策

周:大媽買基金已經開放了嗎?

丁:這個還沒有,其實任何人買股票,會造成所有權、經營權有問題,其實買基金還好不會影響經營權

周:大陸中國人不會透過股市操作影響股市?

丁:對!不容易,在一定額度內是可以買的

周:他們說舊的金管會主委已經做了一個決定,但要新的政府批准。所以你傾向不反對?

丁:如果光買基金是還好,但如果買股票,怕說大陸買了基金,可能會產生經營權變調。但其實,大陸買的QFII (額度)金額不高,所以是小事情,在額度範圍內(周:五億美元)對,五億元,還好。

  • 台灣股市不是沒有活水,只是大家不肯注入而已

周:現在我們股市交易額非常少,外資確實有撤出,現在股市要如何注入活水?

丁:這我很早就講,今年我在 1 月 4 號擔任櫃買中心基金董事長就在講。最近整個金融體系交易量確實有萎縮。外資也是一個方式,而且外資也買了蠻高比例,現在快到 40%。按照這個 tempo 要進來跟出去,我們都是尊重。

我們國內資金太多國內不是沒有錢,多到像每一年儲蓄大於投資大概 2 兆 5000 億(去年),有 1 兆台幣進入銀行,1 兆 5000 億進到保險公司,像人壽保險總資產達到 20 多兆,其中買海外債達到 50% 幾。當初買海外債,利息比較高風險比較低,因為外國一直 QE,匯率會損失。

第二,發行公司可能品質下降,所以信用產生風險。現在外國有負利率,會有利率風險。所以 1 月 4 號以後我一直跟國內保險公司與四大基金講太多錢買海外金融商品對台灣好處不大。因此我們希望保險公司與四大基金能買我們的股票因為錢太多

周:要強制他們跟你喝咖啡來柔性勸導嗎?

丁:其實也不用,因為買國內各股他們也會擔心,也互有經營權的問題,你怎麼可以拿保費買這些?所以那時候我建議,回來買 ETF 或買基金,不會有經營權問題,ETF 的波動率是小於各股的。

周:以前當櫃買中心董事長說服力低,現在作金管會主委效果比較好了?

丁:對,但我們也不是說要他們回來買後產生損失,所以我教他們反景氣循環購買方式

周:你自己買不買股票?

丁:沒有,因為以前當公務員不能購買。(大笑)不過也看多了!

周:就是指最高興的時候購買,最開心的時候賣出?

丁:沒錯,不過反景氣循環購買方式是華倫巴菲特購買的方式,不是我發明的。

周:您今天第一天正式上班,會鼓勵資金回到國內股市!

丁:對,他們會做一些選擇

周:那些登報的人聽到沒?

丁:希望他們買 ETF 或基金,用反景氣循環購買方式,因為這時候買 ETF 只有成本問題,沒有個股倒閉、沒有波動大的問題。有的 1400 降到 70 幾塊,有的 1200 降到 12 塊都可以看到。我們希望他們能買整個,50 或 100 ETF 也好。

周:健康的股市 daily 交易量應該要有多少?

丁:我那時候有講,當時在櫃買,市值為 2 兆 7 千多億元的時候,其實在民國 89 年,日均量是 400 億。現在櫃買最高到 300 多億,但現在又低到 100 多。我只是舉例,我希望維持活動的交易量未來能多 1 倍都是合理的。(周:差不多 1500 億。)對!

周:所以您的重點就是錢不要跑出去,可是我們的證所稅不是都刪光光? 為什麼大戶說你把證所稅取消我就回來,可是為什麼都沒有回來咧?

丁:回來還要看 tempo 和順序,這些大戶,出去的時候運氣很好沒有傷到,日本不是有三隻箭嗎?(他們買)日股和大陸陸股,他們現在都穩定下來,是回來的時機了。

周:(不過)他們有錢不公平!你認為大戶不回來,不是因為台灣不給他們信心,而是因為?

丁:台灣的現在其實基本面蠻好,但最近慢慢萎縮,你看連 13 黑。

周:在證券公司工作的人收入都降低呀!

丁:所以未來想幫助實體經濟,維持經濟。

周:現在賺錢只有銀行業?

丁:其實大家有擔心別的事項,例如全球 QE,其實股市蠻麻煩!我不是分析師不能亂講,我們受兩岸與全球影響很大。

S__67092542

  • 520 行情沒有護盤,是大家太聰明啦

周:現在還沒開盤,但大家都說很緊張,國安基金要進場嗎?

丁:國安基金不是我們是財政部(管的),但整個台灣實體經濟要建立好,投資機會多一點。

周:那需要時間嗎?

丁:需要!但大家不要擔心,台灣經歷過很多股市波動,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我只能這樣講!

周:現在股市是最壞的狀況嗎?

丁:我不覺得
周:還有更壞呀?

丁:以前啦!以前也有發生過很慘的呀,金融海嘯壞不壞呀?SARS 壞不壞呀?SARSS只有 3000 多點耶,金融海嘯也是將近 4000 點不到耶!

周:你們跟財政部會緊張嗎?你跟財政部要盯著股市嗎?禮拜五 (520) 有沒有做什麼手腳讓股市收紅?有沒有故意告訴四大基金進場護盤?蔡英文講完話要進場護盤?

丁:沒有。其實喔就是投資人太理性太聰明,所以大家前面都在忍住後來才在買,這是量衝不出來的原因

周:因為股市是經濟的火車頭!(丁:火車頭、是櫥窗!)並且他強調要做一個效率、公平、安全的全面性,不是保守不是開明,是中間的人,你會跟業者見面?

丁:會!其實透過公會與周邊單位!那就很清楚!

周:櫃買中心新任主任沒有公佈?

丁:還沒有!

周:證交所董事長?

丁:也還沒有!

周:證交所董事長還是李述德?還沒換掉?

丁:快了!到六月多!股東會的時候他年資也到了,其實是年資的問題!

  • 馬步站穩。把實體經濟整頓好,股市自然就好

周:實體經濟要好股市才會好,實體基金對金管會就是資金!你們有新的規劃嗎?讓資金投入新的產業投資能增加就業、或是增加 GDP?

丁:有!例如:長期資金怎麼介入中長期的放款要想些方法增加,目前因為特殊銀行都變商業銀行,看有沒有些方法,可能讓商業銀行或有些特殊銀行,中長期處理放款。要有些方法,但因為時間關係,只能講一下方向。

周:所以金管會會積極朝這個方向處理?

丁:對!

周:增加產業發展、就業、薪資提高?

丁:是是是

周:股市會推上上萬點嗎?

丁:不做任何預測,只要把實體經濟用好把所有金融機構與產業做好,不做任何預設,不做股市到幾萬點的預測。

周:金融機構的海外監併、海外合併,或是金融機構改革合併都是方向?

丁:是!金融機構海外部份還是要好好推動。(周:亞洲盃?)不管是亞洲盃還是國際盃,但這也要相關對方同意,要去別的國家也要取得國家同意。

周:或是到東南亞?今天新聞有報南進中心!

丁:都支持!今天下午會到記者會上再講清楚

  • 【聯訪問答】

記:您上任後第一件想做的事?

丁:首先會開記者會,其中政策上有 7 到 8 個政策;希望做到實體經濟與金融機構雙贏,有一些方法會在下午記者會上詳細再講。

記:九二共識是否影響台股?

丁:總統蔡英文當天演說講得很好,雖然沒有正式講九二共識,但她提到中華民國憲法兩岸條例,這個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但每個人解讀不同,需要時間來調整、了解,我們會互相幫助對方了解更清楚;對台股的衝擊多少會有,但台股以前也有非常多的衝擊發生過,金管會會嚴肅的因應、面對。

記:二次金改的方向是對的,有可能推動三次金改嗎?

丁:短期不會,目前二次金改還會在追一些問題,這問題 98 年行政院就已經做過了,後來監察院也調查過,特偵組也查了法院也判了,已經檢查非常多次了,大家應該把力量放在如何讓實體經濟做得更好

記:您對亞洲盃的看法為何?

丁:現在金融機構已經出去了 5 百多家了,不能再談亞洲盃了,我們已經在全球運作很多了,要配合整個全球的經濟、台灣的實體經濟的出去,當然金融機構有到海外去的需求、力量,金管會當然要支持。

記:重點是西進的部分?

丁:也不是吧,像東南亞的南向政策,不包括大陸、印度,東南亞人口有 6 億 2 千多萬人口,也很需要金融機構,我們跟他們商品的往來也非常多,東南亞占我們出口 30%,這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看到整體的環境,不要把眼光只看到某一項。

(本訪談由 Coco’s Channel 蔻蔻頻道授權刊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哪間銀行這麼厲害,靠一間分行的獲利就打趴全台金融機構?但它卻是台灣經濟的未爆彈‧‧‧

台灣經濟撞冰山!2 月景氣燈號連九藍,慘狀直逼 2008 年金融海嘯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