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或涉足鋰材料 拆解對贛鋒鋰業影響

全球最大電動車公司Tesla(NASDAQ:TSLA)的行政總裁馬斯克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由於鋰價升勢過高,有意自行開採提煉鋰資源,以降低鋰電池生產成本。消息刺激Tesla最大原料供應商贛鋒鋰業(SEHK:1772)股價於4月11日急跌15%,業務前景轉趨起暗湧,投資者是否迴避為上?

馬斯克表示,當前鋰價已達瘋狂的水平,他點出問題所在並非鋰的蘊藏量不夠,而是開採和提煉速度太慢,跟不上增長的需求,所以計劃直接進軍這兩方面業務。據《明報》援引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數據報道,鋰金屬今年3月底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480%,每噸近8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鋰價高昂直接推升鋰電池成本,削弱電動車利潤。

雖然馬斯克有意自行開採提煉鋰資源,對贛鋒生意前景無疑有所影響,然而投資者其實無需過分悲觀。

1.贛鋒與Tesla已簽三年合約

去年11月贛鋒鋰業與Tesla簽署產品供應合約,於2022年至2024年間,贛鋒將向Tesla供應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實際採購數量及銷售金額以Tesla發出的採購定單為準。贛鋒在供應一方,因此與Tesla的交易處於被動,倘若Tesla透過自行開採提煉鋰材料,對贛鋒的鋰產品採購肯定會相應減少。

不過,Tesla要開採鋰資源並非一朝一夕便可成事,特別是贛鋒在鋰化物有專利技術,自行開採提煉不論成本及質量料短期內難以追上贛鋒水平。因此如為降低鋰電池生產成本,Tesla與贛鋒採購在3年合約期內採購計劃不會有太多落差。

2.Tesla自行開採鋰礦非新事

事實上,早在2020年中,Tesla便宣布了一個低成本電車與電池自給自足計畫,惟同年原收購鋰礦商 Cypress Development Corp 的計畫及後卻被放棄,改為自行在內華達一幅4046.8 萬平方公尺的粘土礦床上開採鋰礦。馬斯克當時稱用新技術,但分析師隨即指其開採鋰礦技術的開採回採率較低,且在粘土礦床上開採非常困難,成本也高昂。從Tesla與贛鋒簽訂供貨合約的結果來看,估計Tesla應一如分析師所猜想在開礦過程中觸礁。

近年Tesla一直在提升電動車的無人駕駛、電池等技術,未見有關開礦技術的討論,若現在才加強開採和提煉技術的研發,將會是遠水救近火,不會影響贛鋒與Tesla中短期業務往來。

3.贛鋒海外收入僅佔約2成

贛鋒2021年營業額上升1倍至110.43億元人民幣,以區域劃分,內地的營業額貢獻佔比達78.3%且按年增長1.1倍;香港及海外收入佔比則為21.7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7.9%,海外業務比重較低。雖然預料今年起因為Tesla供貨,海外收入佔比將會顯著提升,不過相信內地車企全力發展電動車,國內鋰需求同樣強勁,足可支持贛鋒的增長。

結語

馬斯克的自行開採鋰言論,料對贛鋒中短期業務發展影響輕微,投資者無需過分憂慮。

贛鋒3月時公佈,在產品價格進一步上漲,銷量同比有所提高,初步核算首兩月可實現營業收入為3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60%左右;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4億元人民幣,則增長300%左右。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贛鋒今年可多賺逾倍,預測市盈率為13倍,2023年降至11倍左右,均遠較歷史平均市盈率122倍為低,從估值而言屬相當吸引。不過值得留意是,受累芯片供應短缺,全球車企均面對減產及銷售壓力,鋰資源股價格亦被拉低,料贛鋒股價將繼續波動。

更多分析:

馬斯克Twitter一役邏輯思考

股神巴菲特買HP的潛藏價值

第二季開局有機會破頂美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