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外資券商持股比例可至100%!境內券商怎麽看? | PTT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月1日起外資券商持股比例可至100%!境內券商怎麽看?

證監會3月13日表示,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法律法規、證監會有關規定和相關服務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設立證券公司或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申請。這意味著外資券商持股比例可至100%。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5家外資股東控股的合資證券公司。

那麽,面對“狼來了”,境內券商有何應對之招呢?

其實,境內券商並沒有太大壓力。從剛剛發布的各大券商2019年年報中,就能看出:各大上市券商,早已全副武裝,實力非凡!

首先,投行業務加碼發力!

2019年,廣發證券繼續加快投行客戶結構戰略轉型,持續拓展和儲備優質大型客戶;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及監管要求,針對科創板項目進行重點布局,全力做好科創板項目開發、培育和推薦上市;同時,不斷完善投行運作機制與內部控制體系,堅持穩健均衡發展,推動投行業務轉型。

年報顯示,2019年,廣發證券完成股權融資主承銷家數34家,行業排名第4;股權融資主承銷金額266.14億元,行業排名第8;其中,IPO主承銷家數16家,行業排名第4;IPO主承銷金額89.6億元,行業排名第5。債務融資業務方面,2019年,廣發證券主承銷發行債券166期,主承銷金額1,359.29億元,主承銷金額同比上升41.13%。截至2019年底,廣發證券作為主辦券商持續督導掛牌公司共計64家,其中創新層企業12家。

中金公司方面,投資銀行全面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19年A股IPO保薦人承銷規模排名第一,港股IPO承銷規模排名第一,中資美股主承銷規模排名第二,科創板IPO保薦人承銷規模排名第一;境內債券承銷規模券商排名位列第三,總承銷規模較去年同期增幅約40%;並購業務方面主導多起標誌性的大型產業重組及債務重組項目。通過鞏固一級市場領域業務優勢,公司以多元化金融手段支持新經濟發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風險。

其次,科技金融業內領先!

2019年,在科技金融的助力下,廣發證券在推動經營模式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動業務內涵從經紀向財富管理轉型、拓展機構經紀業務、綜合化業務等方面取得良好進展。

2019年,公司著力構建經紀業務極速交易體系,建設從日間交易到日終清算的全鏈路極速通道;建設投易通交易平台,打造專業投資者交易服務門戶,提供算法交易支持和持倉智能信息預警;持續改進自主研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ABS可信雲系統,用於監控CMBS商業物業專項計劃的基礎資產運行情況;踐行數據中台、智能中台的戰略思想,持續完善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開放能力平台(GF-SMART),發展智能預警、智能推薦、智能外呼及知識圖譜等技術應用;建設實時、穿透、連續的風險跟蹤和計量,為全集團、全業務提供一體化的合規與風控能力覆蓋;持續推進公司自有基礎設施的雲化演進,在平台層面整合微服務和DevOps的理念,為業務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申請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12項;其中,已獲得1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軟體著作權。

得益於科技金融戰略的持續加持,年報顯示,2019年,廣發證券股票基金成交量為11.07兆(雙邊統計),同比增長33.37%。截至2019年底,公司手機證券用戶數超過2,720萬,較上年末增長約23%;微信平台的關注用戶數超過300萬;2019年,易淘金電商平台的金融產品銷售和轉讓金額達3,662億元(含廣發金管家現金增利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機器人投顧貝塔牛累計服務客戶數超過80萬,同時實現金融產品銷售額達228億元。

再次,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持續增長!

截至2019年底,海通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達到1.21兆元,同比增長23%。資管子公司海通資管2019年主動管理業務規模全年增長29%,集合產品投資業績綜合排名市場同類產品前15%。

在海通證券看來,2020年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期,也是證券行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在間接融資體系向直接融資體系轉型、跨境投融資需求增加的長期趨勢背景下,公司大經紀、大投行、大資管、私募股權投資、另類投資、跨境業務均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中金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持續實現突破。以全方位投資銀行平台優勢為依托,公司致力於打造多資產、多策略、跨市場的綜合性資管機構。2019年,資管業務積極把握機構化、淨值化的機遇,重點加強投研團隊建設,投資業績穩健,在職業年金、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委外業務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跨境主動管理能力穩步提升。公司公募基金業務在客戶數及機構準入方面實現突破,科創戰略配售等新產品相繼落地。2019年底,整體資管規模逾5,000億元,同比增長近50%。

財富管理板塊全面整合和深入轉型。整合三年來,公司實現了中金財富的品牌統一和業務管理上的深度融合,轉型取得初步成效,為下一步跨越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公司繼續加大財富管理平台建設力度,加強私人財富事業部(PWM)、環球家族辦公室(GFO)團隊建設,提供“財富規劃+資產配置”解決方案,優化財富管理服務模式,產品銷售規模不斷創新高、產品資產迅速積累。與騰訊成立合資技術公司,把握財富管理領域數字化發展機遇。

最後,投研能力穩步上升!

不少券商研究致力於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專家”,研究業務緊跟全球市場脈搏,依托“一個團隊、兩地市場”的優勢,專注對宏觀經濟、市場策略、資產配置、股票等的專業分析,為各業務條線發展賦能。

信息技術邁向系統化、平台化、智能化。公司新開發和上線多個核心業務和管理系統,逐步構建了基礎交易、產品和服務、風控和運營管理三大基礎技術體系,並通過對核心業務系統的連通整合構建業務條線技術支持平台,形成整合效應,全面支持公司核心業務以及創新業務的快速推出和規模化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