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理財KOL的15個慳錢習慣 由帶飯返工、戒網購做起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1103

美國理財KOL的15個慳錢習慣 由帶飯返工、戒網購做起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11/03 08:30

最後更新: 2023/11/03 14:14

分享:

分享:

美國理財KOL Dave Ramsey分享15個慳錢習慣,由帶飯返工、戒掉網購做起,助你達到理財目標。

美國電台節目主持人拉姆西三世(Dave Ramsey)擅長提供理財建議,他在節目中經常談論如何減少債務、為緊急情況儲蓄和積累財富。他認為一些人士即使如何勤奮賺錢投資也總是「不夠使」,並非完全出於他們揮霍金錢購買奢侈品,而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習慣,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逐少蠶食大家的銀行結存。

外媒GOBankingRates歸納Dave Ramsey分享的15個慳錢習慣,它們可能有助你減省無謂小開支,以慳大筆錢,朝理財目標更進一步。

1. 購買耐用品

一些家庭會定期購買用完即棄的「一次性」日用品如紙巾、樽裝水和密實袋,一年下來花費不少。

Dave Ramsey建議採購耐用品作代替,包括手帕、便攜水瓶和有蓋的塑膠容器,方便重複清洗和使用。

2. 購買「雜嘜」商品

很多沒有牌子或俗稱「雜嘜」的不知名品牌,用起上來通常和名牌商品沒有兩樣。

Ramsey直言,購買名牌代表消費者為了與普通牌子差不多的質素支付更多費用。名牌只是貴在包裝和名稱,它們由於在行銷上花了更多錢,售價必須更高。

他建議大家從主食、藥物、垃圾袋、清潔用品和紙製品方面入手,發掘不起眼的「雜嘜」,可能會有意外驚喜。

3. 取消沒用到的訂閱服務和會籍

你可能訂閱了不止一項電視影音串流服務,Ramsey建議只選擇一項保留,其餘全部取消。

然後,評估你的其他種類的訂閱服務或會員資格,詢問自己是否每一項都有為你的人生添加價值、或以某種方式改變了你的人生。如果沒有,便果斷取消。

4. 節約能源

Ramsey建議縮短沖涼時間、改用凍水洗衫和離開房間時熄燈等等。你會驚訝這些微小改變積累起來,可以慳大筆水電費。

5. 帶飯返工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消費者支出數據,美國人平均每年花費3,639美元在外用膳,相當於每月300美元。

Ramsey舉例稱,如果一個人每周五日、每日午膳使15美元,一個星期開支75美元。一個月便花費也是差不多水平。

香港打工仔食晏未必餐餐過百,但支出模式都是相同。Ramsey表示在家自備飯盒帶返工節省甚多、亦更健康,建議上班族提早計劃膳食。如果晚飯時食剩一半,不妨留作翌日午膳,以慳回一餐。

6. 戒買「零食」

這裡指的「零食」,是指西人習慣通勤途中買杯咖啡提提神。Ramsey指出如果每個工作日早上花5美元買咖啡,那麼每月的開支就是100美元,每年總計高達1,200美元。

他認為這筆逾1,000美元金錢有更好用途,例如放在應急基金內。他建議自己沖咖啡,每月花費僅約25美元。

相關文章: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7. 停止在晚上和周末出街食飯

Ramsey幽默建議大家不妨提升自己廚藝,煮出餐廳味道,既可節省出街食飯的高昂消費,同時在飲食享受上「沒有損失」。

他又強調,戒掉在外用膳,是債台高築的人士減省開支必做第一步。

8. 避免一次過購買太多農產品

Ramsey警告,一次過購買太多蔬果或任何容易腐爛的食品(如鮮肉),你可能無法在其變質之前全部享用,最終造成浪費。

他建議只購買保證幾日內食完的份量。此外,找出妥善儲存農產品的方法,延長其保鮮時間。

9. 避免為慳錢而大量入貨

超市或百貨公司經常進行清貨大減價促銷,提供「買N送N」或合拼優惠價。透過大量入貨,消費者可以省下不少錢,但Ramsey提醒,成功慳錢的前提是「購買正確的商品」,否則隨時「倒蝕」。

例如,購買不易腐爛的商品如衛生紙,你知道自己會經常使用,並且易於儲存,這是有意義的。然而,購買一些在吃完之前便會變質的散裝食品,或者不是你家人喜歡的東西,好像兩大盒燕麥片,是沒有意義的。

他建議大家只在有意義的情況下大量入貨,不妨持續留意價格,看看是否真的慳錢了,或者少量購買相同的產品會否反而更便宜。

10. 戒買「預先包裝」食品

預先包裝的新鮮食品,好像已切好的生果拼盤和袋裝沙津,比未經處理的貴上很多。因為那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而提供,消費者所付的大部份是服務費。

Ramsey表示,預先製作之袋裝沙津加上一包調味料和其他配料的價格,是單單購買一棵生菜加上一些自製調味料的兩倍。因此想要節儉的話,還是購買沒有預先切好的蔬果為妙。

11. 建議使用現金回贈App和優惠券

一些人嫌麻煩或懶得研究,沒有使用優惠券、或提供現金回贈的儲積分應用程式。Ramsey提醒,這樣做會減少你能夠節省的金錢,錯失提升儲蓄的機會。

相關文章:【愈有錢愈知足】超級富豪奉行「巴菲特式節儉」 有人自己飛髮、拒飲連鎖店咖啡

12. 手機Plan到期時考慮轉台或降級

Ramsey建議,如果你最近沒有計劃出新手機,可以計算一下「轉台」去另一間電訊商能夠節省多少金錢。

確認後,聯絡你目前的電訊商,看看對方能否提供一個划算的手機Plan留住你。若沒有,在合約許可下或即將到期時,轉台去收費較平的供應商。

13. 學會DIY

打算家居裝修,在花錢請師傅幫你做之前,不妨認真考慮你能否親自上陣。如果自認為可能勝任,記住YouTube上有大量免費學習資源幫到你。

14.  嘗試「慳錢月」

如果你想償還債務或儲錢,Ramsey說每個月都應該是「慳錢月」,也就是只花錢購買必需的東西,戒買其餘奢侈品,你可能會驚訝30日內可以節省大量錢財。

他表示,為了幫助你成功達到儲蓄目標,宜確保你從每個月的第一日起便確定會買甚麼、不買甚麼。

15. 遠離誘惑你的商店和網購平台

當你打算還清債務或儲錢時,要避開那些引誘你消費的商店。Ramsey建議大家誠實面對自己,不惜任何代價也要避開那些地方,反而去做其他不會花很多錢的有趣事情,例如和家人玩Board game或在家烹飪等等。

一些人無聊時,可能會上網購平台漫不經心地亂逛一通,就此購買了一堆實際上不需要的東西。他建議最好把手機上的購物App全部刪除。如果不想這樣做,也可以從應用程式或網站中刪除原先綁定的信用卡,以免使錢時「太方便」。

相關文章:

【網民熱話】食西餐花2萬幾、買手機冇用過 你有哪些浪費錢經歷?6招控制消費慾

3個月無收入怎樣過?理財作家教路3招省錢

未來太遙遠 新世代流行「軟儲蓄」︰寧滿足當下 不犧牲生活質素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生活理財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