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耳朵像電池 刺激活力腦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0,476

洪蘭:耳朵像電池 刺激活力腦

上一次見到他時,他是躺在地上打滾,發出動物般的叫聲……這個重度自閉的孩子,如何脫離學習障礙?

一位外商儀器公司代表來我們學校介紹新的大腦研究產品。我驚訝地發現這個經理是以前老鄰居的兒子。他曾是重度自閉兼學習障礙的孩子,上一次見到他時,他是躺在地上打滾,發出動物般的叫聲。台灣沒有老師肯教,他母親只好把房子賣了,帶他去國外求醫。現在,他口齒伶俐,很有自信地侃侃而談,變成完全不一樣的人了。

追問之下,他說母親在加拿大找到一個好醫生,用托馬迪斯(Alfred Tomatis)的治療法把他治好了。他每天要戴耳機聽一個去掉某些頻率的錄音帶2小時、連續15天;休息4週,再聽另一種音樂帶。聽了4次以後,就能聽出別人講話,不再是模糊噪音。再聽下去,大腦好像洗過澡一般乾淨,可以學習了。後來他一路念到生物科技碩士,順利找到工作。

我立刻想到這就是諾曼.多吉(Norman Doidge)在他的著作《自癒是大腦的本能(The Brain's Way of Healing)》中說的聲音治療法。我在翻譯該書時,曾經想找出這個方法來幫助台灣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現在親眼目睹這個療效,非常高興。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生活中安靜無聲,他們竟病倒了

托馬迪斯是法國的耳鼻喉科醫生,也是非常有洞察力的科學家,他說「耳朵是大腦的電池」,音波可以刺激大腦神經元的活化,帶給大腦能量。

1960年代,法國庇里牛斯山中有一個天主教本篤(Benedict)教派修道院,院中90名修士中,有70名每天躺在床上,沒有病卻沒有力氣下床,眾醫束手無策。有個醫生甚至叫他們吃肉補充體力,但修士們是從12世紀以來就吃素。最後從巴黎請來托馬迪斯看診。他一看就了解,這是大腦能量不足,因為修士們雖然平日守禁語戒不能說話,每天還是要誦經(chanting),新教皇上任,覺得既然有禁語戒,就叫他們誦經也不准出聲。

當生活中完全沒有聲音時,他們就有氣無力了,因為聲波的能量和訊息會刺激大腦,活化神經迴路,帶給大腦能量。柏拉圖說:「語音的節奏與和聲會找到進入大腦的路徑,與心靈牢牢相繫。」

中耳兩條肌肉合作,才聽得清楚

聽(hearing)和聆聽(listening)的意義不同,前者是被動,後者是主動,大腦要從聽到的雜音中去解碼,才知道聽到的是什麼。中耳裡有兩條肌肉,一條叫鐙骨肌(stapedius),當它緊張時會增加高頻率聲音;另一條叫鼓膜張肌(tensor tympani),負責調整鼓膜張力,當它緊張時會降低背景噪音中的低頻率知覺,它和鐙骨肌互補,保護中耳不受到過大聲音的傷害,也使我們可以聽到想聽的聲音。說話時,這兩條肌肉都會收縮,使耳朵不受到自己聲音的傷害(聲樂家在唱歌時,音量可達到140分貝)。假如這兩條肌肉功能不彰,就無法去除背景噪音和低頻聲音,進入大腦的高頻語音相對不足,就聽不清楚別人說的話。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許多患有慢性中耳炎的孩子耳朵肌肉有低張症(Hypotonia),發展遲緩的孩子也有全身的低張症,使耳朵不能聚焦在某個特定的聲音頻率上。他們聽到的是未經分化的噪音,好像載著口罩的人在說話,這會影響他們聽覺皮質的正常發展。

托馬迪斯治療法是用電子耳過濾掉不必要的頻率,反覆刺激和放鬆耳朵的肌肉和大腦迴路來訓練孩子的耳朵,當他可以清楚聽見背景噪音中所隱藏的語音訊息時,他就能學習了。當年這個孩子就是這樣脫離學習障礙。

我聽了大受感動,難怪好的醫生這麼受人尊敬,真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托馬迪斯已經過世了,但是他的療法改變很多孩子的一生,鄰居的孩子就是一例。

延伸閱讀

您正在閱讀

《你被糖綁架了嗎?》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