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餐桌緣起】電影裡的佳餚美饌,往往令人扼腕看得到卻吃不到,是建築在想像中的渴望美味。試想跨越時空,親手將道道銀幕美食化為真實饗宴,與角色並肩席坐共享美味,該是何等樂事?

本月毛奇從張艾嘉編/導/演的佳作─《相愛相親》中的炸煮辣油一景,憶起舌尖上曾經有過的麻辣回溫,是大家都可以信手拈來的當紅北非料理Shakshuka,這道既簡單又接地氣的療癒食譜,分享給大家,有空一定要試試看!

作者/毛奇

拋開繁忙工作,為自己下廚,好好吃頓飯吧。

深夜時段起家,聯合報專欄作家,同名書《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二魚文化出版。

行走田畝以及菜市場間,以文字為食,食物以明志。

現正於義大利慢食大學修業中。


Shakshuka是現在歐洲很紅的北非料理,潮人必吃。簡單來說,就是番茄香料燉雞蛋。但說成中文就不潮了,請跟我說一次,shak-shu-ka(夏樹卡)。

Shakshuka並不是什麼特別精緻的食物,它是街邊小食,太規矩的吃,可能就失去一種熱辣的隨性趣味。我第一次吃Shakshuka是以色列人做的,做得很辣,當場吃到哭,可怕,當場亞洲人很能吃辣的江湖傳言不攻自破。接著又吃了幾次,其中有一次是學校學生在家辦的Shakshuka流水席(當然要付錢、主辦人賺點蠅頭小利是可以預估的),七月的義大利炎熱非常,我們坐在別人公寓的露台,揮汗地吃,還沒吃完,手邊的啤酒都變溫了。

印象中最美的一次,絕對是在南非海邊的市集吃的。義大利的夏天,是南非的冬天,夜晚下到零下都有可能。我們拜訪了開普敦海邊的一個跟市民農園合作的市集,質感好不說,多樣的街食讓人食指大動。在眾多街食中,飄散著香料香氣、蒸氳半熟蛋白蛋黃、茄醬洋蔥碎的大鍋Shakshuka,無疑是最搶眼的一攤。在這樣臨海冬日海洋氣旋,還夾雨的氣候裡,吃一盤溫熱甜美帶辣的番茄香料燉雞蛋,實在是療癒非常。覺得可以繼續面對雨、面對風,再開一瓶啤酒、再走一哩路—我幾乎當場發願,回台灣我就去基隆港旁邊開一家Shakshuka台屋餐車,專做冬日海港生意。

這次搭配料理看的電影是張艾嘉的《相愛相親》。張艾嘉姊姊的女人心事與情愫,到此片真有集大成的感受。三代有血緣沒血緣的女人,守著不同的愛,不同的男人。也有女兒忖度母親情份的,有傳統價值跟現代生活感情觀撞個滿懷的。好看,真是好看。幾個場景讓人難忘,一個是張艾嘉飾演的妻子岳慧英,心裡有氣時,把自己悶在廚房炒母親口味的辣椒醬。辣氣嗆人,她就賭氣在那邊一逕兒的炒辣椒醬,像是馴服心火和生鮮辣氣。看起來很辣,心裏明明是軟的,熟的,想要甜的。看到這一幕,不由得覺得,可以了,就做這道Shakshuka來配吧!

北非番茄香料燉雞蛋(Shakshuka)

【食材】番茄、雞蛋、番茄醬、大蒜、洋蔥。(可視需要加入鮮辣椒,我就算了)

8月15日是義大利的聖母升天日(ferragosto),全國假日,超市和市場都沒有營業。好辛苦找遍全鎮,在全年無休的中國商店,買到最後三顆(老闆自己種的)番茄和洋蔥。有點過熟了,但拿來做燉菜剛好。

Step 1:洋蔥和大蒜切末切碎

Step 2:番茄切開來水淋淋的,熟有熟的好。也大刀切個幾塊,比較好燉軟爛。

Step 3:香料是這道菜的精髓。需要沒有煙燻味的普通紅椒粉、甜椒粉(paprika),辣椒粉—我這邊用的是義大利當地產的粗粒辣椒粉(picante)。風味上孜然和香菜籽很重要,今天店都沒開,我原本陷入絕望。還好剛好有印度女孩帶著家當借宿在我家,她要什麼香料都有,還是印度帶來的(「因為我不知道這邊買到的風味好不好嘛!」印度女孩無辜表示),風味濃厚純正。

Step 4:鍋中下橄欖油,炒洋蔥和大蒜末,在加入鮮蕃茄丁和香料拌炒。

最後加入半杯番茄醬,讓醬汁與材料融合一下。

Step 5:鍋中醬汁稍微用鍋鏟挖出三個洞,打入雞蛋,小火燉煮。可以蓋一下蓋子,不然上頭不好熟。不過蛋黃是千萬別煮到全熟的,半熟蛋黃是全世界最療癒人心的事物。裝到盤子裡,單吃、蘸麵包、pita餅,皆宜。

給您們看看南非街頭小食,Shakshuka販售的氣勢。誘人極了。

《相愛相親》我是在從南非回義大利的飛機上看的,最後一幕,鄉下守了一輩子活寡的老奶奶,決定放手墳土裡、沒牽過幾回的牽手。同意遷葬。一句「……我不要你了」,看得我在機上淚崩。我不知道我到了80歲,還有沒有這樣的勇氣對曾經「相信」的摯愛放手。「我不要你了」,是比自信更多的,更強更軟的,甜裡去辣眼眶的,女人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