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馬雲是成功的代名詞。這位英語老師出身的互聯網企業家是中國最富有的人。他創立了阿里巴巴,一個與亞馬遜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 2016年當選總統後,馬雲是他見的第一個中國名人。
這種成功已讓「馬爸爸」(一些網友的叫法)過上了搖滾明星般的生活。2017年,他在一部由中國頂級電影明星主演的短片中扮演了一位不可征服的功夫大師。他曾與中國流行天后王菲合唱。他與中國頂級藝術家曾梵志共同創作的一幅畫作在蘇富比(Sotheby’s)拍賣會上以54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對於中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來說,「馬爸爸」的故事值得效仿。
但最近,公眾情緒變壞了,「馬爸爸」成了中國的過街老鼠。他被稱為「惡棍」、「邪惡的資本家」和「吸血鬼」。一位作家列出了馬雲的「十宗罪」。一些人開始管他叫「兒子」或「孫子」,不再是爸爸。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於他的報導下面留下了引用馬克思的評論:「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馬雲聲望掃地的同時,他在中國政府面前有著越來越多的麻煩。中國官員上週四說,他們已對阿里巴巴展開反壟斷調查。馬雲是這家電商巨頭的聯合創始人,他仍對公司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廣告
與此同時,政府官員也在關注馬雲從阿里巴巴剝離出來的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金服。
上個月,有關部門叫停了螞蟻金服引起轟動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計劃。被叫停的不到兩週前,馬雲曾公開批評金融監管機構只關心將風險最小化,還指責中國的銀行像「當鋪」,只向那些能夠提供抵押品的人放貸。在宣布對阿里巴巴展開反壟斷調查的同一天上午,四家監管機構表示,官員們將與螞蟻金服討論新的監管措施。
從表面上看,馬雲公眾形象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政府對其商業帝國越來越多的批評。表面之下,看到的則是一種更深、更令人不安的趨勢,無論對中國政府來說,還是對那些在過去40年裡推動中國走出經濟黑暗時代的企業家來說。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似乎覺得,像馬雲這樣的人曾經享有過的機會正在消失,即使是在中國在新冠病毒疫情後經濟激增之際。雖然中國億萬富翁的人數比美國和印度加起來還多,但中國仍約有6億人的月收入不到1000元。雖然今年前11個月的全國消費下降了約5%,但與2019年相比,中國今年的奢侈品消費預計將增長近50%。
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即使是那些擁有美國學位的人,也面臨著有限的白領工作前景和低工資。對首次購房者來說,最佳城市的房價已變得高不可及。從新一代網貸機構(比如馬雲的螞蟻金服)借錢的年輕人對他們的債務越來越不滿。
儘管中國在經濟上取得了成功,但在表面之下,人們長期以來存在對富人的不滿,這種不滿有時被稱為「仇富情結」。對馬雲的仇富情結更深。
廣告
「像馬雲這樣優秀的人民富豪,一定能掛在路燈最頂端,」一名網路評論員在一篇廣為流傳的社群媒體帖子中寫道,他指的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的私刑口號「掛路燈」。這篇文章在類似推特的平台微博上已被點讚12.2萬次,在即時通訊和社群媒體應用微信上的閱讀量已超過10萬。
中共似乎非常願意利用這種仇富情結。這可能意味著,在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領導下,企業家和私營企業將會面臨麻煩。習近平認為奴性和忠誠高於一切。
在上週召開的領導人年度會議上,中共承諾要加強反壟斷措施,防止「資本的無序擴張」。這次會議為中國來年的經濟政策定下了基調。
一些商人說,對螞蟻金服和馬雲的敵意讓他們對這個國家的根本方向感到疑惑。
「要麼擁有絕對控制權,要麼擁有充滿活力的創新經濟,但不能兩者兼得,」香港春華資本集團的創始人胡祖六說。他的公司是螞蟻金服的投資者之一,他也是螞蟻金服的董事會成員。
習近平對他心目中的理想資本家應該是什麼樣子毫不掩飾。在螞蟻金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被叫停的十天後,習近平參觀了一個以曾活躍在一個多世紀前的實業家張謇為主題的博物館。張謇曾幫助建設他的家鄉南通,開辦過數百所學校。習近平傳遞的信息表明,在他的時代,商人也應該把國家利益置於商業利益之上。
廣告
在今年7月與工商界人士見面時,習近平把張謇作為榜樣,敦促工商界人士將愛國主義作為首要任務。(據報導,習近平未提張謇在破產中死去。)
馬雲也有一些廣受關注的慈善項目,比如幾個農村教育計劃,以及一個幫助非洲培養創業人才的獎項。但這位高調的科技企業家在許多其他方面與張謇有很大不同。
馬雲長期以來一直享有比他在製造業、房地產業和其他行業的同行更好的聲譽,那些行業的優勢可能來自於與政府建立密切關係,忽視環境法規或剝削員工。
他以發表大膽言論和挑戰當局聞名。2003年,他創建了支付寶(後來它成為螞蟻金服的一部分),讓他的商業帝國打入國家控制的金融世界的中心。
「如果因支付寶要坐牢,那就讓我去,」他當時對同事們
 他有時會微妙地挑釁政府對其反抗姿態的懲罰。關於螞蟻金服的業務,他曾多次表示,「如果國家需要,隨時可以上交。」他的主要副手們也重複過這句話。
廣告
他們這樣說的時候,很少有人把這句話當真。熟悉他的人認為這種說法非常「馬雲」。《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的一篇評論文章用的標題是《把支付寶獻給國家?馬雲只是說說而已》。
現在,這些大膽言論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已經增加了。「考慮到所發生的情況,螞蟻金服最終將不得不由國家控制,甚至由國家持有多數股權,」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學家陳志武說。
馬雲面臨的壓力表明,中國政府監管互聯網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只審查內容,但在其他方面採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方式,幾乎沒有相關規定。沒有國有企業參與互聯網商業。而且開始時,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規模很小。
馬雲去年在烏克蘭基輔國際經濟論壇上。
馬雲去年在烏克蘭基輔國際經濟論壇上。 Sergey Dolzhenko/EPA, via Shutterstock
 如今,與谷歌(Google)、Facebook和其他美國科技巨頭相比,阿里巴巴及其主要競爭對手騰訊控制著更多個人數據,也更密切地參與中國的日常生活。與美國同行一樣,中國的互聯網巨頭有時會欺負較小的競爭對手,扼殺創新。你無需是中共黨員,也能看到對巨頭們進行約束的理由。
這些公司非但沒有顛覆國家體制,反而投其所好。它們有時甚至幫助當局跟蹤人民。儘管如此,政府已越來越把它們的規模和影響力視為一種威脅。
然而,中國的科技企業並不是國內最大的壟斷企業。最大的壟斷企業為國家所有,主導著銀行、金融、電信、電力和其他基本行業。
廣告
「中國移動是壟斷。中國工商銀行也是壟斷,」北京大學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在2017年寫道,「因為沒有政府的許可,你不能進入它們所處的這些行業。」
幾個社群媒體帳戶上週轉發了這篇文章,但很快遭到了審查。
雖然監管機構將在多大程度上對馬雲和大型技術企業加強管理還有待觀察,但中國的親市場人士擔心,中國正在轉向20世紀50年代的強硬路線,那時的中共消滅了資本家,把資本主義傾向比作雜質、缺陷和弱點。
在這些人看來,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最近使用的一些語言讓人想起了那個時代。井賢棟在12月15日的一次會議上說,公司正在「照鏡子、找不足、做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