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 a TV Licence?

You need one to watch live TV on any channel or device, and BBC programmes on iPlayer. It’s the law.

Find out more
I don’t have a TV Licence.

直播報導

所有標注均為英國時間

  1. 感謝瀏覽

    直播到此告一段落,敬請關注BBC中文有關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的後續報道。

  2. 中國禁令下 電商平台「湧搶鹽潮」

    日本石川縣珠洲市一家制鹽坊內工匠在收獲食鹽(資料圖片)

    中國海關總署在福島核廢水排放開始後,頒令禁止全日本水產品進口。有媒體報道稱,電商平台上馬上出現搶購食鹽風潮,銷量「直線上升」。

    上海《第一財經》報道,多個平台的低鈉鹽、無碘鹽顯示「缺貨」、「補貨中」。一位消費者表示:「盒馬的一款低鈉鹽一分鐘前看還有貨,再一滑就顯示缺貨了。」

    前不久,韓國也曾傳出因預期日本將開始排放福島核廢水,導致鹽價大漲,民眾囤鹽的消息。報道引述中國業內人士言論,呼籲中國民眾不要仿效。

    2011年福島核事故剛發生後不久,中國大陸也曾出現搶購碘鹽情況,更蔓延至香港,被稱為「盲搶鹽」事件

  3. 民間團體為百姓和鯨魚狀告韓國政府

    Yuna Ku

    BBC韓語記者具酉娜

    韓國反對日本福島排放核廢水群眾在首爾集會上舉起鯨魚造型標語牌(15/7/2023)

    一個法律團體向韓國憲法法院提訴,試圖阻止福島核廢水排放,原訴人包括超過4萬人160條鯨魚

    「為了民主社會的辯護士團」(民辯)律師金英禧(音譯)提出,韓國政府對排水的反應沒能保護國民權益,屬於違憲。

    金女士稱,把鯨魚列作原訴人,是因為牠們是可辨認的,其生存又受到威脅。

    作為韓國最高級別法院,憲法法院審畢一案,一般需時五年。她認為推進此案是值得的,因為核廢水排放將持續30年。

    上周,韓國釜山市一所法院駁回超過160個團體針對福島排水計劃共同提起的另一起訴訟,理由是超出其司法管轄。

  4. 福島核廢水問題如何在韓國被政治化

    Jean Mackenzie

    BBC駐首爾記者吉恩·麥肯錫(Jean Mackenzie)

    福島核廢水問題在韓國遭遇極大政治化,正如各種涉日議題一樣。

    政府幾乎全盤贊同排水計劃,在野黨則強烈反對。

    最近幾周,街頭抗議持續,政府則是透過舉行新聞發佈會和製作YouTube視頻來試圖說服公眾,被排放的水是安全的。

    過去一年,總統尹錫悅在改善僵持的對日關係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上周尹錫悅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一同參加峰會,算是一個證明。

    尹錫悅絕不希望因這事情而功虧一簣。

    在野黨宣稱尹錫悅為了維繫兩國關係而罔顧人民的健康,政府則宣稱反對黨危言聳聽,為明年的選舉掙取選票。

    (左至右)尹錫悅、拜登、岸田文雄在美國馬里蘭州大衛營會見記者(18/8/2023)
    Image caption: 尹錫悅、拜登與岸田文雄前不久在美國大衛營舉行峰會。
  5. 【各方反應】中國社交平台上的網友聲音

    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開始後數小時,中國社交媒體上陸續出現官方媒體的批評言論,中共《人民日報》旗下人民網指責日本當局「自導自演『權威認證』」;中國中央電視台稱有關福島核廢水隨洋流擴散的推算「觸目驚心」。在微信上,中國科學雜誌社發表了清華大學團隊的模擬結果,獲廣泛轉載與二創。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下轄《新京報》發起民意調查,詢問「你還會去吃日料嗎」,目前9.2萬參與網民中,8.1萬選答「不會吃了,很擔心安全」。

    人民網微博截屏( https://weibo.com/2286908003/Ng3yLijmT )
    央視新聞微博截屏( https://weibo.com/2656274875/Ng3zvmYKO )

    中國海關總署宣佈禁止所有日本水產品進口,一位擁有192萬粉絲的博主貼出「網友總結的日系產品」,跟貼網民紛紛詢問能否找到替代產品,似乎暗示著中國應當全面禁止一切日本產品進口。

    「小俠說」微博截屏( https://weibo.com/6084235042/Ng3w0trzf )

    而在這些網帖之間,一句常見的評論是「富士山該醒了」。

    位於首都東京西南面約150公里外,海拔3776米高的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山峰,其本身為一座活火山,上一次爆發發生在1707年12月。由靜岡縣、山梨縣及神奈川縣政府等組成的「富士山火山防災對策協議會」於3月份發表報告稱,要是富士山再次爆發,東京都中心將在3個小時內積滿火山灰,失去都市機能。

  6. 【各方反應】太平洋島國論壇贊同相信科學

    我們看到,日本的鄰近國家已經對此作出了很多反應,太平洋另一端的人們也同樣感到緊張。

    就在六月份,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還公開反對日本排放經處理的放射性廢水計劃。

    但現在,PIF主席、庫克群島總理馬克·布朗(Mark Brown)表示,他相信該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凖」。聯合國監管機構代表團在最近訪問了一些對此有關注的太平洋國家。

    布朗表示,該地區的國家可能對這個「複雜」的問題持不同意見,但是他敦促各國進行「科學評估」。

    PIF chair and Prime Minister of Cook Islands, Mark Brown
    Image caption: 太平洋島國論壇主席、庫克群島總理馬克·布朗
  7. 核能,在日本仍是引發分歧的話題

    Mariko Oi

    BBC亞洲商業事務記者大井真理子

    今天的核廢水排放顯示了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件所帶來的持續影響,這是自切爾諾貝利以來全球最嚴重的核災難。

    如今,日本僅有7%多一點的電力是由核能生產的,但是在2011年之前,這個數字是30%。

    福島核災難引發了全國範圍的反核抗議活動,政府停止了所有核電站的運營。

    這一舉措導致電力價格上漲,福島核電站的運營商東京電力警告,電費還可能會再漲。

    核能仍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但公眾情緒已經開始轉變,很多議員現在正在推動重啟日本其他核電站。

    這與日本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相吻合,因為目前日本仍然嚴重依賴石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其中大部分從海外進口,這容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衝擊。

  8. 【觀點】很多專家支持排放計劃,但並非沒有擔憂

    Tessa Wong

    BBC亞洲數字新聞記者黃曉恩

    很多科學家支持日本的計劃,表示這是合理的。

    我們較早前聽到來自核化學專家和分子病理學家的講解,他們強調排放的水不會使海水的放射性大幅增加——而且首先,對人類的威脅非常非常小。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在科學和環境界確實存在一些不安。

    例如,一些海洋生物學家和海洋專家認為,要了解連續排放30年對海牀和海洋生物的影響,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美國海洋實驗室協會(The U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ne Laboratories)在去年12月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他們對日本的數據並不信服。

    夏威夷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羅伯特·里奇蒙(Robert Richmond)今年早些時候向BBC表示:「我們看到了一份不充分的放射性和生態影響評估,這讓我們非常擔憂,日本不僅無法檢測到進入水中、底泥和生物體中的物質,而且如果真的發現了,也沒有辦法去除它……這個『妖怪』不可能再回到瓶子裏。」

  9. 【圖解】太平洋洋流示意圖

    福島核電站附近海域為起點,水可能通過怎樣的路線流經太平洋各處?來看看下面這張洋流圖。

    洋流分佈
  10. 【各方反應】我還能喝海水嗎?

    韓國傳統女潛水者「海女」向BBC表示,她們的潛水方式常常會導致自己喝到海水,現在她們會擔心這一點。

    但是,分子病理學專家格里·托馬斯教授(Prof Gerry Thomas)表示,即使你嘗試喝大量的太平洋海水,當中的輻射程度也很低。

    日本的核廢水經過了處理,所以其氚水平,即人們所擔心的部分,會被稀釋至每升1500貝克勒爾——這是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

    這比世界衛生組織(WHO)設定的飲用水安全標凖低七倍——而且這還是廢水進一步被海洋稀釋前的濃度。

    「被排放的水將是滄海一慄,無論是量還是輻射,」托馬斯說。

    「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極低的輻射水平會對健康有害。」

    而且無論如何,人體並不能喝下大量的海水——因為其鹽度太高,我們的身體分解不了。

  11. 【分析】中國科學家稱放射性物質8個月後出現在台灣東側海域

    《國家科學評論》發表文章稱,中國的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對福島核廢水擴散過程進行了模擬,分析主要放射性物質氚的擴散過程。

    其結論是,放射性物質將在排放後第8個月出現在台灣東側海域,之後迅速覆蓋中國東南沿岸海域,並向東海和渤海擴散。研究團隊將放射性物質在海洋中的擴散拆解成了3個近似獨立的子過程:遷移過程、分散過程和衰減過程。

  12. 【觀點】專家:海產禁令「沒有科學證據」

    蒂凡尼·湯布爾(Tiffanie Turnbull)

    BBC記者

    Seafood in market

    我們可以看見,對海產安全性的擔憂立即出現了——中國剛剛宣佈禁止所有日本的水產品進口。

    但是專家們表示,擔憂經處理水對海鮮的影響「沒有科學證據」。

    瑞典的核化學副教授馬克·福爾曼(Mark Foreman)過去曾表示,那些大量食用海鮮的人只會接觸到「低量」的輻射——範圍在每年0.0062到0.032微希。

    需要再次強調,人類可以安全地接受比這高出數萬倍的輻射量,每年可達1000微希。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分子病理學前教授格里·托馬斯(Gerry Thomas)也否定了更廣泛食物鏈會遇到風險的疑問。

    「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否!』」。

  13. 【各方反應】台灣啟動海洋核輻射濃度監測 在野黨批政府「遇到日本就腳軟」

    香港某魚市場裝卸漁獲(23/8/2023)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開始排放官方所稱經處理的核廢水,台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宣佈與中央氣象局開始提供七天擴散預報。原能會同時稱,日方首天排放水量為7800立方米,當中氚以外的核種(核素)濃度均小於日本排放限值,符合安全標凖。

    據報道,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根據原能會與氣象局的「擴散模型分析圖」來看,在日本排放廢水一至兩年後,部分廢水將到達台灣海峽附近,並在四年後達到濃度最高值,但相關濃度都低於台灣海域原先的平均值,對台灣附近海域的輻射影響已是可忽略的程度,政府請台灣民眾放心。

    台灣外交部稍早前稱,福島核廢水排放「基本上這是科學議題,會尊重專業」,也尊重IAEA在7月份公布的調查評估報告,台灣將與日本保持密切的溝通與協調。

    在野中國國民黨則批評民進黨政府「遇到日本就腳軟」。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楊瓊瓔24日在台中市議會國民黨黨團記者會上說,不管中央政府是基於台日友誼還是政治利益,台灣民眾的食品安全還是該放在第一位。

    楊瓊瓔要求民進黨政府對日本政府表達嚴正聲明,若核廢水造成漁業損失,威脅台灣民眾健康,應負賠償責任;擬定監測內容公布方法,讓民眾安心;定期派員到福島審視核廢水排放是否符合標凖。

  14. 日本全力公關,卻仍未平息爭議

    Tessa Wong

    BBC亞洲數字新聞記者黃曉恩

    日本當局和東京電力的官員一直面臨著鋪天蓋地的批評,這促使他們開展全面的公關活動。

    他們在日本當地媒體上發佈解說文章,出錢在機場和火車站張貼海報,組織了公眾教育活動和學校參觀團,並甚至組織串流直播演示魚在經處理的水中游泳。他們還邀請了外國代表團和新聞機構——包括BBC——去參觀東京電力的場地。

    在網上,東京電力和多個日本政府部門發佈了大量日語和英語的解說文章。東電甚至有一個專門針對這個問題的門戶網站,其中有針對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和韓國讀者的不同版本——這些地區對福島海產品提出批評或實施了禁令。

    東京電力還承諾,在其網站上每小時更新水排放各階段中的輻射水平。

    所有這些都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保持「高透明度」承諾的一部分。但是在他們首次宣佈計劃兩年後,日本仍對這一問題存在嚴重分歧,而很多鄰國對水排放仍持強烈反對態度。

    儘管他們作了各種努力,日本當局並沒有成功安撫不安的情緒。

    ,
  15. 【分析】日本水產品將遭受「重大」打擊

    A woman shops for boxes of seafood imported from Japan at a supermarket on August 22, 2023 in Hong Kong, China. Japan will start releasing treated radioactive water from Fukushima into the ocean on Thursday.

    一如所料,中國立即宣佈對所有日本水產品實施全面禁令。目前尚不清楚其所指的「水產品」包含的具體種類。

    韓國至今仍然禁止從福島地區進口海產品。這是自2013年以來一直存在的禁令。雖然政府的政治立場已溫和化,但無意取消這一禁令。

    BBC亞洲商業事務記者尼克·馬什(Nick Marsh)分析稱,這些都是日本的重要客戶,意味著有大量的業務流失。中國大陸是日本海產品的最大買家,去年進口額超過6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緊隨其後,去年從日本購入5.2億美元的海產品。

    考慮到中國對廢水排放一貫的強烈反對,這可能是日本政府早已預料到的狀況。它承認短期來看,企業將遭受「重大」打擊。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明白自己對日本的經濟影響力,問題是香港是否會效仿大陸,實施又一項全面禁令。

    無論如何,這都將嚴重撼動日本的海產品產業以及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餐廳。

    Video content

    Video caption: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如何影響香港數千家日料餐廳
  16. 【各方反應】84%的韓國人不希望排放核廢水

    Jean Mackenzie

    BBC駐首爾記者吉恩·麥肯錫(Jean Mackenzie)

    試圖闖入首爾日本大使館的十餘名抗議者被逮捕。據報道,他們屬於一家自由派學生組織。

    韓國自由派反對黨對排放廢水有最大的批評。昨天,反對派領導人李在明(Lee Jae-Myung)表示,這個計劃等同於「水上恐怖主義」和「第二次太平洋戰爭」。

    這裏的公眾也持反對態度。6月的民意調查顯示,84%的人不希望進行核廢水排放。

    反對黨計劃在周末進行更多抗議活動。未來幾天,他們能夠為自己的目標爭取到多少公眾支持將值得關注。

    More than a dozen protesters have been arrested for trying to break into the Japanese embassy in Seoul
    Image caption: 十多名抗議者在日本駐首爾大使館門被捕。
    A university student is detained while attempting to break into the embassy
    Image caption: 有學生試圖闖入大使館而被捕。
  17. 最新消息【各方反應】中國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

    中國海關總署宣佈將針對日本海產品進口的禁令擴展至日本全國,即時生效。

    海關總署公告稱:「為全面防範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此前,中國大陸針對東京都與福島縣等10都縣的海產品頒布了進口禁令,中國香港特區與中國澳門特區自星期四凌晨起跟隨。

  18. 【現場】無論做出多少保證,人民都無法放心

    在鄰國的反對聲中,日本星期四(8月24日)下午開始將福島經處理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預計將在30年內持續排放。BBC記者莎瑪·哈里爾(Shaimaa Khalil)在福島介紹當地的情況。

    View more on twitter
  19. 【ICYMI】福島核災難和311大地震回顧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生了有記載以來最強烈的9級地震。

    地震引發了一次海嘯,造成超過18000人死亡,並淹沒了福島第一核電站,導致三個核反應堆發生熔毀。

    該核電站還發生了一系列化學爆炸,嚴重損壞了建築物。放射性物質開始洩漏到大氣和太平洋,民眾被疏散,並在當地設置了封鎖區。

    總共有近50萬人因地震、海嘯和核事故而被迫離開家園。

    日本也開始放棄使用核能——核災後,該國50座運營中的核反應堆有46座暫停運作。

  20. 【現場】福島漁民:「我們被告知不要和你們交談」

    Shaimaa Khalil

    BBC記者莎瑪·哈里爾(Shaimaa Khalil),發自福島

    請戶(Ukedo)漁港這裏很安靜。我可以看到遠處福島核電站的煙囪,就在那邊海岸線上綠地的後面。現在這裏的電視台記者比漁民還多。

    唯一接受我們採訪的漁民只是說:「我們被告知不要談論這件事。說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自從日本決定將廢水排入海洋以來的這兩年裏,焦慮和憤怒一直存在,你可能會認為到發生的那一天,會有大批人群進行抗議。

    但對於很多在2011年的海嘯和核災之後一直在受到政府支援的漁民來說,這是一個困難的局面,儘管他們仍然堅決反對將水排入海洋。

    他們努力了很多年來挽回因為核洩漏造成的聲譽損失,他們把排放廢水視為對他們生計的二次災難。

    「磐城以魚類聞名。我擔心這次排水會對這裏的所有餐廳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一個叫風夏(Rigari Fuuka,音澤)的居民在福島磐城車站外告訴我。

    或許政府是獲得了一切所需的技術批准,但是這些對這個地區和附近的人們來說,幾乎沒有起到任何安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