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校長」許遠東|天下雜誌

金融「校長」許遠東

    其他


許遠東過去十年為訓練人才上山下海,甚至贏得「校長」美譽,他為什麼認為人才是金融業最大資產?在本國銀行高階主管中,台灣銀行董事長許遠東有個響亮的稱號——「校長」。
對於這樣的稱號,許遠東頗為自得,「沒錯!培養人才是我最關心的;金融業,事在人為,人最重要,」像信仰似的,他一字字的說。
在這樣的思維驅策下,許遠東過去十年所到之處,都留下人才養成的痕跡。
在擔任財政部金融司長時,配合金融人員訓練中心,大力支持境外金融人員養成訓練;擔任合庫副總經理時,一再為「合庫金融人員訓練中心」催生。在土地銀行總經理與董事長任內,土銀在青潭建了佔地七千坪、國內首屈一指的金融人員訓練環境,當時由於人事訓練費用一口氣增加三倍,省議員因此質詢,經過他親自解釋「人的重要」,預算才得通過。

品德是第一要務

這位相信品德是金融人員第一要素的銀行界龍頭老大,對於訓練的內容也十分重視。
國內金融界的訓練中,對中、高層人員養成一向著墨不多,但是他卻不以為然。三年多前他任土地銀行的董事長時,就替中層幹部擬出「生涯發展規劃」,在土銀四千名員工中,第一批挑選了二十位。除了金融專業外,並延請大學企管教授安排課程,使員工的需求與銀行的發展相結合,是國內銀行的創舉。
事實上,許遠東重視人才訓練與他個人經驗有關。

不要後進重蹈覆轍

這位台大政治系畢業就考入合庫自基層做起的資深銀行家的生涯中,絕大部份時間都是靠自修而來,從進入銀行學打算盤起,許遠東都要自己找書看或向人請教。
他記得在他由辦事員升科長前後,因為發現自己「對銀行法的修養不好」,回台大修了三年的法律。包括銀行法、民法、強制執行法等與金融有關的法律,一一選讀。
當他升任合庫徵信室主任,已年近五十,還到政大企管研究所上了一年「企業經理研討班」的課程。
努力不輟的專研金融專業,他的感想是「靠行員自修的方式是不對的,銀行應該有計劃的培養訓練」。因此,待他主其事時,人才培訓一直是他的重要政策方針,以避免後進者重蹈覆轍。
除了專業培訓外,對於人事擢拔,講求適才適所;這位身材高大的銀行董事長,心思細密更表露無遺。
他在去年七月十六日接任台銀,但是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已經把有「小中央銀行」之稱的台灣銀行「翻了好幾層的土,」一位台銀資深行員說。

怎麼能像小中央銀行

這位行員指出:「由於人事制度的限制,多年來上層主管空降的結果,過去十年台銀一直予人暮氣沈沈的現象。」但是,許遠東來了之後,先就人事下手,嚴格規定任何一個單位主管任職三年以上,一定輪調;分行主管超過六十三歲的,一律調回總行作諮詢訓練的第二線工作,先讓人事動起來。
在他手上有一份副理級的名單,只要有機會,他一定與人查對,問那些人可用,為什麼?經過交叉訪問,自己印證後,很快就建立出「人脈」,而他發布的人事調動,十分令人驚異與服氣,「因為適才適所,而且不用到上面走動,」一位行員分析。

鼓勵與壓力並重

他相信「鼓勵與壓力並重」,這位常常在會議中部屬發言時作筆記的首長,在土銀時就帶著一級主管成為科學園區與工研院首批國內金融業組團參觀者;最近他又指示台銀的主管要到新竹實地了解。
金融人員一定要掌握經濟發展狀況,科技產業是未來我國六年國建計劃的重要產業,怎麼能不清楚?他強調,「台銀是商業銀行,絕不能讓人家覺得我們像小中央銀行,那就成了官僚。」
最近,使我國成為遠柬金融中心的說法甚囂塵上,財政部長王建?還特地開會討論。會中許遠東仍認為人員訓練第一優先,他主動提議把台銀在陽明山大片昔日美軍宿舍用地,提供做為訓練中心的場地,「要國際化,如果素質比人差,一定拚輸人家,」像傳教士宣揚教義一般,再三道出人才的重要。(刁曼蓬)

廣告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