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奇墨的脱口秀水平是与池子、李诞同一梯队的吗?

关注者
173
被浏览
975,570

91 个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得分开来看。

首先,这个脱口秀水平,是指线下演出的水平还是线上节目的水平。如果是线下演出的水平,周奇墨在很多行业内人员心目中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包括池子本人,也在微博中数次提到对周奇墨的喜爱与崇拜,线下水平,周奇墨在三人之中最高是当之无愧的。至于池子,当年横空出世,在线下的水平也是惊为天人的,那时候让大家感觉到是天才的存在,周奇墨那时候还在默默耕耘。池子和卡姆一时瑜亮,最后在比赛中一同输给了单立人的创始人石老板。李诞则因为地位太高,第一届就是评委了。一直以来,对于线下的单口喜剧的耕耘其实没有那么多。我个人觉得池子一直在线下发展现在可能会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也只是假设。几年的线上经历,让池子和李诞都很久没有在线下去努力和积累了,所以肯定是和周老板无法相比的。

至于脱口秀的线上水平,我目前觉得还是李诞最好。脱口秀线上主要靠金句式的片段传播,这点李诞是断档式的第一名。脱口秀大会第一季的时候,大家也都看出来,李诞和池子的能力还是比其他演员高出许多的。不过这两年李诞默默减少自己出镜频率,池子退出笑果。至于周老板,目前的唯一一次出场还是十分亮眼的,个人对其后面也很有信心,希望能够达到出圈的效果。但目前来说,李诞还是领先其他脱口秀演员许多的。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赛事正酣,被很多人称为大魔王的周奇墨再次被淘汰。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此前入围赛的时候,他就因为主动提出与呼兰PK而惜败,后来经过领笑员罗永浩争取回归赛场。而此次淘汰赛继续,周奇墨再度遭遇呼兰,还有新人何广智,却又因呼兰稳定发挥何广智超常发挥,再一次出局。
被节目组塑造为夺冠热门人选的周奇墨就此止步,到底冤枉不冤枉?



脱口秀或者说单口喜剧,在国内发展其实还没有多少年,如果从《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开播算起,到现在也不过八年时间。

脱口秀最早在北京、深圳等地的酒吧出现,从小范围演出到比较大的商演,再到《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这样的线上节目,而今在国内主要形成两大阵营或者说两个厂牌:李诞、王建国等人所在的笑果文化,还有周奇墨、石老板等人所在的单立人喜剧,前者在上海,后者在北京。
尽管北京的脱口秀行业起步非常早,周奇墨、石老板、郝雨等人也深耕脱口秀这块土地多年,在脱口秀圈都有良好的口碑,但对于全国大部分观众来说,他们还是更熟悉李诞、池子、建国、思文、呼兰,也就是笑果文化的演员。



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笑果文化尽管也在全国多地布点进行线下演出,但同时还大力制作《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节目,使得旗下很多演员由于经常抛头露面,和观众混了一个脸熟,多位演员也获得观众的喜爱。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一说到脱口秀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李诞、池子。

而对于北京的单立人来说,他们更注重线下演出。周奇墨、石老板等人平时的演出机会非常多,大多是在酒吧或者一两百人的小场地,精心打磨自己的段子,一场一场地进行表演。对于北京的脱口秀观众来说,只要到过现场一般都会被他们各具特色的表演吸引,但由于场地有限时间有限,北京的线下演出再频繁,也不可能像线上节目那样快速、广泛而持久地扩大脱口秀和演员的影响。因此对于北京之外的观众们来说,他们对北京的演员是陌生的,尽管他们很多人都出口不凡。
从概念上来说,单立人和笑果文化的提法也截然不同。按理说 stand-up comedy这种喜剧舶来品,按单立人的规矩翻译成单口喜剧更为妥帖,但笑果文化一直把它称作脱口秀,前有《今晚80后脱口秀》,后有《脱口秀大会》,脱口秀的名称如今也被更多观众接受。其实脱口秀最早是Talk Show的音译加意译,它是指谈话节目而非一个人站在台上表演喜剧。



相对来说,北京脱口秀演员的知名度几乎都不如上海的演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表演能力低于对方。况且有些演员就是从北京被笑果文化的人发现,而后才去上海发展而走红的,比如池子和卡姆,也包括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表现亮眼的杨笠。

除了演员是否容易成名的区别,线下演出和节目演出还有什么不同?
线下演出由于影响范围小,演员是经常进行很多风格探索的,可以表演一些比较火爆风格的段子,也可以表演一些比较温和的段子,不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能把他们逗得会心一笑也不算失败。而且由于每一场的观众不容易完全重合,演员们的演出频率又高,很多时候他们可以讲一些过去说过的老段子,不断将它们进行打磨,为进行一个小时的个人专场表演做储备。

线上节目就不一样。节目一般都追求火爆效果,讲起来四平八稳尽管也比较幽默但不容易引发强烈效果的段子,在节目中就不太受到欢迎,后期只能加入虚假的罐头笑声。拿着手机看的观众并不在现场,不容易被气氛感染,同时期待又高,因此也往往感到失望。
只能引发观众会心一笑的表演,在剧场内不算失败,但在节目当中就意味着失败。另外节目需要不断更新,传播范围非常广,演员讲过的段子除了有意点一下,肯定是不能重新启用的,因此对快速创作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参加节目较多的演员,也并不把个人专场演出当作一件大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奇墨作为北京脱口秀的代表,来参加《脱口秀大会》。《脱口秀大会》此前举办过两届,一般都是笑果文化自己的演员进行角逐,此次算是引入了厂牌竞争,将友司的演员也请到现场,最为突出的就是周奇墨,还把他塑造为大魔王。

这些年里,周奇墨的线下演出我看过多次,他做主持人的场次也看到过几次,他参加的电台聊天节目也听过不少。周奇墨对脱口秀素有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稳扎稳打,自创了一种观察式喜剧。
周奇墨的很多表演素材都来自他对生活细致的观察,然后真实又夸张地对这些细节进行模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仿学他父亲上网的场景,台词、表情和动作都非常到位,让很多见长辈上过网的人都感同身受,不由得笑出来。
除了观察式表演,他还擅长进行逻辑推演,比较典型的比如这次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他说起像他这样的高个子,在篮球发明之前没有任何价值,无所事事凑在一起才发明了篮球。
不管观察式还是逻辑推演,周奇墨的表演都不属于炸裂式演出,和李诞、庞博等上惯节目的演员相比,风格要温和很多。
如果拿相声演员的表演做一个类比,周奇墨相当于在台上总是娓娓道来的文哏演员,就像擅长说《歪批三国》的苏文茂,信息量是足够的,让人听上去也饶有兴趣,但不太容易引发爆笑。

李诞、池子等人,就像相声演员里的高英培,或者表演包袱儿密集的相声时的郭德纲,他们不满足于观众的浅笑微笑,要的是他们山崩地裂的大笑。



这样说起来,《脱口秀大会》这样的舞台适合什么样的演员,不适合什么样的演员,也就不必多言。周奇墨的文本和表演尽管被很多业内演员称道,但就像大多数相声演员尊重苏文茂一样,苏大学问的表演绝对不能忽视,但到了这样追求演出效果的节目当中,过于温和的表演注定会吃亏。
另外在内容方面,周奇墨此次也有些选择不当。此前关于买感冒灵的内容相对合适,很多人都有这样被药店忽悠的经历,经过他一番夸张的描述,加上进药店像进超市一样的错位逻辑推演,触发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不过对阵呼兰与何广智这一场,讲童年趣事实在不算一个好主意。实力从来不弱的呼兰拿出自己压箱底的段子,何广智关于美丑和坐地铁的段子引发那么多共鸣,周奇墨再讲对很多女观众来说基本无感的童年往事,很难引起她们强烈的兴趣。
在这种淘汰赛的关键时刻,即使不讲对自己来说勉为其难的火爆段子,至少也要讲一些输出性更强更容易感染观众的内容才是。
这就像有一年德云社大型商演,郭麒麟作为助演表演了一段文哏作品《阴阳五行》。这样的作品在小剧场表演还不至于过温,但在几千人的大剧场上演效果就非常冷,气氛马上就降了下来,事后郭德纲严厉批评郭麒麟选择作品不利。


线下演出那么多年,周奇墨不可能没有其他储备,之所以还继续这样表演,可能是一种历来的自信,也可能是轻视了同组的新人何广智,由此认为自己即使不会晋级至少也会待定。
另外从节目组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愿意把节目做得更具戏剧性,比赛让观众看上去显得一波三折。对于笑果文化来说,周奇墨毕竟是一个外来者,把他塑造成冠军的热门人选,而后又遭遇各种挫折,容易让观众被“剧情”吸引,同时也证明效果自己的演员实力不弱。
比赛选手的去留,最主要肯定是由他们的现场表现决定,另一方面也与观众对他们的熟悉度有关。绝大多数现场观众都来自上海,他们更熟悉笑果的演员,不熟悉客场作战的周奇墨。如果同一场竞技周奇墨和其他人水平相当,手握投票器的观众会倾向于把票投给熟悉的演员。这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但不管怎么说,同组三人的这场比赛,周奇墨的内容展示和现场表现,精彩程度都不及呼兰与何广智,因此他止步于此也算不上冤枉。
事到如今,周奇墨在短短时间内已经两次被淘汰。按照比赛规则,接下来他也不是没有被复活的可能。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机会,周奇墨就应该从他多年积累的段子库中选择风格相对活跃的内容,用更为精彩的表演为自己的实力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