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芯儀 36 歲罹癌 年輕癌友數量增  名醫傳授 4 重點找對乳癌治療 - 癌症問康健

乳癌是全球最好發癌王 名醫傳授 4 重點,幫助妳得到最好的治療

2022.03.09 文 / 張曉卉 出處 / 癌症問康健 瀏覽數 / 22686

女星朱芯儀公開自己發現乳癌,已經有淋巴轉移,接受化療的經歷。「我一聽到要做乳房穿刺、做切片,當下就默默流淚了......。」朱芯儀的另一半賈子宸(衛斯理)接受媒體訪問,坦言一開始得知太太罹癌,「晴天霹靂!腦袋一片空白。」

乳癌是全球最好發癌王 名醫傳授 4 重點,幫助妳得到最好的治療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忙碌的上班日下午,大學同學傳來簡訊:「我的年輕同事診斷出乳癌了,要去哪治療比較好?」

擠下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最新數據,乳癌已經擠下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在台灣,平均每 36 分鐘就有一名女性聽到醫生宣判:「確定是乳癌。」乳癌是女性癌症頭號威脅,你身邊的姊妹、朋友、同事也許已經是乳癌病友。每一位女性都可能是乳癌候選人,如同朱芯儀和衛斯理,剛聽到「乳癌」,莫不震驚、害怕和困惑。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採訪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他投入診治乳房外科 20 幾年,很能理解絕大多數沒有醫學背景的女性,聽到自己得乳癌,人生跑馬燈開始加速亂轉,家人也跟著害怕無助,要在短時間理智做出決定,非常困難。

曾令民醫師提供 4 個重點,協助乳癌病友做個聰明冷靜的病人:

1. 妳要聽懂醫師的解釋

面對可能是乳癌聽取檢查報告時,建議病人找親朋好友陪同,協助瞭解病情,在醫師解釋病情,說明治療建議時,記下重點,或徵詢醫師同意錄音,回去仔細聽。病友至少要知道自己的乳癌分期、分類。荷爾蒙接受體和HER2是陰性還是陽性。

2. 妳要問 2 個關鍵問題

如果腦筋一片空白,不知道怎麼問,請記住要問醫師:

  • 以我目前的狀態,國際的治療準則建議?
  • 醫師的臨床的實務怎麼建議?

只要遵循國際的準則,不違背臨床實務的情況下,基本上治療是走在正常軌道上。

3. 妳要去求證醫師的治療建議

必要的話,可去尋求第二意見,把相關檢查資料準備齊全,去徵詢第二意見。也可詢問乳癌個案管理師,或者癌症基金會、病友團體。

4. 妳要理智,不要陷入「最新就是最好的治療」迷思

醫學是一個實證科學,必須經過好好的臨床驗證才能應用。例如,有一個很有名的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剛推出的時候,臨床試驗發現對晚期乳癌等有很好的療效,結果很漂亮,後來又有研究發現這個標靶藥用在早期乳癌卻無效。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記住這 4 個重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

癌症旅程,癌症問康健陪伴你

朱芯儀坦言,原以為年輕、生了三個可愛的孩子、餵母乳、甚至去檢查了遺傳性乳癌突變基因 BRCA1、BRCA2 都無異常,認為自己應該是乳癌低風險群,沒想到才 35 歲就變成年輕乳癌病人,「但是現在乳癌經過治療之後,預後很好,所以在 38 婦女節,鼓勵女性朋友,記得要去做乳癌篩檢。」

上個世紀末,癌症已經從「絕症」走出治療的新曙光,甚且已經成為慢性病,如何在新世紀跟這個「病」相處?2022 年,《康健雜誌》決定推出《癌症問康健》新頻道,從罹癌第一天開始,陪我們身邊的朋友學會如何去面對、治療、與照顧。

您身邊有癌症嗎?讓我們用每天更新的速度,一步步陪伴您走出這個世紀「絕症」的新解。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你的問題沒有被解答?歡迎加入社群

複製